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试卷附答案.docx,共(17)页,41.35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06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9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旁骛.(wù)惊骇.(hài)游弋.(yè)强聒.不舍(guō)B.亵.读(xiè)赃.物
(zāng)广袤.(mào)孜.孜不倦(zī)C.骈.进(bìn)汲.取(jí)彷徨.(huáng)根深蒂.固(dì)D.瞥.见(piě)宽宥.(yòu)濡.养(rǔ)相得益彰.(zhāng)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
别字的一项是()A.佝偻骈进形消骨立B.教诲惊骇荡然无存C.格守贤达丰功伟绩D.制栽自持附庸风雅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临沂市第八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终点一一市文化广场奔去。B.认
认真真地读上几本,研究几个人物,深究几个案例,吃透这些材料,让它化为自己的血肉,写作上就会左右逢源....。C.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D.《经典用流行》将诗词和音乐
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
字左右。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5.(3分)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
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
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6.(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
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
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7.(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B.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C.利哈乔夫,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D.《精神的三间小
屋》的作者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有《红处方》《血玲珑》等。8.(8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
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往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3)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
员,请你拟写三条家规。(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二、阅读理解(31分)9.(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
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
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
,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选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
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
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
,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分别概括四条“职业趣味”的意思。不准确的一项是A.第一,每项职业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看其自身变化,给人以新鲜感。B.第二,艰苦奋斗取得成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C.第三,与同业比较骈进,因竞胜而得快乐。D.第四,专心于工作。省却无限闲烦恼
。(2)下面的事例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这种看法的一项是A.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是因为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他们为之奋斗,乐在其中。B.运动员训练时不叫苦不喊累,因为
他们身入其中,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C.宇航员在进行失重适应实验时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伟大的使命感让他们坚持到底。D.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他们居下有节、自强不息。(3)下列理
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选段的论点是:要乐业。B.“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是选段中的分论点。C.作者认为,厌恶自己所干的事的人是天下第一等苦人。D.作者认为,乐以忘忧地做自己所干的事,是人类理想的生活。10.(19分)阅读议论文《等》,回答下列各题。①等,取“等待”之义。它
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光。等,是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②________.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
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③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
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④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
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⑤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
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⑥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
;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原文有删改)(1)这算文章采用的结构是。(2)请根据第②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③④段的首句构
成排比。(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本文从正面论证了“等”的积极意义。有的“等”是积极的,但有的“等”则是消极的,面且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请你为本文结尾补写一段话,使文章的论
证更全面严密。三、写作(40分)11.(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没有人喜欢谎言,人们欣赏真实;没有人喜欢虚伪,人们欣赏坦诚;没有人喜欢卑劣,人们欣赏高尚;没有人喜欢怯懦,人们欣赏勇敢;没有人喜欢逃避,人们欣赏担当……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甚至当这一切美德都不复存在的时
候,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小声地表示对自己的欣赏。请以“欣赏_____的我”或“欣赏______的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等;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9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旁骛.(wù)惊骇.(hài)游弋.(yè)强聒.不舍(guō)B.亵.读(xiè)赃.物(zāng)广袤.(mào)孜.孜不
倦(zī)C.骈.进(bìn)汲.取(jí)彷徨.(huáng)根深蒂.固(dì)D.瞥.见(piě)宽宥.(yòu)濡.养(rǔ)相得益彰.(zhāng)【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
惯.【解答】A.有误,“游弋”的“弋”应读作“yì”;B.正确;C.有误,“骈进”的“骈”应读作“pián”;D.有误,“瞥见”的“瞥”应读作“piē”,“濡养”的“濡”应读作“rú”。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
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佝偻骈进形消骨立B.教诲惊骇荡然无存C.格守贤达丰功伟绩D.制栽自持附庸风雅【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形消骨立”应写作“形销骨立”;B.正确;C.有误,“格守”应写作“恪守”;D.有误,“制栽”应写作“制裁”。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
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临沂市第八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终点一一市文化广场奔去。B.认认真真地读上几本,研究几个人物,深究几个
