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2aneninunn人教部编版.doc,共(4)页,5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51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aneninunün导学案设计课题ɑneninunün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前鼻韵母ɑ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读准音,认清形。2.正确拼读声母和ɑn、en、in、un、ün组成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lúnch
uán”。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蓝天、白云、草原、森林”4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家》。4.认识“草、家、是”3个生字。教学重难点前鼻韵母ɑn、en、in、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的正确认读。声母和前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ɡ、k、h与介母u、前鼻
韵母ɑn组成的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j、q、x与介母ü、前鼻韵母ɑn组成的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带有ɑn、en、in、un、ün的卡片。(教师)3.准备多个活动卡片。(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用时:4分钟)1.复习学过的复韵母。按顺序读一读。2.复习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3.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1.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学过的复韵母。2.指名读、比赛读学过的整体认
读音节,并小组评价谁读得准。3.了解本课任务。明确本课继续学习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二、识记音形,练习书写(用时:20分钟)1.教学韵母ɑn。(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妈妈在做什么?电视上的画面定格在哪儿?引出复韵母an。(2)引导学
生观察ɑn的组成。(3)指导发音:把嘴张大,摆好ɑ的口型,让气流从前鼻腔里出来,也就是an的尾音n。(4)出示含有ɑn的音节,引导学生试拼。2.教学韵母en。(1)指导学生继续观察情境图:妈妈在用手干什么?(2)把“摁”读成第一声就是复韵母en的音,指导学生练习发en的音。(3)引导学生按照读ɑ
n的方法尝试读en。(4)出示含有en的音节,引导学生试拼。1.学习韵母an。(1)观察情境图,回答问题,引出“天安门”的“安”。(2)分析ɑn的组成:a+n。(3)练习读,体会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4)试读音节、开火车读。2.学习韵
母en。(1)观察图片,说一说。(2)练习en的发音。(3)按照读ɑn的方法尝试读en,同桌互相纠正发音,开火车读。(4)试读含有en的音节。1.教学前鼻韵母发音时,教师要加强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习,并让学生用连读法试读,师生共同总结发音要
领。3.教学韵母in。(1)指导学生继续观察情境图:茶几上放着什么?(2)借助“饮”的第一声让学生练习发in的音。指导:发in时,先发i,然后舌尖上抬,顶住上牙床前发鼻音n,快速连读,读出in的音。(3)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4)出示含有in的音节,引导学生试拼。4.教学韵母un和ün。(1)创设情境:晴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地上是一汪清泉,水面泛着层层波纹。引出un和ün。(2)指导发音。(3)指导区别un和ün的字形。5.指导书写新学的韵母。(1)范写,指导
学生观察韵母,说说占格位置。(2)教师巡视。(3)组织学生评议书写成果。6.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1)观察情境图:电视柜旁边放着什么呀?是什么形状的?(2)把“圆”的二声变成一声,让学生试试,教师示范纠正。(3)指导yin的发音。(4)指导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7.指
导书写3个整体认读音节。3.学习韵母in。(1)观察情境图中桌子上放着饮料。(2)模仿读in的音,小组讨论,推广到借助“小心”的“心”巩固in的音。(3)认真听老师范读,随读,指名读。(4)试拼含有in的音节。4.学习韵母un和ün。(
1)观察、比较un和ün发音的异同。(2)分别练读un和ün。(3)学习区分un和ün的字形。5.练习书写。(1)观察韵母占格位置和笔顺。(2)书写。在教师的提醒下改正自己的写姿和执笔方法。(3)评议书写成果。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1)观察图片后说一
说。(2)学生试着读一读yuɑn的第一声并记忆yuɑ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3)试着读yin的四个声调,并读读相应的汉字。如:“阴天”的“阴”,“银行”的“银”,“饮料”的“饮”,“脚印”的“印”。(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
。知道音节yun中的韵母不是un,而是ün。7.在练习本上书写。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yun,可以同前鼻韵母in、ün进行比较,以加强记忆:(1)读音相同。可借助in、ün读准整体认读音节yin、yun。(2)字形相近。整体认读音节yin、yun前面都
有大y,in、ün前面没有大y,yun中ü的两点省掉了。(3)用法不同。整体认读音节是独立的音节,不再和其他声母组成新的音节;前鼻韵母in、ün不能自成音节,必须和声母一起组成音节。3.书写音节时,要
