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二十六中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24)页,565.28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96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24页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二十六中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下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正确的是()A.0.582.5B.0.54𝐼2.5𝑈C.2.9𝐴12.5𝑉D.
0.58𝐴12.5𝑉2.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块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雾霾天气有大量细微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当某物体的温度
降至0℃时,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海面上的浮冰,其机械能和内能均为零B.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的内能大C.一杯水的温度降低,它具有的内能减少D.做功不一定会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力发电过程中,内能转化为电能B.手机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柴油机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机的工作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5.如果家中有人触电,在不能立即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
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可以用一些物品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下列物品中不能使用的是()A.木擀面杖B.橡胶手套C.铝拖把杆D.塑料凳子6.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的原因是()A.铜比铁便宜B.铜比铁的密度大C.铜比铁的导电性能好D.铜比铁的电阻
大第2页,共24页7.如图是2020年3月23日−25日济南和青岛两地的气象信息.由图可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差却较大。这主要是因为()A.海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低B.海水吸收热量比砂石吸收热量多C.海水的内能比砂
石的内能多D.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8.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𝐵点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B.甲、乙磁极均为𝑆极C.小磁针的上端为𝑆极D.在𝐴、𝐵两点的磁场
强弱相同9.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𝛺,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𝑚𝑖𝑛产生的热量为()A.4×102𝐽B.2.4×104𝐽C.2.2×103𝐽D.1.32×105𝐽10.如图
所示,闭合开关𝑆,发现灯𝐿不亮,用测电笔接触𝑀点时氖管发光,而接触𝑁、𝑄点时氖管均不发光。若电路中仅有一处发生断路,则该处可能是()A.熔丝处B.𝑃、𝑀间某处C.𝑀、𝑁间某处D.𝑁、𝑄间某处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B.变阻器是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一种元件,只能与用电器串联使用第3页,共24页C.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D.家庭电路中
电流过大的原因电路发生短路或者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12.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是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下列关于扬声器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都是利用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而使线
圈转动起来B.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使线圈转动起来C.线圈中通过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线圈受到磁力方向不断变化,带动纸盆来回振动发声D.线圈处在不断变化的磁场中,带动纸盆来回振动发声13.如图所示电路,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要使𝑅1和𝑅2串联,只闭合�
�1B.若要使𝑅1和𝑅2串联,只闭合𝑆3C.若要使𝑅1和𝑅2并联,只闭合𝑆2、𝑆3D.若要使𝑅1和𝑅2并联,只闭合𝑆1、𝑆2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𝑅0,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𝑅𝑥。
闭合开关𝑆1、断开开关𝑆2,电流表示数为𝐼1;闭合开关𝑆2、断开开关𝑆1,电流表示数为𝐼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𝑆1和𝑆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𝐼1+𝐼2B.电源电压为𝐼1𝑅0+𝐼2
𝑅𝑥C.电源电压为𝐼1𝑅0D.定值电阻𝑅𝑥=𝐼1𝐼2𝑅0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𝑆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向𝑏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页,共24页A.电流表𝐴1的示数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B.电流表𝐴2
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C.电压表𝑉的示数变小,𝑅1与𝑅2两端的电压之比变小D.电压表𝑉的示数不变,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2的示数比值不变16.如图甲、乙、丙是探究电磁关系的系列实验,请根据
图中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甲可知:______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方向与______方向有关。(2)根据图乙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关系,可用______定则判定。(3)图丙中𝐴、�
�两个电磁铁串联,电磁铁______的磁性较强,要使它们的磁性都增强,可以采用______办法。17.如图甲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图,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把它的两端跟灵敏电流计连接起来,组成闭合回路。(1)实验中,用______提供磁场,用___
___显示电路中有无电流。(2)图乙中的𝑎表示垂直于纸面的导线,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_____。18.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三节干电池、定
值电阻𝑅(分别为5𝛺、10𝛺、15𝛺、20𝛺、25𝛺)、导线若干。小明在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第5页,共24页(1)画出图甲中的实验电路图。(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将10𝛺
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①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______(填“𝐶”或“𝐷”)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______的作用。②闭合开关𝑆,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𝑉。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
