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25)页,586.55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95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25页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养过猫的人都了解,猫每次排泄完后都习惯用土或沙把“臭臭”埋起来,从而掩盖气味。如图所示,猫猫把榴莲当作屎一样的东西,尽管地板上没有土,它还要执着的做出刨土的动作,只想着赶快埋起来。猫
闻到榴莲的味道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的热运动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2.如图所示,对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寒冷的冬天,人们常搓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乙图中,水蒸气
冲开橡胶塞,试管口出现“白气”,这属于汽化现象C.丙图中,迅速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丁图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如图所示的电子元件简称𝐿𝐸𝐷,当把𝐿𝐸𝐷接入电路,电流由
正极经过𝐿𝐸𝐷流向负极时,𝐿𝐸𝐷发光,反之则不发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𝐿𝐸𝐷发光,说明𝐿𝐸𝐷两端一定有电压B.𝐿𝐸𝐷是由绝缘体材料制成的C.接入电路的𝐿𝐸𝐷不发光时,𝐿𝐸𝐷两端没有电压D.
𝐿𝐸𝐷发光,电线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由正极经过𝐿𝐸𝐷流向负极4.我国在今年已进行了47次运载火箭发射,不仅创我国年度发射次数新高,而且有望再次居全球各国运载火箭年度发射次数第一。下列有关火箭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
氢含有的热量多B.火箭点火升空时相当于热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第2页,共25页C.火箭的发射过程,燃料燃烧过程中热值不断增大D.火箭升空的过程中,其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5.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
,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没摩擦前橡胶棒内部没有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
摩擦过的吸管带正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6.如图所示,对下列仪器或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验电器是用来检测物体是带有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的B.乙图中,试电笔使用错误的原因是手没有接触金属笔尖C.如果站在
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丙图中的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流D.丁图中的电能表是用来测量家庭电路中一段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的7.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𝑅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𝑂转动,另一端
固定着一个浮子。当容器中的液面下降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杆是导体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滑动变阻器𝑅两端的电压变大D.定值电阻𝑅0的电功率变小第3页,共25页8.如图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𝑈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在实验前是等高的,容器内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下列有关说
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验证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的关系B.图中的实验器材𝑈形管属于连通器C.实验中,右侧𝑈形管中液面升高的高度高,说明右侧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D.若想验证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在图中右侧透明容器的外面再并联一
个10𝛺电阻就可以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开关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𝐿亮度不变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𝐴2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𝐴1示数的比值变大D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小10.如图所示,用刀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这种现象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用刀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并相互挤压的过程中,两个铅柱的底面温度会略有
升高,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11.如图所示,将多个用电器插在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______过大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此时______(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第4页,共25页12.有两个灯泡,灯泡𝐿1上标有“2
2020”字样,灯泡𝐿2上标有“220100”字样。当把这两个灯泡并联接在110𝑉电路中,两个灯泡中比较亮的是______灯;当把这两个灯泡串联接在220𝑉电路中,两个灯泡中比较亮的是______灯。(以上两空均填“𝐿1”或“𝐿2”)13.如图甲所示是物理实验中的验电器,它的工作
原理是______。如图乙所示,手拿金属棒的手柄,手柄的材料是______(填“铜”、“镍铬合金”或“橡胶”);如果验电器𝐴带正电,验电器𝐵不带电,当用金属棒将𝐴𝐵相连接后,金属棒中的瞬时电流
方向是______(填“从𝐴到𝐵”或“从𝐵到𝐴”)。14.手机电池上标有“电压”和“容量”两个重要参数。容量的单位通常为“毫安时”(符号𝑚𝐴ℎ)。如图所示的电池铭牌上标有电池电压是3.8𝑉,容量是4000𝑚𝐴
ℎ,这种电池一次充电可储存的能量为______𝐽。充电时,手机中的锂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电池类型等离子聚合物电池电池容量典型容量:4000毫安时适用机型华为𝑚𝑎𝑡𝑒10性能描述额定电压:3.8
𝑉充电限制电压:4.4𝑉其他性能勿在0℃~45℃(32°𝐹~113°𝐹)的温度范围之外放置和充电15.如图所示,站在干燥的木头桌子上的人不小心单手接触了火线,这个人______(填“会”或“不会”)触电。人在使用试电笔测试火线时,试
电笔的氖管发光,此时人不会触电,这时一定______(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人体。第5页,共25页16.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电热水壶,它用于出水的电动机和给水加热的电阻丝在电路中是______(填“串联”或
