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护理敏感指标解读ppt课件.ppt,共(53)页,23.236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4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护理敏感指标解读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主要内容123为什么要使用护理敏感指标?护理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敏感指标的定
义、意义及计算方法目录123为什么要使用护理敏感指标?护理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敏感指标的定义、意义及计算方法护理敏感指标为什么要使用护理敏感指标?质量管理离不开“指标”,作为撬动质量管理与改善的重要工具,敏感性、实用性和可
操作性是指标的核心特点。使用什么“指标”能比较敏感的反映护理专业对病人健康结局影响的程度,并以此为风向标引导护理进行系统改善,是中国护理界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摸索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大数据和全球化时代的
来临,护理质量量化管理更需要借助“指标”进行测量。护理敏感指标从2014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组建了由护理管理者、相关领域学者参与的护理质量研究小组,在吸收国际做法基础上参考我国实际情况,历时2年多时间,
经过反复研究、应用、修改,最终遴选出了13个指标。对于使用量化的数据衡量、加强内在质量安全管理,促进护理质控管理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和持续化发展具有指标意义。目前我省共22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参与护理质量数据调查。护理敏感指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护理敏感指标123为什么要
使用护理敏感指标?护理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敏感指标的定义、意义及计算方法床护比定义: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比例。指标的意义:床护比是一个引导管理者基于开放床位配置护理人力的工具。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单元护理人力的配备参考、评
价指标。基本公式:同期执业护士总数床护比=1:────────────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数床护比相关变量解读:实际开放床位数:为医院长期固定开放床位数,如某医院注册编制床位数500,实际长期固定开放1000张床位,其实际开放床位数为1000,临时加
床不计入实际开放床位数。本季度期初/期末执业护士总人数:指经过执业注册,具备执业资格,并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含助产士及休假护士。包括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不包括医院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医保审核等非护理岗位护士
。新入职护士若未注册不能统计入内。护患比定义:统计周期内当班责任护士人数与其负责护理的住院患者数量之比。指标的意义:反映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引导管理者基于“护理需求”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患者的
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基本公式: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平均每天护患比=1:─────────────────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同期同班次住院患者数某班次平均护患比=1:───────────────统计周期内某班次责任护士数护患比相关变量解读:责任护士人数
:统计期间内在岗直接看护患者的责任护士总人数,不包括治疗护士(配药护士),办公班护士(主班护士),护士长及其他岗位(护理班)护士。但当护士长承担了责任护士的工作时可计算在内。本季度住院患者总数:统计周期内住
院患者总数=统计期初在院患者数+统计周期内新入院患者总数,如统计某医院3月1日凌晨0时医院在院患者1000人,3月份该医院新入院患者1400人次,该医院3月份住院患者总数为2400。护患比相关变量解读:某班次责任护士数: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院的班
次安排时间而定,夜班不需分大、小夜班,统一计算为夜班。如班次(8:00-12:00,14:30-17:30)白班时长7小时,<8小时也按8小时计算。1名责任护士工作时间8小时,计算为1名责任护士(8÷8=1)。1名责任护士工作
时间为10小时,则计算为1.25名责任护士(10÷8=1.25)。举例:夜班责任护士数:如果某病区夜班(18:00-次日8:00)有4名责任护士,班次分别为:(18:00-次日08:00),(18:00-次日02:00),(02:00
-次日08:00),(18:00-23:00,05:00-08:00)则该病区夜班责任护士数为:(14+8+6+8)÷8=4.5。护患比相关变量解读:某个班次收治患者总数:(接班时在院患者数+该班时段内新入科患者数)×(班次时长÷8)。举例:
夜班(18:00-次日8:00)收治患者数:如夜班接班时患者数为38人,新入院1人,转入1人,转出1人,死亡1人,夜班收治患者数为:(38+1+1)×(14÷8)=70人。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HPPD)定义:平均每天每位患者所获得
护理时数(小时)。指标的意义:反应患者平均每天实际获得的护理工作量。可以帮助管理者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及患者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总时数,更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将更多护士工作时间用于照护患者。基本公
式:同期本院在岗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统计周期内患者实际占用床日数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HPPD)相关变量解读:护理时数:在岗护士总人数×上班小时数执业护士上班小时数:包含所有在岗执业护士人数,如进修学习
护士具备执业资格注册地点临时变更到进修单位,并担任护理岗位等,其在岗小时数可纳入护理时数范围。直接护理项目:包括护理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药物质量,标本采集等13大类,共102项护理项目。间接护理项目:包括等级血压,计算机医嘱处理,药房集中取药,整理
入院/出院病历等44项。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护士离职率定义:统计周期内,某医疗机构中护士自愿离职人数与累计在职护士总数的比率。指标的意义:用于衡量组织内部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了解护理离职现状,并将现在与本院常态及其他同级医疗机构护士离职现状进行比较
,针对异常情况,对护士离职原因、离职造成的护士结构变化及离职对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基本公式:同期护士自愿离职人数护士离职=───────────────────────×100%(
统计期初在职护士人数+统计期末护士在职人数)÷2相关变量解读:辞退人员,不计入离职人数中。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不同级别护士配置定义:不同能力级别护士在本机构或部门所有注册护士中所占的比率。
指标的意义:反映医院机构或其部门中护士的人力资源结构情况。通过检测此指标,能够了解护士队伍结构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护士人力资源结构与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的关系。指导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公式:同期某级别护士人数某级别护士的比率=────
────────×100%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不同级别护士配置相关变量解读:护士:均指注册护士。级别:指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不同卫生职称。学历: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以取得的最高学历证书为凭证。职称:包括护士、护师、主管护
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以医疗机构实际聘用为准。工作年限:年限<1年、1年≤年限<2年、2年≤年限<5年、5年≤年限<10年、年限≥10年。返聘护士计入相应级别护士人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护
士执业环境定义:指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的组织因素,包括护士工作的物理环境和组织环境。指标的意义:护士执业环境是影响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激励护士增加工作投入,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士离职率,节约医院成本。测量工具:《护士执业
环境测评量表》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约束具使用天数占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日数的百分率。指标的意义:是患者/家属体验性指标。