是______;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到如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此电阻的𝐼−𝑈图象。电压𝑈/𝑉1.01.52.02.5电流𝐼/𝐴0.100.160.200.24(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的______作用。②小明
先将𝑅=10𝛺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𝑉,记下电流表示数;接着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情况下,把𝑅换为15𝛺的电阻时,应向______(填“𝐶”或“𝐷”)方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5𝑉,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若要
使所给的5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都能正常进行实验,应该选取至少标有______𝛺的滑动变阻器,要求写出计算过程。③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19.小明测量额定电压为2.5𝑉小灯泡的电功率所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如表所示
:第6页,共24页次数123456小灯泡两端的电压𝑈/𝑉0.51.01.52.02.53.0通过小灯泡的电流𝐼/𝐴0.120.160.180.220.240.28小灯泡的亮度暗→亮正常发光过亮分析实验记录,完成下列问题:(1)小灯泡
的额定功率为______。(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由公式𝑃=______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______,亮度越亮;通过计算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的电压升高而______,这主要是因为灯丝的电阻受到______的影响。(3)在图中描点并画出小灯泡
的𝑈−𝐼图象。20.如图所示电路元件,要求:𝐿1和𝐿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𝑆1控制整个电路、开关𝑆2只控制𝐿2,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𝐿2两端的电压。请在实物图中连接实物电路。21.如图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体重计装置,其中𝑅2是下端
带绝缘体𝐴𝐵的滑动变阻器,𝑅是电路保护电阻。当人站在测试台上时,杠杆带动滑片移到______(选填“𝐴𝐵间”或“𝐵𝐶间”)位置,接通电路,电流表(体重计)有一定的示数。当体重增大时,滑片𝑃向______滑,使连入电路的电阻(𝑃𝐶部分)变______,所以电路中
的电流变大,体重显示表的示数变大。第7页,共24页22.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电灯、开关接入教室的电路中。要求两个单刀双掷开关都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电灯。23.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棒,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
两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计算:(1)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2)若甲的比热容为2.0×103𝐽/(𝑘𝑔⋅℃)、质量为500𝑔、初温为20℃,它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2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家庭中的电器越来越多,出现了
更多的电器待机状态。(待机电器,顾名思义,就是只关闭了电器电源而没有拔下电器插头,处于待机工作状态下的电器。)如图是常见家用电器的待机功率。(1)图中家电待机耗电功率最高的是______。第8页,共24页(
2)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待机电器有如图所示的电视机、机顶盒,那么一天待机24个小时共消耗多少电能?25.同学们都知道,使用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如图,若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源电压为3𝑉的电路中,小
灯泡的电阻为10𝛺,电压表的内阻为3𝑘𝛺。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路各元件完好,电路没有开路情况)。此时:(1)电路中的电流多大?(2)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多大?(3)请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小灯泡不亮的原因。2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𝑅1为定值电阻,𝑅2为滑动变
阻器。闭合开关𝑆,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从𝛼端移动到𝑏端,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𝑅1的阻值。(2)𝑅2的最大阻值。(3)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27.静电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
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
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如,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第9页,共24页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
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如,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当然,当人体长期处于静电的辐射下时,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躁、胸闷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
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甚至在宇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请根据
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______。(2)简单总结静电产生的原因是______。(3)写出一个静电利用的实例______。(4)细心你大概会发现: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潮湿的天气里不容易做好静电实验。请选择其中一个现象加以解释。___
___。(5)给出日常生活中防止消除静电的办法,写出至少两个______。第10页,共2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𝐷【解析】解: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最小分度值为0.02𝐴,示数为0.58𝐴,图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𝑉,最小分度值为0.1𝑉,示数为12.5𝑉,故D正确
。故选:𝐷。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选择解答。本题考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关键是认清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2.【答案】𝐴【解析】解: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石块很难被拉长,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
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故A正确;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故选:𝐴。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为分子很小,人肉眼看不到,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本题难点: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理解并记住:分子的运动是人用肉眼看不到的,看到的就不是