“并联”)的;电热水壶把水烧开后,会自动由加热挡转为保温挡,若加热挡电阻丝的电阻为𝑅1,保温挡电阻丝的电阻为𝑅2,则这两挡电阻丝电阻大小的关系为𝑅1______𝑅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𝑆1、𝑆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
示数是0.4𝐴,电压表的示数是8𝑉。若电流表与电压表互换位置,当开关𝑆2闭合、𝑆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1𝐴,则𝑅1的阻值为______𝛺,𝑅2的阻值为______𝛺,通电5𝑚𝑖𝑛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是_
_____𝐽。18.亮亮家的电能表上面标有“1500𝑟𝑒𝑣𝑠/(𝑘𝑊⋅ℎ)”,他把一个电水壶单独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使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壶中0.5𝑘𝑔、20℃的水烧开,家中电能表转过了90𝑟𝑒�
�𝑠(转)。【已知水的比热容𝑐水=4.2×103𝐽/(𝑘𝑔⋅℃)】求:(1)电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2)该电水壶给水加热的效率。1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灯泡𝐿的额定电压为6𝑉,灯泡𝐿
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𝑅2上标有“50𝛺1𝐴”,定值电阻𝑅1为30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当闭合开关𝑆1、𝑆3,断开开关𝑆2时,𝑅2的滑片𝑃移至最左端,灯泡𝐿正常发光。求:(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和
电源电压;(2)当开关𝑆1、𝑆2、𝑆3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整个电路100𝑠内消耗的电能;(3)当闭合开关𝑆3,断开开关𝑆1、𝑆2时,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整个电路允许消
耗的最大功第6页,共25页率。20.亮亮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遇到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亮亮连接了实验电路(实验中把电流表依次连接在𝐴、𝐵和
𝐶三处)。在闭合开关前,他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线的左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2)在某次实验中,当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21.在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表一物质质量/𝑔初温/℃末温/℃加热时间/𝑠水602045360煤油602070360表二物质质量/𝑔初温/℃末温/℃加热时间/𝑠煤油602030水602030144【实验过程中不计热损失,�
�水=4.2×103𝐽/(𝑘𝑔⋅℃)】(1)实验中,要选取规格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第7页,共25页(2)第一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所示,该小组同学是通过比较液体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观察表一的数据,我们能够判
断出______的比热容大。(3)第二小组利用相同器材,换了另外一种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到了表二中的数据,表二中空白处填入的数据应为______。22.某班级同学在用伏安法测量一未知电阻𝑅𝑥的阻值。(1)亮亮小组连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图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有一小组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当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较大示数(元件连接没有错误)。请你指出该小组的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出现的两个问题:①______;②______;(3)实验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8𝑉时,电流表的
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可求得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𝛺;(4)有一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了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通过数据得到了图丙的图象,图象显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跟其两端的电压并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___
___升高而增大。23.亮亮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5𝛺1𝐴”字样,阻值分别为5𝛺、10𝛺、15𝛺和20𝛺的定值电阻𝑅各一个。第8页,共25页(1)亮亮连接电路过程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只
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电路改正错误后,他将电压表的示数控制为2𝑉不变,当他把𝑅更换为20𝛺进行实验时,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𝑉。亮亮的解决办法是找来一个定值电阻𝑅′
串联在电路中,然后他重新进行实验,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控制为2𝑉不变,分别更换4个定值电阻𝑅,就能顺利完成整个实验,则这个定值电阻𝑅′的阻值大小只能在______𝛺至______𝛺之间;(3)通
过实验,可得到实验结论为______。24.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上标有“2.5𝑉”字样。(1)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电路图的一部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2)实验中某同学按照正
确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微微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很小,接下来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没有变化,则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3)正确的实验步骤:①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______(补充实验步骤),读出电
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它的电功率,这是它的额定功率;②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再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③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再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第9页,共25页(4)完成上面实验后
,亮亮又设计了一个方案测量另外一个额定电压为𝑈𝐿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𝑈,滑动变阻器𝑅2的最大阻值为𝑅0),请你完成下面实验步骤:①开关𝑆、𝑆1闭合、𝑆2断开,调节滑
动变阻器𝑅1,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用已知量的符号表示)②开关𝑆、𝑆2闭合、𝑆1断开,将滑动变阻器𝑅1的滑片保持不动,将滑动变阻器𝑅2的滑片______(填“移至最左端”、“移至最右端”或“保
