【文档说明】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和护理PPT.ppt,共(17)页,1.294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5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1定义2病因及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标准5急救护理基本定义•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的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
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原欧美多发,中国近年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病因一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脉痉挛,炎症
,先天畸形,栓塞)二诱因6AM-12AM交感活性增加时饱餐劳累,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吸烟,大量饮酒休克出血脱水等AMI也可发生于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发病机制斑块破裂S血小板粘附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临床表现•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
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2.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
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5.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
,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
、发绀、烦躁等症状•7.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
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8.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9.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诊断•1.心电图18导心电图•ST段抬高性心梗:一,ST段
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二,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三,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非ST段抬高心梗有两种,一,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二、无病理性Q波,也无ST变化,仅T波倒置诊断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天恢复正常,肌钙蛋白11-14天恢复正常。•3.采
用心肌钙蛋白的快速诊断试剂,可做为心梗突发时的快速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临床。•4.其他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等。•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也要
想到本病的可能,另外,症状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主动脉夹层等鉴别。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便秘等引发因素。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
出现长时间心绞痛。与CCU联系好床位,简单交代病情及需要马上备齐的抢救用物。(九)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以提高AMI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八)介入治疗术前准备1、原地静卧休息:发病后立即就地安静休息,最好采用卧位或半卧位,避免精神紧张和任何体力活动。注意劳与逸相结合,依据心功能进行适当的
康复锻炼。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1术前完善各种实验室检查,重点包括凝血四项,血常规,离子全套,心肌酶谱,血肌钙蛋白,血气分析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保持大便通畅
,适时进行心理调节,避免患者心理紧张。(四)补充水电解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静脉通路建立在左手,正确控制液体量和速度,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二,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七)溶栓治
疗的监护要点(四)补充水电解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静脉通路建立在左手,正确控制液体量和速度,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紧急自救•
紧急自救八字方针:静卧、吸氧、服药、呼救:•1、原地静卧休息:发病后立即就地安静休息,最好采用卧位或半卧位,避免精神紧张和任何体力活动。•2、吸氧:有条件者给予氧气吸入。•3、服药•⑴硝酸甘油:•⑵阿司匹林:体重70公斤以下者首次口服200mg,70公斤以上的患者口服300~325mg。•4、呼
救:迅速拨打医疗急救求助,同时要求有心电监护和除颤设备的救护车。•5、稳定病情、尽快送院•6、发生心脏骤停立即心肺复苏、除颤•7、尽早进行溶栓、做导管、放支架。急救护理•(一)休息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者安置于复苏室,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二)吸氧早期足量给予氧
气吸入•(三)备齐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当患者入院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保证除颤仪,抢救药品及器械等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四)补充水电解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静脉通路建立在
左手,正确控制液体量和速度,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五)立即请心内科会诊•(六)适时镇静止痛降低心肌耗氧量吗啡2-4mg静脉注射,但也应注意吗啡的抑制呼吸作用。急救护理•(七)溶栓治疗的监护要点1出血注意有无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泌
尿系,颅内出血的征象2再灌注心律失常为冠脉再通的间接征象,应严密监测,做好药物和电复律的准备•(八)介入治疗术前准备1术前完善各种实验室检查,重点包括凝血四项,血常规,离子全套,心肌酶谱,血肌钙蛋白,血气分析2术前应顿服阿司匹林300mg,玻立维300mg,阿托伐他丁80mg,以防止
术中或术后支架部位出现急性血栓。3术前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检查的方法,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九)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以提高AMI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在AMI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急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精湛的护理技术,应
做到反应快,迅速而准确地对病情进行评估,及时地遵医嘱给药,保证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紧急自救八字方针:静卧、吸氧、服药、呼救:应特别注意避免,护理时应抬高床头,取坐位、半坐位,氧气湿化瓶内加
50%酒精,有利于肺水肿的治疗。携带急救箱,除颤仪,监护仪,氧气瓶,步话机,交接班本在医生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
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便秘等引发因素。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便秘等引发因素。三,
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6AM-12AM交感活性增加时三,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三)备齐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当患者入院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采用心肌钙蛋白的快速诊断试剂,可做为心梗突发时
的快速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临床。1出血注意有无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颅内出血的征象3术前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检查的方法,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采用心肌钙蛋白的快速诊断试剂,可做为心梗突发时的快速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临床。其他主要症状护理•1心
律失常:并发心律失常常发生在发病24小时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通过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可能作为心室颤动先兆的任何性质的早博,并及时予以救治。应做好心电监护工作,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图形,准备好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做好除颤起搏准备。•2、控制休克:常发生在发病1周内,在病后24~4
8h内,常因广泛性心肌坏死,缺血致排血量降低,心肌收缩和减弱引起的心源性休克,观察时应密切注意血压、脉搏、末梢循环、尿量等变化,并详细做好记录。•3、急性心力衰竭:多发生于心肌梗塞时的最初几天,以左心衰竭为主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
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急救措施。应特别注意避免,护理时应抬高床头,取坐位、半坐位,氧气湿化瓶内加50%酒精,有利于肺水肿的治
疗。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适时进行心理调节,避免患者心理紧张。安全转运•1.与CCU联系好床位,简单交代病情及需要马上备齐的抢救用物。•2.携带急救箱,除颤仪,监护仪,氧气瓶,步话机,交接班本在医生护士的陪同下安全迅速的转运病
人。健康教育•1.注意劳与逸相结合,依据心功能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2.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便秘等引发因素。•3.节制饮食,禁忌烟酒、Coffee、酸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蛋白质类食物,少吃动
物脂肪、胆固醇含量很高的饮食。•4.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按期复检。•5.指导患者和家属,病况突变时,采取简单容易应急措施。THANKYOU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