分子的运动。3.【答案】𝐶𝐷【解析】解:𝐴、静止在海面上的浮冰,其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不可能为零,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与高度无关,故B错误;C、一杯水的温度降低,分子动能越小,故它具有的内能越小,故C正确;D、若做功的同时发生热传递,物体
的内能可能不改变,故D正确。故选:𝐶𝐷。第11页,共24页(1)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任何物体都有内能;(2)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是内能
增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本题考查了影响内能的因素,内能是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机械能是与物体宏观运动有关的能,二者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4.【答案】𝐶【解析】解:
𝐴、水力发电过程中,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手机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手机电池中,故B错误;C、柴油机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热机的工作过程跟所有能量转化转移过程一样,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
𝐶。(1)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2)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总是由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能的守恒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目。5.【答案】𝐶【解析】解:有人触电时,可以使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木擀面杖、橡胶手套、塑料凳子都属于绝缘体,铝拖把
杆属于导体,故C符合题意。故选:𝐶。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据此分析选择。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熟记即可。6.【答案】𝐶【解析】解:铜的导电性能比铁的导电性能好(即电阻率小),所以,通常家
用电路的电线用铜做导电体,而不用铁。第12页,共24页故选:𝐶。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又能反映出它的性质;电阻率的大小是选择导线首先要考虑的。各种物体对电流的通过有着不同的阻碍能力,这种不同的物体允许电
流通过的能力叫做物体的导电性能。本题考查影响电阻的因素,注意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7.【答案】𝐷【解析】解: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
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所以海滨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济南的昼夜温差较大,故D正确。故选:𝐷。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关于水的
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8.【答案】𝐶【解析】解:𝐴、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但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B、由图可知,磁感线都是从甲、乙两磁极出来的,所以
甲、乙磁极都是𝑁极,故B错误;C、图中小磁针附近的磁感线方向是向下的,因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其𝑁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小磁针的下端为𝑁极,上端为𝑆极,故C正确;D、图中𝐴、𝐵两点到磁极的距离不同,且周围磁感线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同,所以这两点磁场强弱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故
选:𝐶。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磁感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𝑁极出来回到𝑆极;在磁体两极的磁场是最强的;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𝑁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第13页,共24页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强弱,属于基础性题
目。9.【答案】𝐵【解析】解: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𝑚𝑖𝑛电烙铁产生的热量:𝑄=𝑊=𝑈2𝑅𝑡=(220𝑉)21210𝛺×10×60𝑠=2.4×104𝐽。故选:𝐵。知道电烙铁的额定电压和电阻、工作时间,根据�
�=𝑊=𝑈2𝑅𝑡计算产生的热量。本题考查电热的计算,属于一道基础题。10.【答案】𝐶【解析】解:由电灯𝐿不亮,用测电笔接触𝑀点时氖管发光可知,𝑀与火线之间是接通的;测电笔接触𝑁、𝑄
点时氖管均不发光,说明这两点与火线之间是断开的,所以故障是𝑀、𝑁之间某处发生了断路,故C正确。故选:𝐶。由题意知电灯𝐿不亮,且电路中某处发生了断路,所以用测电笔接触某点时,若氖管发光,说明该点与火线是相
连的;若测电笔不发光,说明该点与火线之间是断开的。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亮,测零线应不亮。11.【答案】𝐴𝐶𝐷【解析】解:A、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
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的多少,热值的大小等于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故A正确;B、变阻器是一个用电器,变阻器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在电路中,故B错误;C、物理学中用电功率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小等于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多少,即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故C正确;D、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是电路发生短路,故D正确。故选:𝐴𝐶𝐷。第14页,共24页(1)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的多少;(2)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大小;变阻器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在电路中;(3)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流做功越快,电功率越大,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多少;(4)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
过大。本题考查了热值的定义、电功率、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变阻器的连接,属于基础题。12.【答案】𝐴𝐶【解析】解:𝐴𝐵、扬声器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是相同的,其原理是磁场对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都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错误;𝐶𝐷、扬声器的线圈中通过携带声音信息、时刻变化的电流,使得在一个瞬间和下一个瞬间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纸盆也就振动动起来,便发出了声音,故C正确,D错误。故选:𝐴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