持不变”),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𝑈0;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25.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请你解答下列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1)某工厂为杜绝工人单手操作机器的时候容易误操作而受伤的事故发生,设计了必须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机
器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__。(2)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闭合开关𝑆1、𝑆2时,灯泡𝐿1发光,灯泡𝐿2不发光。这说明电路存在安全隐患,用试电笔进行排查,当用试电笔分别接触𝑐、𝑑两点,氖管都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灯泡𝐿2短路B.灯泡𝐿2断路C.𝑎𝑑间断路D.𝑏𝑐间断路(3)家庭电路中,一旦发生短路现象,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会非常大,电路中的保险丝的内能_____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温度升高而熔断。保险丝是用电阻比较______的材料制成的。(4)新建的高楼必须注意防雷,请你提出一条高楼防雷的有效做法:______。第10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𝐵【解析】
解:猫能闻到榴莲的味道,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现象,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又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故选:𝐵。不同物质接触时,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
答案】𝐶𝐷【解析】解:𝐴、寒冷的冬天,人们双手摩擦时,双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A错误;B、水蒸气冲开橡胶塞,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珠,在试管口出现“白气”,故B错误;C、迅速压下活塞,活塞
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着火,故C正确;D、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故选:𝐶𝐷。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液化;根据气门的闭合情况、活塞的运动方向判定是哪个冲程。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等,重点考查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准确的用所学理论解释相关现象。3.【答案】𝐴【解析】解:A、𝐿𝐸𝐷发光是有电流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压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故A正确;B、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砷等半导体材料制成,故B错误;第11页,共25页C、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𝐿𝐸𝐷。它具有单向导电性接入电路的𝐿𝐸𝐷不发光时,
可能是𝐿𝐸𝐷两端有电压,但正负接线柱接反,故C错误;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线内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由负极经过𝐿𝐸𝐷流向正极,故D错误。故选:𝐴。(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
砷等半导体材料制成;(3)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𝐿𝐸𝐷。它具有单向导电性;(4)规定正电荷定向移1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该题主要考查了二极管的工作特点
,难度不大。4.【答案】𝐵【解析】解:𝐴、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热值大,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A错误;B、火箭属于热机,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B正确
;C、因为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所以火箭的发射过程中,燃料燃烧过程中热值不变,故C错误;D、由于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热量损失、克服摩擦损耗的能量,因此发动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𝐵。(1)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热值大;(2)热机是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工作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4)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
得到100%。本题以火箭发射为背景考查了热值、热机效率、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等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但都属于基础内容。第12页,共25页5.【答案】𝐷【解析】解:𝐴、没摩擦前橡胶棒内部有电荷,因为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故A错误;B、与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C、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一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说明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故C错误;D、因为吸管带负电,所以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故D正确。故选:𝐷。(1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当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上就有多余的电子,从而使橡胶棒带上负电。当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
为失去电子,从而使玻璃棒带上正电。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可解答此题。6.【答案】𝐶【解析】解:A、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但不能检验电荷的种类,故A错误;B、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笔尖接触检测的导线,手必须接触笔
尾金属体,这样才能检测导线是零线还是火线;手接触笔尖金属体,若笔尖金属体与火线接触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故B错误;C、漏电保护器只有在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才会切断电源,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故C正确;D、丁图中的电
