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服务礼仪第三版课件第七章办公礼仪.ppt.pptx,共(58)页,2.00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02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办公礼仪第七章—2—1名片礼仪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则用纸,而仍相沿曰刺。——清.赵翼《陔馀丛考》1.名片的用途23代替一封简洁的信函使用;充当礼单;介绍相识;简短留言。41名片的用
途:◼赠送礼物时,当礼物需要由别人代送时将名片包在礼物里面或外面。◼在赠送鲜花或花篮时,把名片附在花束上。◼在非正式邀请中,可用名片代替请贴,只需在名片上写几句话和写明时间和地址。◼当朋友请人送来礼品或书信时,可将名片代作收条或请贴。◼向亲朋好友通知本人的有关变动。◼工作单位、姓名、
电话、身份、地址、邮政编码、E—mail地址等。◼背面一般印有相应的英文,也有在背面印上企业、公司的简介、经营范围、产品及服务范围以方便客户和作为宣传。◼不提供两个以上头衔,如头衔的确较多,分开印。2.名片的内容◼名片的递交顺序:由尊
而卑,由近而远;◼递出:文字向着对方,双手拿出。◼接受:双手去接,马上要看,如有疑惑,马上询问。◼同时交换名片时,可以右手递名片,左手接名片。◼名片不宜涂改(如手机换号)。3.递送名片递送名片的礼仪◼向对方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名片放置于手掌中,用拇指夹住名片,其余四指托住名片的反
面,名片的文字要正向对方,以便对方观看;◼若对方是外宾,则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对对方。◼如果是坐着的,应当起立或欠身递送,递送时可以说“这是我的名片”“我叫XX,请多关照”“请多联系”等。◼与我国人打交道,递送名片用双手。◼而与外国人打交道,一般只用右手
;◼日本人则喜欢右手送自己的,左手接对方的名片。递送名片的注意事项:中外有别◼如果双方是事先有约或事先双方都有所了解,不一定忙着交换名片,可在交谈结束、临别之时取出名片递给对方,以表示愿意保持联络的诚意。◼也有人不在刚见面的时候送名片给对方,只
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递送名片的注意事项:交换名片的时机◼应注意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到远、或由尊到卑,一定要依次进行。切勿挑三捡四,有的人给有的人不给。◼在一组人或聚会场合,交换名片应在私下进行,一般每次只在两个人之间交换。◼发名片前,应先问问自己,对方是否需要同你联系。递送
名片的注意事项:与多人交换名片拜访家庭◼男子:分别给男女主人各一张,再给这个家庭中超过18岁的女子一张,但绝对不在同一地方留下三张以上的名片。◼女子:给这个家庭中超过18岁的女子每人一张,但不应该给男子名片。◼如果拜访人事先未约会,也不想受到会见,只想表示一下敬意,可以把名片递给任何来开门的
人,请他转交主人。若主人亲自开门并邀请进去,也只应稍坐片刻。名片应放在桌子上,不可直接递到女主人手中。◼接受他人名片应恭敬、双手捧接、并道感谢。◼接过名片后应当先认真地看看名片上所显示的内容,必要时可把名片上的姓名、职务(较重要或较高的
职务)读出声来,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加深了对名片的印象。◼在别人给了名片后,如有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要虚心请教。4.接受名片的礼仪◼如果没必要最好不要强行索要他人的名片。◼若索取他人名片,则不宜直言相告,而应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也可以婉转地询问对方,如果是向尊者长者索要名片时,可以说“今后如何向您请教”,◼如果向平辈或晚辈索要名片时,可以说“以后怎么与您联系”。◼当他人向自己索要名片,自己不想给对方时,不应直截了当地拒绝,要婉转地表达此意。“对不起,我忘带名片了”;“抱歉,我的名片用完了”。
5.索取名片◼随身携带的名片应使用名片夹,◼穿着西装时,名片夹放在左胸内侧的口袋里。◼不穿西装,名片夹可放于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手提包里或衬衣口袋。◼在交际场合中,最好将别人的名片夹在一起,将自己的名片夹在一起,避免在使用时再去乱找,甚至把他人的名片当作自己的送给对方。6.名片的存放收存
◼收到名片时的具体情况◼交换名片者的个人资料◼交换名片者在交换名片后的变化情况记录资料—17—2电话礼仪1.注重电话形象一个人在电话里的声音形象是表现自己风度、展示自我修养的重要渠道。公务电话最好避开节假日、晚上、21:00至次日6:00、临近下班时
间等时间段。海外电话考虑时差。时间私人电话不要在办公室打,要避开同事,打电话如果你要在公众空间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噪音骚扰,非紧急事情尽量不要在公众场所打电话。空间无重要事情,牢记三分钟原则。时长2.拨打电话礼仪拨打电话:您好!请问您是××吗?我是××单位××部门的×××2打电话的主要
目的是……3请问您现在说话可方便?4打搅您了,非常感谢!51◼三声内接听,因故未及时接听说抱歉;◼应先问候,然后自报家门;a、接听外部电话时:“您好,XX公司!”b、接听内部电话时:“您好,XX部!”