中受力转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根据扬声器的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本题要注意明确电磁感应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规律应用,属于基础题。13.【答案】𝐵𝐷【解析】解:𝐴𝐵、当闭合开关𝑆2时,则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
先后依次经过两盏灯泡,所以它们是串联的,故A错误,B正确;𝐶𝐷、若闭合开关𝑆1、𝑆2,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分别流经两盏灯泡,后又汇合一点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𝐵𝐷。串联电路:把电路中各元件首尾相接,连入电路就是串联;并联电路:
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本题考查了并联、串联的连接和开关的状态对电灯的连接方式的影响,同时要注意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14.【答案】𝐴𝐶𝐷第15页,共24页【解析】解:闭合𝑆1,断开𝑆2,此时只有定值电阻𝑅1工作,读出
此时电流表示数𝐼1,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压,即电源电压为:𝑈=𝐼1𝑅0,故C正确,B错误;断开𝑆1,闭合𝑆2,此时只有定值电阻𝑅2工作,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𝐼2,此时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𝑈𝑋=𝐼2𝑅
𝑋;因为两电阻并联,则𝑈𝑥=𝑈0=𝑈,即𝐼2𝑅𝑋=𝐼1𝑅0,则待测电阻为:𝑅𝑥=𝐼1𝑅0𝐼2,故D正确;闭合开关𝑆1和𝑆2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因为并联电
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不变;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的示数为𝐼=𝐼1+𝐼2,故A正确。故选:𝐴𝐶𝐷。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到𝑈=𝐼𝑅,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列等式即可求出待测电阻;闭合开关𝑆1和𝑆2时,两电阻
并联,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算出电流表的示数。本题是特殊的方法测量电阻,根据电源电压相等列等式是关键。15.【答案】𝐵𝐷【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𝐴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𝐴2测𝑅1支路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
动时,电压表𝑉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𝑅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𝐴2的示数不变;由电压表𝑉的示数和电流表𝐴2的示数不变可知,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2的示数
比值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𝑃向𝑏端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𝐼=𝑈𝑅可知,通过𝑅2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𝐴1的示数变小;由𝑅=𝑈𝐼可知,电路的总
电阻变大;由𝑃=𝑈𝐼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综上所述,BD正确。故选:𝐵𝐷。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𝐴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𝐴2测𝑅1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
立工作、互第16页,共24页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𝑅1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可知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2的示数比值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𝑅2电流的变化,根据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利用𝑃=𝑈𝐼可知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16.【答案】通电导体电流条形安培(右
手螺旋)𝐴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解析】解:(1)图甲中现象可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时根据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这一现象,可得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由图乙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又称右
手螺旋定则。(3)图丙中𝐴、𝐵两个电磁铁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线圈匝数不同,电磁铁𝐴吸引的大头针较多,则𝐴的磁性较强;要使它们的磁性都增强,可以采用增大电流的方法,即可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故答案为:(1)通电导体;电流;(2)条形;安
培(右手螺旋);(3)𝐴;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关系,可用安培(右手螺旋)定则判定;(3)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可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根据影响电磁铁磁
性强弱的因素可得出使其磁性增强的办法。本题综合考查了探究电磁关系的系列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会分析实验现象是正确解答的关键。17.【答案】蹄型磁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𝐶𝐷【解析】解:(1)实验中,用蹄型磁铁提供磁场,用灵敏电流计的
指针是否偏转显示电路中有无电流。(2)𝐴𝐵、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从𝑁极出发回到𝑆极,导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不能产生感应电流;𝐶𝐷、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从𝑁极出发回到𝑆极,导体在做切割磁
感线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故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是𝐶𝐷。第17页,共24页故答案为:(1)蹄型磁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2)𝐶𝐷。(1)实验中,用蹄型磁铁提供磁场,用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显示电路中有无电流。
(2)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部分导体需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8.【答案】𝐶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断路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𝐶20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
成反比【解析】解:(1)电流表与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路图如图所示:;(2)①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右侧电阻丝接入电路,所以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𝐶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改