能表是用来测量家庭电路中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消耗的电能不一定产生热量,故D错误。故选:𝐶。(1)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判定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2)试电笔在使用时手要碰触笔尾金属体,如果接触试电笔的笔尖
,相当于直接用手接触导线会有触电危险;(3)漏电保护器原理是当火线电流比零线电流大太多的话就说明电路的某个地方可能接地漏电,电流从大地跑了;第13页,共25页(4)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仪器。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电能表的作用、验
电器的工作原理,属于基础题。7.【答案】𝐴𝐶𝐷【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𝑅0与滑动变阻器𝑅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该装置能测定油箱内油量,所以,油箱内油量变化时会导致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同、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则滑杆应是导体,故A正确;当容器中的液面下降时,浮子下降,
在杠杆的作用下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𝐼=𝑈𝑅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由𝑈=𝐼𝑅可知,𝑅0两端的电压变小,由𝑃=𝑈𝐼可知,𝑅0两端的电压变小、通过的电流也变小时其电功率变小,故D
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𝑅两端的电压变大,故C正确。故选:𝐴𝐶𝐷。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𝑅0与滑动变阻器𝑅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油箱内油量变化时会导致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同、电路中的电流
不同,据此可知滑杆是否为导体;根据液面的变化可知浮子运动的方向,从而得出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𝑅0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𝑃=𝑈𝐼可知𝑅0的电功率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𝑅两端的电压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
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明白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关键。8.【答案】𝐴𝐶【解析】解:𝐴𝐶、甲图实验装置中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右边容器内的电阻比左边大,探究的是热量
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由𝑄=𝐼2𝑅𝑡可知,右边容器中的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温度升得较快,因此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𝑈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更大,故AC正确;第14页,共25页B、图中的实验器材𝑈形管只有一端开口,不属于连通器,故B错误;D
、若想验证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电阻、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只在图中右侧透明容器的外面再并联一个10𝛺电阻无法实现电阻相同,故D错误。故选:𝐴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电流通过导
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𝑈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体现的是转换思想。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掌握。9.【答
案】𝐴𝐶𝐷【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灯泡𝐿与滑动变阻器𝑅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𝐴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𝐴2测𝐿支路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
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的实际功率均不变,则电流表𝐴2的示数和灯泡𝐿的亮度不变,故A正确、B错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滑动过程中,变阻器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𝐼=𝑈𝑅可知,通过变阻器𝑅的电流变小,由𝑃=𝑈𝐼可知,变阻器两
端的电压不变、通过的电流变小时其电功率变小,故D正确;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𝐴1的示数变小,由电压表示数不变和电流表𝐴1示数变小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𝐴1示数的比值变大,故C正确。
故选:𝐴𝐶𝐷。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灯泡𝐿与滑动变阻器𝑅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𝐴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𝐴2测𝐿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
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化,进一步得出电流表𝐴2的示数和灯泡𝐿的亮度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第15页,共25页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𝑅的电流变化,利用𝑃=𝑈𝐼
得出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𝐴1示数的比值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10.【答案】引做
功【解析】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将铅块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外力对铅块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铅块的内能,所以铅块温度
略有升高。故答案为:引;做功。(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此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应用和改变内能的方式,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难度不大。11.【答案】总功率空气开关【解析】
解:将多个用电器插在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𝑃=𝑈𝐼可知,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总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故答案为:总功率;空气开关。电路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