监测约束状况及其导致的不良事件。通过分析身体约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约束,减少身体约束策略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人文护理质量。基本公式:同期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日数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相关变量解读:每位患者每天使用1次或1次以上计1天,约束一个部位或同时约束多个部位均计一次。术中因体位需要的固定不属于约束范畴。麻醉恢复期约束属于约束范畴,但不计入,因为约束统计的是天数,会和病房统重复。院内压疮发生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
院患者压疮新发病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指标的意义:通过检测院内压疮发生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对患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害。基本公式:
同期住院患者中压疮新发病例数院内压疮发生率=───────────────×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院内压疮发生率相关变量解读:带入压疮不算入。带入压疮患者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疮计算为1例。转科患者、在统计周期内1名患者多次发生压疮均记为1例。Ⅰ期压疮同Ⅱ期及
以上压疮同样管理。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统计始在院患者数+同期内新入院患者数+转入患者数。压疮现患率:指某一特定时点确认为压疮的病例数,包括带入压疮与院内新发压疮患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与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的比例(千分比)。
指标的意义:了解跌倒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是否与护理不当和照护缺失有关,为制定改进策略提供依据。基本公式: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病人次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10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病例中发生跌倒伤
害人次数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1000‰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跌倒患者人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相关变量解读:住院患者。住院患者人日数=实际占用床位数。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跌倒都需要计1例;坠床计入跌倒。相关定义:跌倒分级(5级)0级:无,没有伤害。严重度1级
(轻度):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严重度2级(中度):需要冰敷、包扎、缝合、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观察。严重度3级(重度):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影响恢复进程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如骨折。死亡: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非计划拔管
(UEX)发生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的某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次数与同期该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指标的意义: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是反应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水平,通过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可以
帮助管理者了解导管管理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高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基本公式:同期某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次数非计划拔管率=────────────────×1000‰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留置总日数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相关变量解读:同一患者,某类
导管多次发生UEX,则按发生频次计算拔管例数。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每日0点,留置某类导管的总例数。住院患者留置某类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不同测量对象UEX发生率:胃肠管(鼻胃管、
鼻肠管)UEX发生率气管导管(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UEX发生率尿管UEX发生率中心静脉置管UEX发生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定义: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
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统计周期内,监测场所CAUTI发生例次与同期该监测场所导尿管留置的总日数的千分比。指标的意义:通过监测,分析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护理流程或常规不足之处,制订、评价改善策略。基本公式: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例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1000‰患者留置导尿管总日数相关变量解读:住院患者留置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不计算一次性导尿患者。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SBI)发生率定义:统计周期内,监测场所CLASBI发生例次与同
期该监测场所中心导管置管留置的总日数的千分比。指标的意义:及时发现血管通路护理异常情况。通过监测相关过程指标(置管、使用、维护、拔管),找到不足之处。基本公式: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数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1000‰中心导管置管总日数相关变量解
读:分母:住院患者留置中心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分子:统计周期内的住院患者。长期医嘱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时内,发生CLABSI的例次数。CLABSI诊断依据医疗诊断。中心导管:CVC,PICC。ICU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VAP)发生率定义:统计周期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住院患者单位置管时间内新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频率。指标的意义:通过监测,分析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护理流程或常规不足之处,制订、评价改善策略。基本公式: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000‰住院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相关变量解读:住院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不计算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定义: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
症状及实验室依据。分子数据:住院患者,有创呼吸机,使用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时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次数。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护理敏感指标123为什么要使用护理敏感指标?护理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敏感指标的定义、
意义及计算方法护理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1.了解行业基准。(通过与全省、全国数据对比,了解行业基准,找出差距。同区域、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指标可能更有参考性)2.推进质量改进。(通过对指标的数值的变化,驱动质量改善。指标的最终意义不在
数值大小,而在于质量改善。)3.应用数据支撑决策。(通过数据,引导管理者基于护理需求配置护理人力等。)4.引导专科质量指标开发与构建。(指标应合效度、信度、敏感度、精确度、可行性等原则)5.没有单一指标可评价质量
所有维度,需通过不同指标综合评判。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