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的作用,还需要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②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
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画图象,如图所示:;(3)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因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元
件安全的作用,还需要通过滑动变阻器来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②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10𝛺改接成15𝛺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第18页,共24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
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串联分压的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𝐶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𝑉不变;实验中使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为25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𝑈𝑉=2.5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
得的电压:𝑈滑=𝑈−𝑈𝑉=4.5𝑉−2.5𝑉=2𝑉,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𝑉2.5𝑉=0.8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5𝛺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𝑅滑=0.8×25𝛺=20𝛺,即小明所选择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能小于20𝛺;③由图象可知,导体的电阻增大
,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乘积保持不变,故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①𝐶;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②定值电阻断路了;如图所示;(3)①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②𝐶
;20;③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1)电流表与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据此画电路图;(2)①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移到阻值最大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据此分析;②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画图象;(3)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
端的电压相同;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从而确定
变阻器的规格;③根据图象中电流与电阻之积为一定值分析得出结论。本题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图的画法、注意事项、控制变量法、故障分析、实验操作、器材的要求及数据分析。19.【答案】0.6𝑊𝑈𝐼大增大温度第19页,共24页【
解析】解:(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𝑉,从表格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4𝐴,小灯泡的额定功率𝑃=𝑈𝐼=2.5𝑉×0.24𝐴=0.6𝑊;(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由公式𝑃=𝑈𝐼可知,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亮;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知小灯泡的电阻:𝑅1=𝑈1𝐼1=0.5𝑉0.12𝐴≈4.2𝛺;𝑅2=𝑈2𝐼2=1.0𝑉0.16𝐴=6.25𝛺;.......𝑅6=𝑈6𝐼6=3
.0𝑉0.28𝐴≈10.7𝛺;通过计算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的电压升高而增大,这主要是因为灯丝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得出小灯泡的𝑈−𝐼图象,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0.6𝑊;(2)𝑈𝐼;大;增大;温度;(3)如上图。(1)小灯泡的额
定电压为2.5𝑉,从表格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4𝐴,根据𝑃=𝑈𝐼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由公式𝑃=𝑈𝐼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亮;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欧姆定律可知每次实验中小灯泡的电
阻,分析数据可得,小灯泡的电阻随两端的电压升高而变化的情况;灯丝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得出小灯泡的𝑈−𝐼图象。本题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考查电功率的计算、数据分析、描点连线等知识第20页,
共24页20.【答案】解:由题知,两灯并联,开关𝑆1和电流表干路上,𝑆2在𝐿2支路上,电压表并联在𝐿2两端;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即电源电压为3𝑉,所以电压表使用小量程;通过两灯电流未知,为了安全,电流表使用大量程。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解析】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
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电流表也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作用是关键,注意电表量程的选择。21.【答案】𝐵𝐶间上小【解析】解(1)当人没有站在测试台上时,滑片𝑃在电阻𝑅2的𝐴𝐵
间,位于绝缘部分,使电路切断;当人站在测试台上时,杠杆带动滑片移到𝐵𝐶间接通电路,电流表(体重计)有一定的示数;(2)当体重逐渐增加时,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上移,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变短,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𝐼=𝑈𝑅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体重显示表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𝐵𝐶间;上;小。(1)根据图分析出当人没有站在测试台上和站在测试台上滑片的位置,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情况;(2)由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𝑅2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正确的判
断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是关键。22.【答案】解:将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串联起来(两个开关的“2”、“3”连接),将左边开关的“1”连接火线;第21页,共24页再将右边开关的“1”连接两个电灯(将两灯并联连接),最后连接零线,如图所示:【解析】将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串联起
来(两个开关的“2”、“3”连接)作为一个开关连入电路;教室内的灯工作时,互不影响,为并联连接;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灯之间。弄清单刀双掷开关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注意要求任意一个开关都能控制灯泡的亮灭。23.【答案】解:(1)由题知,用两个相