;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自动断开。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空气开关的作用、内能的变化,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12.【答案】𝐿2𝐿1【解析】解:由𝑃=𝑈2𝑅可知,灯𝐿1的电阻:𝑅1=𝑈2𝑃1=(220𝑉)220𝑊
=2420𝛺;灯𝐿2的电阻:𝑅2=𝑈2𝑃2=(220𝑉)2100𝑊=484𝛺;当把这两个灯泡并联接在110𝑉电路中,灯𝐿1与灯𝐿2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𝑃=𝑈2𝑅可知,灯𝐿1的电阻大于灯𝐿2的电阻,所以灯𝐿1的实际功率小于灯𝐿2的实际
功率,则灯𝐿2更亮;当把这两个灯泡串联接在220𝑉电路中,通过灯𝐿1与灯𝐿2的电流相等;第16页,共25页根据𝑃=𝐼2𝑅可知,灯𝐿1的电阻大于灯𝐿2的电阻,所以灯𝐿1的实际功率大于灯𝐿2的实际功率,则灯𝐿
1更亮。故答案为:𝐿2;𝐿1。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根据灯泡的规格,由𝑃=𝑈2𝑅计算出灯泡的灯丝电阻;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根据𝑃=𝑈2𝑅可得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亮度关系;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𝑃=
𝐼2𝑅可得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亮度关系。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13.【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橡胶从𝐴到𝐵【解析】解: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
斥;如图乙所示,手拿金属棒的手柄,手柄的材料是不容易导电的橡胶;原来𝐴验电器带正电,𝐵验电器不带电,当用金属棒连接𝐴和𝐵时,一部分电子会从𝐵运动到𝐴,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𝐵到𝐴,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
方向是由𝐴到𝐵。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橡胶;从𝐴到𝐵。(1)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2)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此题考查了验电器的原理、
电流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14.【答案】54720用电器【解析】解:(1)电池一次充电可储存的能量:𝑊=𝑈𝐼𝑡=3.8𝑉×4000×10−3𝐴×3600𝑠=54720𝐽;(2)充
电时,手机中的锂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此时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用电器。故答案为:54720;用电器。(1)利用𝑊=𝑈𝐼𝑡可以计算出电池一次充电可储存的能量;(2)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电池相当于
用电器;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此时电池相当于电源;本题考查电池储存电能的计算、用电器和电源的认识,题目比较基础。第17页,共25页15.【答案】不会有【解析】解:站在干燥的木头桌子上的人不小心单手接触了火线,由于没有构成通路,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所以这个人不会触电;在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有电流经过人体形成回路,只不过电流太小不会危及人身安全。故答案为:不会;有。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引起的;触电有两种:①当人体的不同部位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时
,②站在地上,身体的某一部位与火线接触,据此分析。正确使用测电笔: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导线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本题考查了试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的常识,属于基础题。16.【答
案】并联小于【解析】解:(1)因出水电动机和加热的电阻丝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2)已知加热挡的功率大于保温挡的功率,由𝑃=𝑈2𝑅可知,加热挡电阻丝的阻值小于保温挡电阻丝的阻值,即𝑅1小于𝑅2。故答案为:并联;小于。(1)根据串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关系分析
电动机与电阻丝串联还是并联;(2)已知加热挡的功率大于保温挡的功率,由𝑃=𝑈2𝑅可知两挡电阻丝的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情况以及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关键明确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17.【答案】2060240【解析】解:(1)当开关𝑆1、𝑆
2同时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𝑅1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示数是8𝑉,则电源电压:𝑈=8𝑉;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𝐼=𝑈𝑅可得,𝑅1的阻值:𝑅1=𝑈1𝐼1=8𝑉0.4𝐴=20𝛺;(2
)两表互换位置,当开关𝑆2闭合、𝑆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第18页,共25页根据𝐼=𝑈𝑅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𝑅=𝑈𝐼′=8𝑉0.1𝐴=80𝛺,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𝑅2的阻值:𝑅2=𝑅−𝑅1
=80𝛺−20𝛺=60𝛺;(3)通电5𝑚𝑖𝑛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是:𝑄=𝑊=𝑈𝐼′𝑡=8𝑉×0.1𝐴×5×60𝑠=240𝐽。故答案为:20;60;240。(1)当开关𝑆1、𝑆2同时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𝑅1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根据电压表示
数可知电源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𝑅1的阻值;(2)两表互换位置,当开关𝑆2闭合、𝑆1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𝑅2的阻值;(3)根据𝑄=𝑊=𝑈𝐼′𝑡求出通电5𝑚𝑖�
�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18.【答案】解:(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把电水壶中的水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𝑄吸=𝑐水𝑚(𝑡−𝑡0)=4.2×103𝐽/(𝑘𝑔⋅℃)×0.5𝑘𝑔×(100℃−20℃)=1.68×105𝐽;(3)1500𝑟𝑒𝑣𝑠/(𝑘𝑊⋅ℎ):表示电路中的用电器消耗1𝑘𝑊⋅ℎ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500转;则电
水壶消耗的电能:𝑊=90𝑟𝑒𝑣𝑠1500𝑟𝑒𝑣𝑠/(𝑘𝑊⋅ℎ)=0.06𝑘𝑊⋅ℎ=2.16×105𝐽;电水壶给水加热的效率:𝜂=𝑄吸𝑊×100%=1.68×105𝐽
2.16×105𝐽×100%≈77.8%。答:(1)电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5𝐽;(2)该电水壶给水加热的效率约为77.8%。【解析】(1)利用𝑄吸=𝑐𝑚(𝑡−𝑡0)可以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电能表的参数以及实际转数可以求出实际消耗的电能,利用效率公式可以计算出电