不可以“喂,喂”或者“你是谁呀”像查户口似的。◼声音适中、愉快、亲切;◼微笑接听电话,你的微笑对方听得见;3.接听电话礼仪代接电话:◼被呼叫同事不在座位上时,邻座同事可代为接听;◼“请问您是找××吗?他/她临时有事走开了,需要我代为转达吗?”或“请您稍后再来电话好吗?”◼
切忌只说“不在”,应做好记录(5W1H)后转达;永远不要对打来的电话说:“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非常不职业化的表现。手头忙时遇到电话响,接还是不接?切记:在几乎所有社交场合,和你共处一室的任何人都比手机里跟你互动的那个人更重要。接听
:向对方解释当前忙;约定再次打电话的时间。挂断电话:◼如果自己有事不宜长谈,需要中止通话时,应说明原因,告之对方:“一有空,我马上打电话给您”;◼中止电话时应恭候对方先挂电话,不宜“越位”抢先;◼一般下级要等上级先挂电话,晚辈要等长辈先挂电话
,被叫等主叫先挂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就挂断电话;◼被骚扰的电话,可以先挂,比如卖商铺,装修房子,投资黄金,各种广告等。携带◼手机可放在公文包、手袋、衣袋内,◼最好不要拿在手中。4.手机使用礼仪使用手机不干扰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楼梯、电梯、路口、人行道等人来人往之处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可能会阻碍别人的通行。◼不在要求“保持寂静”的公共场所:音乐厅、美术馆、影剧院、歌剧院等地使用手机。应使手机处于关机或静音状态。◼在聚会期间不用手机:开会、会见、上课,会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使用手
机注意安全◼不在驾驶汽车时使用手机或查看短信内容。◼不要在病房、油库等处使用手机。◼不在飞机飞行期间使用手机。—28—3电子邮件礼仪邮件的行文是否有礼有节,措辞是否恰当、礼貌,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一位职场人士的专业素养,也一定程度地反应了其所在公司的专业形象。1.电
子邮件的主题◼电子邮件的主题应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标题要能真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不要让主题出现“关于......”、附件1...”,不要空白标题。◼回复对方的邮件的时候,根据实际的内容对邮件主题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
删除多余的“Re:Re:”这样的重复标题。◼最好写上来自XX公司(或XX人)的邮件。◼一封邮件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不在一封邮件内谈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日后整理。◼可适当用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等)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主题千万不可
出现错别字和不通顺之处。称呼恰当◼恰当地称呼收件者,拿捏好尺度;◼得体的称呼(如多人,则是大家,ALL)2.电子邮件的正文正确运用格式◼第一行顶格写称呼,◼称呼换行空两格写开头问候语,◼结尾常见的“祝您顺利”、或“诚祝:工作愉快,一切顺利!”之类,
若是尊长应使用“此致敬礼”。◼在非常正式的场合应完全使用信件标准格式,“祝”和“此致”为紧接上一行结尾或换行开头空两格,而“顺利”和“敬礼”为再换行顶格写。正文简明扼要行文通顺◼表明身份◼正文应简洁:如果具体内容