案例,吃透这些材料,让它化为自己的血肉,写作上就会左右逢源....。C.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D.《经典用流行》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
,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
、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忘乎所以,意为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与语境不符;BCD使用恰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3分)下列
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分析】此题考查学生
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是否”去掉;B.重复赘余,可去掉“大约”或“左右”;C.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需要”。D.没有语病。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5.(3分)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
的那个自己。A.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B.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
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焦躁,焦虑二者都有“焦急”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表现“急躁”与语境中的“平息”相应;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与语境中空格二相符;
茅塞顿开,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困惑,指感到疑惑,不知该怎样办,语意涵盖“疑或”符合语境;“蕴含”侧重于表现包蕴着“道理”,所以“蕴藏”符合语境。故选:A。【点评】此题作答,可首先理解句意,然后抓重点词理解,从感情
色彩,词义范围,描述对象等几个方面辨析,最后紧密结合具体语境确定。6.(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
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B.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
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分析】此题考查标
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解答】ACD标点使用正确;B.“合乎客观实际,”句末逗号应该用句号。因为“真话要出自真心,
合乎客观实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7.(3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B.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
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C.利哈乔夫,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D.《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
篇小说有《红处方》《血玲珑》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
体的特点。【解答】ACD.正确;B.有误,雨果是法国作家。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8.(8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
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往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事。(3)
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员,请你拟写三条家规。(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分析】第一题考查拟写宣传语。第二题考查日常的语文
积累。第三题考查拟写家规。第四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不要求统一答案,主题突出,符合宣传语的要求即可。(2)本
题考查日常的语文积累。关于家庭重视家风建设的故事有曾子杀猪、岳母刺字、陆游示儿、诸葛亮诫子等。(3)本题考查拟写家规。所谓家规,就是家里对于衣食住行,为人处事的一些规定。比如,早睡早起,看望长辈,勤俭持家,家人和谐等。(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是劝说类题目。作答时,先指明弟弟行为的错误,然后表
述原因,接着提出希望即可。语气要真诚委婉,便于对方接受。答案:(1)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2)曾子杀猪岳母刺字(3)示例一:早睡早起。示例二:定期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示例三:勤俭持家,杜绝铺张浪费。示例四: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和谐,不搞一
言堂。(4)弟弟,你这样做是不对。家规是家人必须要遵守的规定,可以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我们的优秀的品质,希望你以后遵守我们的家规。【点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
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二、阅读理解(31分)9.(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
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
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
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选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
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分别概括四条“职
业趣味”的意思。不准确的一项是AA.第一,每项职业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看其自身变化,给人以新鲜感。B.第二,艰苦奋斗取得成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C.第三,与同业比较骈进,因竞胜而得快乐。D.第四,专心于工作。省却无限闲烦恼。(2)下面的事例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这种看法的一项是DA.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是因为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他们为之奋斗,乐在其中。B.运动员训练时不叫苦不喊累,因为他们身入其中,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C.宇航员在进行失重
适应实验时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伟大的使命感让他们坚持到底。D.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他们居下有节、自强不息。(3
)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CA.选段的论点是:要乐业。B.“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是选段中的分论点。C.作者认为,厌恶自己所干的事的人是天下第一等苦人。D.作者认为,乐以忘忧地做自己所干的事,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分析】这个语段首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啊”
的叹气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撒事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最后指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论证论点。【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于描述“职业
趣味”的语句,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有误,文章内容是“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是说每项职业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看其自身变化,给人亲切感,并不是“新鲜
感”;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述的核观点是“苦乐全在主观的心,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C.正确;D.有误,论述的是人要有志气有
骨气。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正确;C.有误,作者认为,厌恶自己所干的事的人是天下第二等苦人。
故选:C。答案:(1)A(2)D(3)C【点评】如何解答辨析文章内容的问题。解答此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辨析信息的正误。10.(19分)阅读议论文《等》,回答下列各题。①等,取“等