水壶的加热效率。本题考查吸热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正确理解电能表参数并利用它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电能。19.【答案】解:(1)由图乙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𝑉时,通过灯的电流为0.5𝐴,由欧姆定律可得泡𝐿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第19页,共25页𝑅𝐿=𝑈𝐿𝐼𝐿
=6𝑉0.5𝐴=12𝛺;根据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𝑆1、𝑆3,断开开关𝑆2时,𝑅2的滑片𝑃移至最左端,𝑅2没有连入电路,灯泡与𝑅1并联,由于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𝑈=𝑈𝐿=6𝑉;(2)当开关�
�1、𝑆2、𝑆3均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𝑅1、𝑅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则通过𝑅1、𝑅2的电流分别为:𝐼1=𝑈𝑅1=6𝑉30𝛺=0.2𝐴,𝐼2=𝑈𝑅2=6𝑉50𝛺=0.12𝐴,干路电
流:𝐼=𝐼1+𝐼2=0.2𝐴+0.12𝐴=0.32𝐴,则整个电路100𝑠内消耗的电能:𝑊=𝑈𝐼𝑡=6𝑉×0.32𝐴×100𝑠=192𝐽;(3)当闭合开关𝑆3,断开开关𝑆1、𝑆2时
,灯泡与变阻器𝑅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图象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𝐼𝐿=0.5𝐴,因电流表𝐴的量程为0~0.6𝐴,所以,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当灯泡𝐿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即:最大电流为:
𝐼最大=𝐼𝐿=0.5𝐴,则整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𝑃最大=𝑈𝐼最大=6𝑉×0.5𝐴=3𝑊。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𝛺;电源电压为6𝑉;(2)当开关𝑆1、𝑆2、𝑆3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整个电路100𝑠内消耗的电能为
192𝐽;(3)当闭合开关𝑆3,断开开关𝑆1、𝑆2时,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整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𝑊。【解析】(1)由图乙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𝑉时通过灯的电流,由欧姆定律计算灯泡𝐿正常发光时
的电阻;根据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𝑆1、𝑆3,断开开关𝑆2时,𝑅2的滑片𝑃移至最左端,𝑅2没有连入电路,灯泡与𝑅1并联,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据此可知电源电压;(2)当开关𝑆1、𝑆2、𝑆3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𝑅1、𝑅2并联,电流表
测量干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𝑅1、𝑅2的电流,然后求出干路的最大电流,根据𝑊=𝑈𝐼𝑡求出整个电路100𝑠内消耗的电能;第20页,共25页(3)当闭合开关𝑆3,断开开关𝑆1、𝑆2时,灯泡与变阻器𝑅2串联,在
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当灯泡𝐿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根据图象得出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𝑃=𝑈𝐼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路的最大功率是关键。20.
【答案】电流表没有调零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解析】解:(1)在闭合开关前,电路中无电流,他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线的左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没有调零;(2)在某次实验中,当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答案为:
(1)电流表没有调零;(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电流表在使用之前要调零。(2)测量电流时,电流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指针会反向偏。本题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实验,考查了电流表
的使用,难度不大。21.【答案】相同升高的温度水72【解析】解:(1)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2)观察表一的数据,在这段时间内,因加热时间都为360𝑠,因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对液体加热,则由转换法可知
,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即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由表格数据知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快,所以水的吸热能力强,水的比热容大,煤油的比热容小;(3)由表一数据,煤油升高70℃−20℃=50℃,煤油的加热时间为360
𝑠;表二中煤油升高30℃−20℃=10℃,根据𝑄=𝑐𝑚𝛥𝑡,在质量和比热容不变的条件下,煤油吸热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由转换法可知,表二中煤油的加热时间为表一中煤油的加热时间的10℃50℃=15,即加热时间为15×360𝑠=72𝑠;故表二中空白处填入的数
据应为72。故答案为:(1)相同;(2)升高的温度;水;(3)72。(1)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第21页,共25页(2)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3)由表一、二数据,分别得出煤油升高的温度及表一中加热时间,根据𝑄=𝑐𝑚𝛥𝑡,在质量和比热容不变的条件下,煤油吸热
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结合转换法分析.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本题的难度不大。22.【答案】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移到阻值
最大处10温度【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且串联在电路中,如图:;(2)有一小组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当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较大示数(元件连接没有错误)。请你指
出该小组的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出现的两个问题: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移到阻值最大处;(3)由图可知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0.6𝐴,分度值为0.02𝐴,示数为0.28𝐴,由欧姆定律可得灯泡此时的电阻:𝑅=𝑈𝐼=2.8𝑉0.28𝐴=