确实很多,正文应只作摘要介绍,然后单独写个文件作为附件进行详细描述;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准确清晰的表达,最好不要让对方拉滚动条才能看完你的邮件。◼正文应清晰明确:正文多用1234之类的列表,以清晰明确;最好在一次邮件中把相关信息全部说清楚。◼尽可能避免
错误◼合理提示重要信息:合理利用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辅助阐述;不要动不动就用大写字母、粗体斜体、颜色字体、加大字号等手段对一些信息进行提示。正式的用于处理公务的电子邮件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图释、缩写或者是表情符号等
。注意邮件的表述语气◼根据收件人与自己的熟络程度、等级关系,邮件是对内还是对外性质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表述。◼电子邮件可轻易地转给他人,因此对别人意见的评论必须谨慎而客观。◼写英文邮件,不要清一色采用大写字母,否则有骂街的嫌疑。◼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
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最好能够概括附件的内容,方便收件人下载后管理。◼附件较多,要打包后再发送。◼附件过大(一般不宜超过2MB),应分割成几个小文件分别发送。◼附件太大会挤占收信人邮箱空间,如果必须要发送较大的附件,应在正文中进行说明,以提醒对方注意。◼如果
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以免影响使用。◼要尊重对方习惯,依据对方的习惯来选择合适的附件格式与内容。3.电子邮件的附件签名信息不宜过多◼签名档可包括姓名、职务、公司、电话、传真、地址等信息,一般不超过4行。不要只使用一个签名档◼签名应针对对公,对私,对亲疏远近不同而区别设置。签
名文字格式与正文相匹配◼签名档文字应选择与正文文字匹配,简体、繁体或英文,以免成出现乱码。◼字号一般应选择比正文字体小一些。4.电子邮件的签名区分发送、抄送和密送◼发送代表需要对方答复;抄送需要对方知情,可以不必回复;密送表示私人
发送,其他收件人不知。◼对于邮件中的收件人,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部门和职级进行排列。◼只发给需要这份邮件的人,不要浪费他人时间。5.电子邮件的发送及时回复◼理想的回复时间是2小时内,重要事件要即时简要回复,对于暂时无法答复的,可以说明情况,声明反馈时间的安
排。◼优先级低的邮件可集中在一特定时间处理,但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如果事情复杂,无法及时确切回复,至少应该及时的回复说“收到了,我们正在处理,一旦有结果就会及时回复”之类。不要让对方苦苦等待,记住:及时作出响应,哪怕只是确认一下收到了。◼如果你
正在出差或休假,应该设定自动回复功能,提示发件人,以免影响工作。6.回复电子邮件针对性回复◼回邮件答复问题的时候,最好把相关的问题抄到回件中,然后附上答案。◼不要仅用几个词进行简单的回复,显得过于生硬,应该进行必要的阐述。◼回复不少于10
个字。来回回复邮件的次数不宜过多◼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回复讨论,多次沟通无果建议放弃邮件沟通。◼如果收发双方就同一问题的交流回复超过3次,应采用电话沟通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后再做判断。区分单独回复和回复全体◼如果只需要单独
一个人知道的事,单独回复给他一个人即可。◼如果你对发件人提出的要求作出结论响应,应该ReplayAll,让大家都知道;不要让对方帮你完成这件事情。◼如果你对发件人的提出的问题不清楚,或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与发件人单独沟通,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不停的RE来RE去,与发件人讨