注意占格位置,同时注意声调标在哪里,回忆标调规则。4.整体认读音节yun的教学要注意读音和标调。三、两拼训练,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5朵花上的音节,引导学生学习带有前鼻韵母的两拼音节。2.引导学生学习ün和j、q、x相拼。(1)复习j、q、
x和ü相拼的儿歌。(2)引导学生注意jun、qun、xun中的韵母是ün,不是un。1.自由拼读、比赛读带有前鼻韵母的两拼音节。2.(1)复习一下j、q、x和ü相拼的儿歌:jqx小淘气,看见ü两点就挖去。(2
)学生多种方式拼读:j-ün→junq-ün→qunx-ün→xun学生已有一定的拼音基础,声母与前鼻韵母的拼读,尤其是两拼音节,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实践,最后,教师以反馈矫正的形式,进行指导。四、巩固拓展,总结提升(用时:6分钟)1.指导学生
“比一比,读一读”。2.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3.引导学生做游戏:辨音、找音。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1.熟读,对比读韵母:ün—un。2.自读、赛读,用音节口头组词。3.跟随教师做游戏。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区分,尤
其是最易混淆的“ün—un”这一组韵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课件辅助,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课件展示图片(天安门、蚊子、圆、饮料),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片里藏的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2.指导学生体会前鼻音的发音方法。1.观察图片,并
指出图片里都藏着哪些韵母和音节,响亮地读出来:an、un、yuan、in、yin。2.同桌互说,指出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它们都有一个n。)一起小声读一读,体会前鼻音的发音方法。依据学生的发音情况,教师要进行相机指导。重点复习、强调前鼻音的发音方法。二、
三拼训练,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介母是u的三拼音节。教师领读。2.引导学生学习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1)复习j、q、x和ü相拼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写。(2)引导学生注意juɑn、quɑn、xuɑn中的
介母是ü,不是u。1.自由拼读、赛读介母是u的音节:ɡ-u-ɑn→ɡuɑnk-u-ɑn→kuɑnh-u-ɑn→huɑn2.学习拼读介母是ü的音节。(1)复习j、q、x和ü相拼的儿歌,齐背儿歌:jqx小淘气,看见ü两点就挖去。(2)学生拼读。j-ü-ɑn→juɑnq-ü-ɑn→quɑnx-ü-ɑn
→xuɑn学生已有一定的拼音基础,声母与前鼻韵母的拼读,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实践,最后,教师以反馈矫正的形式,进行指导。三、借助图片,学词识字(用时:10分钟)1.借助图片巩固拼读。(1)引导学生
交流图上都有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3)出示音节词。①指导拼读音节词。②教师巡视、指导。2.指导识字。(1)在相应的音节下面出示“草”字。(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这个字。(3)引导学生给这个字找朋友。(4)指导学生选一个词,说一
句话。帮助学生说完整,说准确。1.学生巩固拼读。(1)学生观察情境图。(2)小组内交流图上的内容:蓝天、白云、草原、森林。(3)学习拼读音节词。①自主练习拼读音节词。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拼读音节词:lántiān、báiyún、cǎoyuán、sēnlín。运用所学音节说一句话。2.识字。(1)借
助拼音,读“草”这个字。(2)用识记象形字的方法识记“草”字。(3)给“草”组词。(4)用“草”说话。①同桌互相说。②展示说。1.识字教学时要发挥图片的提示作用,从情境图入手,把字的认识与事物、画面结合起来。2.识字是为了运用,因此,此
环节要训练学生一字组多词,并练习说话。四、学习儿歌,识字固音(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儿歌《家》,师范读。2.引导学生尝试读儿歌。3.引导学生读认识的音节。1.认真听老师读儿歌。2.自己尝试读一读。3.画出自己认识的音节,并读一读。儿歌中的音节有很多是新接触的,要鼓励
学生借助拼音把儿(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2)指导读正确,读流利。4.认识生字“家、是”,引导学生思考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的。用这两个字各说一句话。5.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1)练习拼读儿歌。(2)在教师指导下读正确,读流利。4.交流怎样识记“家、是”两个字,并用这两个字
各说一句话。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儿歌表演。歌读通顺。可以用展示读儿歌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五、激发兴趣,游戏巩固(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三拼音节、字词水果图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读。2.课件出示字词闯关游戏图,组织学生闯关。1.开火车读字词水果图片。2.学生进行字词
闯关游戏。注意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落实本节课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