待”之义。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光。等,是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②________.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
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③等是一种智慧。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
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④等是一种境界。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
妇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⑤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西方谚语道:“走
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⑥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
,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原文有删改)(1)这算文章采用的结构是总分总。(2)请根据第②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③④段的首句构成排比。(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从正面论证了“等”的积极意义。有的“等”是积极的,但有的“等”则是消极的,面且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请你为本文结尾补写一段话,使文章的论证更全面严密。【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第一段提出
本文的中心论点:等,是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然后分别从等是一种态度,等是一种智慧,等是一种境界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全文结构是总分总。【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结构的理解。第一段提
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等,是诗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然后分别从等是一种态度,等是一种智慧,等是一种境界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全文结构是总分总。(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细读全文可知,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每段的
首句是本段的中心论点。根据第二段中的“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依照其他两段首句格式可拟写为:等是一种态度。(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细读第三段可知,本段列举了姜尚和卓文君的例子,这是举例论证。这种论证方法一般是为了具
体有力的证明某个观点。根据本段的首句可知其论证作用。(4)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能从等的消极意义或生活中还有许多不能等的事,任选一个角度谈,观点鲜明,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即可。但是决不能抄袭提示语。答案:(1
)总分总(2)等是一种态度。(3)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等是一种智慧,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4)示例一:当然,这里的“等”是积极的“等”,而不是消极的“等”。如果农民不去耕耘,而只
是空等秋天的收获,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所以,这里的“等”是一种从容的态度。人生的智慧和对信念的坚守,但绝不是行动上的止步不前。示例二: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容我们去等待。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我们的学习、求知不能等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的爱老孝亲
不能等待。【点评】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2、道理论证: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3、引用论证:如果引用名人名言
、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
强调了…的观点。5、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三、写作(40分)11.(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没有人喜欢谎言,人们欣赏真实;没有
人喜欢虚伪,人们欣赏坦诚;没有人喜欢卑劣,人们欣赏高尚;没有人喜欢怯懦,人们欣赏勇敢;没有人喜欢逃避,人们欣赏担当……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甚至当这一切美德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人们依然在内心深处小声地表示对自己的欣赏。请以“欣赏_____的
我”或“欣赏______的我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分析】【审题立意】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
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写出你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写出其中的趣味,写出从中的感受,写出你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这就是题目所给我们的隐性要求。【思路点拨】明确了题意,就要考虑打开思路、确定立意的问题。话题给我们提供了神驰遐想的广阔空
间,怎样才能神思飞扬,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呢?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比如欣赏多彩的生活,欣赏多姿的自然,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欣赏在青春中熔炼出的生命或者欣赏寻求快意的心灵等等。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可谈人生、青
春、生活,也可以写环境与自然,乃至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既可写你的,也可写他的,但都必须紧紧扣住话题“欣赏”,要通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谈出你的感受,谈出你的独到见解。【选材点拨】面对众多的素材,我们要慧眼独具,从中筛选出感受深的,趣味浓的。从小处入手,“喜人的春色不须多,万
绿丛中一点红”即可。选好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入挖掘。立意不仅要明确,还要力求新颖深刻。比如欣赏音乐,不能通篇云山雾罩,只说些“三月不肉味”的话,而要点出美在何处。【文体选择】文体自选,是说选择适合表达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文体。开放性话题作文,并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落实到你所写的文章,就要有明确的界定,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而不能写成“大杂烩”。【解答】【例文】欣赏执着的我悠扬的乐声在耳畔响起,第一乐章缓缓的柔柔的,似涓涓细流在心底流淌。这乐曲的演奏者,是一个坚持不懈、勤奋努力而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小提琴手﹣﹣黄蒙拉。轻柔的乐曲
声在心中回荡,渐渐地,打开了我心灵之窗。小学一年级时,懵懂的我选择了练习小提琴演奏。从此,寒冬酷暑年终无休,童年的我与枯燥的乐曲为伴,生活中过早地失去了欢声笑语,原本乐观的我开始出现了烦恼,我渐渐地讨厌起
这乐声,可是,我坚持下去了…此时,剧场中传来了深沉、浑厚的第二乐章的演奏曲。随着乐曲,我的思绪回到了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分。那时,我已考出了小提琴演奏四级,然而学习任务的繁重与日趋增多的练琴任务,令我疲惫不堪,我想放弃练
琴,却又割舍不下琴声与我结下的情愫。正巧,学校举办了学生艺术节,我以一曲《步步高》征服了全场的师生,一时间,羡慕、夸赞的目光纷纷向我投来,一股自豪的感情油然而生,我为自己长年的坚持而自豪,为自己的那份执着而欣喜…掌声响起,剧场里黄蒙拉的演秦拉开了第三乐章的序幕,轻快明亮却又不乏稳健的乐章开始
了,美妙的音符像泉水叮咚般敲击着我的心灵,我懂得,因为有了开始时的那份坚持,才会有今天的风采。只见黄蒙拉深吸了一口气,乐章进入了最后的华彩篇,我的心随着音符的高低、节奏的变幻而起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欣赏这乐曲的同时,我心中
也在演奏着一个又一个乐章,时而轻快,时而醇厚,时而深沉,时而奔放,我的练琴生涯随着十级的良好成绩而进入新的境界。我欣赏当初的那份执着,是它铸就了我今天的演奏水平,是它丰富了单调的生活,是它让我获得了自信。音乐会结束了,但我对那份执着的
追求永在,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点评】【例文点评】欣赏自己之类的文章绝非面面俱到,必须摄取最具闪光、最值夸赞之处下笔成文。本文以“我”在练琴过程中所持有的那份执着作为欣赏的对象,集中而明确。本文在构思上有独到之处,小作者以欣赏音乐会演奏乐曲时的感
受,道出了自己在练琴过程中的心灵变化,突出了成功来于执着追求的道理,点明之所以欣赏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