论。讨论好了再告诉大家。◼不要向上司频繁发送没有确定结果的邮件。主动控制邮件的往来◼为避免无谓的回复,浪费资源,可在文中指定部分收件人给出回复,或在文末添上以下语句:“全部办妥”、“无需行动”、“仅供参考,无需回
复”。◼除非获得允许,否则不要复制消息和附件,不要使用邮件讨论机密信息,不要回复兜售信息;谨慎地使用抄送邮件。◼定期打开收件箱查看邮件,以免遗漏或耽误重要邮件的阅读和回复。◼定期整理收件箱,对不同邮件分别予以保存和删除非常重要。对于有价值的邮件,必须保存,或者在复
制后进行专门保留。7.审慎使用电子邮件—44—4馈赠礼仪◼赠送的对象(who)◼赠送的目的(why)◼要送别人没有的东西◼礼不在重而在于合适◼付出你心血的礼物最理想◼不适宜赠送的物品:现金、刀、钟和鞋子、药品、动植物活体、生鲜食品、种子。1.选
择合适的礼品赠礼的时间◼节庆日或者对方的纪念日;◼拜访他人在见面之初;◼表达对所接受的特殊服务的感激之情时,在服务结束之后;◼接受邀请和婚礼举行之前。2.赠送礼品的时间和场合赠礼的场合在办公室、会客室。在私人居所或其他私人场合。由身份最高的人出面向客人赠送礼物。公务场合私人交往
集体会面礼品包装◼中国人对礼品包装不太讲究,宁可盒子小些,也要里面装得满些。◼注意从色彩、图案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礼品纸,不选用纯白、纯黑色包装纸。◼要注意有些国家和民族的人对色彩与图案有不同的理解。◼礼品
是托人转交的,附上送礼人的名片。◼双手奉送,或用右手;◼会谈会见中,赠送从地位最尊的人开始。◼对方坚持拒收,不能一再强求。3.赠送礼品的礼仪◼受礼后立即表示感谢,◼打开包装欣赏下里面是什么东西,再一次表示感谢。◼如果所送的礼物过于贵重
,拒绝受礼应当坚决而委婉。4.收受礼品的礼仪◼回赠礼品不超值;◼收到私人礼品,回礼应有一个恰当的理由和时机。5.回礼的礼仪—52—5送花礼仪鲜花的寓意也称为花语,是在世界上为人们所共识、广泛沿用的寓意。花语赠送鲜花时,如果能够理解花的语言,送出的花才有意境和品位。1.花
语送花篮◼适用于庆祝开业、开幕、演出成功以及祝寿。送花束◼探望亲友、祝贺新婚、祝贺成功或看望病人。送盆花◼送给长辈或以祝贺朋友搬迁。2.送花的方式给病人送花◼不要送整盆的花,以免病人误会为久病成根;◼香味很浓的花对于手术病人不利,宜引起咳嗽
;◼山茶花容易落蕾,被认为不吉利;◼颜色太浓、鲜艳的花,会刺激病人的神经,激发病人烦躁的情绪。2.送花的禁忌赠花的中国民俗◼凡颜色为红、橙、黄、紫的暖色花和花名中含有喜庆吉祥意义的花,可用于喜庆事宜;白、黑
、蓝等偏冷气氛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中国人喜欢菊花,而在西方黄菊代表死亡。中国人喜欢荷花,在日本荷花表示死亡。◼中国人喜欢红色的花,特别是结婚时,送红色的鲜花,才算吉利。而在西方,认为把白色的花送给新娘,才是最合适的。◼在中国,喜庆活动中送花要送双数,意思
是“好事成双”,丧葬时要送单数花,表示“祸不单行”。赠花的西方民俗◼送单数,但不能送13支。◼一般用玫瑰代表爱情,用菊花代表哀思。◼送黄色的花要慎重。◼到英国、加拿大人家里做客,可向女主人送一束鲜花,但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因为在那里百合花表示死亡。◼到
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做客,一定要给女主人带几束单数的鲜花,最好是5朵或7朵。◼在巴西,绛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所以不要送绛紫色的花给巴西人。◼在俄罗斯,送给女主人的花一定是单数。◼送在日本买菊花时,要问清楚有多少花瓣,有16瓣
的菊花是皇家的纹饰,普通人不能用,另外日本人忌荷花。◼一般不要送外宾纸花、塑料花、绢花等假花。◼罗马尼亚,送单数,但生日除外,可以送两支鲜花。教师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