同的加热棒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知,在相同时间80𝑠内,甲温度升高𝛥𝑡甲=90℃−20℃=70℃,乙温度升高𝛥𝑡乙=50℃−20℃=30℃,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𝑄吸=𝑐𝑚△𝑡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所以�
�甲:𝑐乙=𝛥𝑡乙:𝛥𝑡甲=30℃:70℃=3:7;(2)甲液体吸收的热量:𝑄吸=𝑐甲𝑚𝛥𝑡甲=2.0×103𝐽/(𝑘𝑔⋅℃)×0.5𝑘𝑔×(90℃−20℃)=7×104𝐽。答:(1)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3:7;(2)甲吸收的
热量为7×104𝐽。【解析】(1)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棒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得在相同时间80𝑠内,甲和乙的温度升高值,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𝑄吸=𝑐𝑚𝛥𝑡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
此可得比热容之比;(2)知道甲液体的质量、初温、末温、比热容,利用𝑄吸=𝑐𝑚𝛥𝑡求吸收的热量。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𝑄吸=𝑐𝑚𝛥𝑡的应用,能从图象得出相关信息、知道用加热时间的长短间接反第22页,共24页映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关键。24.【
答案】机顶盒【解析】解:(1)从图中可知,家电待机耗电功率最高的是机顶盒;(2)电视机和机顶盒的待机功率分别为0.21𝑊和15.2𝑊,那么一天待机24个小时共消耗的电能𝑊=𝑃1𝑡+𝑃2𝑡=0.2
1𝑊×24×3600𝑠+15.2𝑊×24×3600𝑠≈1.3×106𝐽。故答案为:(1)机顶盒;(2)一天待机24个小时共消耗1.3×106𝐽的电能。(1)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家电待机耗电功率最高的用电器;(2)电视机和机顶盒的待机功率分别
为0.21𝑊和15.2𝑊,根据𝑊=𝑃𝑡求出一天待机24个小时共消耗的电能。本题考查了电能的计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25.【答案】解:(1)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𝐼=𝑈
𝑅=𝑈𝑅𝐿+𝑅𝑉=3𝑉10𝛺+3×103𝛺≈0.001𝐴;(2)由𝐼=𝑈𝑅可得,电压表两端电压:𝑈𝑉=𝐼𝑅𝑉=0.001𝐴×3×103𝛺=3𝑉;(3)灯泡的实际功率:𝑃𝐿=𝐼2𝑅𝐿=(0.001𝐴)2×
3𝛺=3×10−6𝑊,因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远小于灯泡的发光功率,所以小灯泡不发光。答:(1)电路中的电流为0.001𝐴;(2)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3𝑉;(3)灯泡的实际功率:𝑃𝐿=𝐼2𝑅𝐿=(0.001𝐴)2×3𝛺=3×10−6𝑊,因灯泡的实际功率太
小,远小于灯泡的发光功率,所以小灯泡不发光。【解析】(1)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两端电压;(3)根据𝑃=𝐼2𝑅计算出灯泡的实际功率,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了灯泡的明暗。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第23页,共24页26.【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测𝑅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图像可知,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𝑉时,通过
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𝐴,由𝐼=𝑈𝑅可得,𝑅1的阻值:𝑅1=𝑈𝐼=4𝑉0.2𝐴=20𝛺;(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时,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电路电流最大,由图像可知电路最
大电流为0.2𝐴,则电源电压为4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电流最小,由图像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5𝐴,电压表示数为3𝑉因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最大电压:𝑈滑=𝑈−𝑈1=4𝑉−3𝑉=1𝑉,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𝑅2大=𝑈滑𝐼小=1𝑉0.15𝐴≈6.7𝛺;(3)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𝑃小=𝑈𝐼小=4𝑉×0.15𝐴=0.6𝑊。答:(1)𝑅1的阻值为20𝛺;(2)𝑅2的最大阻值为6.7𝛺;(3)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为0.6𝑊。【解析】由
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测𝑅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根据图像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𝑅1的阻值。(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时,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电路电流最大,电压表测量电源
电压,由图像读出电源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电流最小,根据图像读出电路的最小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根据𝑃=𝑈𝐼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的计算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
键会从图中读出有用信息。27.【答案】衣物和身体摩擦时会产生放电现象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静电除尘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①印染车间里保持适当的湿度;②加油站的除静电按钮第24页,共24页【解析】
解:(1)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2)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
子发生了转移;(3)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4)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5)①印染车间里保持适当的湿度,是为了防止静电荷积累而造成危害;②加油站的除静电按钮,是为了
防止静电引起火灾。故答案为:(1)衣物和身体摩擦时会产生放电现象;(2)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3)静电除尘;(4)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5)①印染车间里
保持适当的湿度;②加油站的除静电按钮。(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2)静电也就是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产生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3)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属于静电现象,例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塑料梳子和头发之间就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空气干燥时,用手接触电视屏幕就会听到噼啪声,这也是摩擦起电现
象.有的有利,有的有害,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即可解题;(4)(5)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一般都是降低放电的速度和强度,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材料等。最简单又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
免静电积累。本题考查静电现象的产生、防止和利用,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