10𝛺;(4)图丙的图象显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跟其两端的电压并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灯泡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根据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的因素可得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第22页,共25页故答案为:(1)如图;(2)①连接电路时,开关
未断开;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未移到阻值最大处;(3)10;(4)温度。(1)滑动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且串联在电路中;(2)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阻值最大处;(3)由图可知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
0~0.6𝐴,分度值为0.02𝐴,读取示数,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灯泡的电阻;(4)灯泡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根据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的因素可得出结论。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考查电路的连接、注意事项、操作过程、
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等。23.【答案】510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解析】解:(1)原图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应该将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改正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2)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𝑈𝑅=2𝑉,根据串联
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𝑈滑=6𝑉−2𝑉=4𝑉,则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4𝑉2𝑉=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𝛺电阻时,定值电阻𝑅′与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总电阻的最大值为:𝑅总最大=2×20𝛺=
40𝛺,此时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𝑅′的阻值最小:𝑅′最小=𝑅总最大−𝑅滑最大=40𝛺−35𝛺=5𝛺,当接入5𝛺电阻时,定值电阻𝑅′与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总电阻的最小值
为:𝑅总最小=2×5𝛺=10𝛺,第23页,共25页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定值电阻𝑅′的阻值最大:𝑅′最大=10𝛺,故这个定值电阻𝑅′的阻值大小只能在5𝛺~10𝛺之间;(3)通过实验,可得到实验结论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5;10;(3)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1)原图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应该将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据此连接电路;(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
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接入最小的定值电阻和最大的定值电阻时定值电阻𝑅′和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总电阻,结合滑动变阻器的规格确定定值电阻𝑅′的电阻范围;(3)当导
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连接、控制变量法、器材的选择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4.【答案】将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观察小灯泡的亮度𝑈−𝑈
𝐿移至最右端𝑈𝐿⋅𝑈−𝑈𝐿𝑈0⋅𝑈−𝑈0𝑅0【解析】解:(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常采用伏安法,故应添加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的小灯泡的电压,为了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微微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很小,电路为通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没有变化,则变阻器没有了变阻的作用,则变阻器没有了变阻的作用,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将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3)①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它的电功率,这是它的额定功率;(4)①开关𝑆、𝑆1闭合、𝑆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𝑅1使电压表示数为𝑈−𝑈𝐿;第24页,共25页②开关𝑆、𝑆2闭
合、𝑆1断开,将滑动变阻器𝑅1的滑片保持不动,将滑动变阻器𝑅2的滑片移至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示数为𝑈0;③在①中,𝑅1与灯串联,电压表则𝑅1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为𝑈𝐿,灯正常发光;在②中,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则𝑅1的电压,根据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𝑅2的电压为𝑈−𝑈0,由分压原理可知,𝑅1𝑅0=𝑈0𝑈−𝑈0,则𝑅1=𝑈0𝑈−𝑈0⋅𝑅0,在①中,由欧姆定律,𝑅1的电流即灯的额定电流为:𝐼𝐿=𝐼1=�
�1𝑅1=𝑈−𝑈𝐿𝑈0𝑈−𝑈0⋅𝑅0=𝑈−𝑈𝐿𝑈0⋅𝑈−𝑈0𝑅0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𝑃=𝑈𝐿𝐼𝐿=𝑈𝐿⋅𝑈−𝑈𝐿𝑈0⋅𝑈−𝑈0𝑅0。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将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3)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4)①𝑈−𝑈𝐿;②移至最右端;③𝑈𝐿⋅𝑈−𝑈𝐿𝑈0⋅𝑈−𝑈0𝑅0。(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常采用伏安法,故应添加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的小灯泡的电压,为了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将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据此补全电路;(2)闭合开关,发现
小灯泡微微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很小,电路为通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没有变化,则变阻器没有了变阻的作用,据此分析;(3)“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需要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据此分析;(4)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
发光,分析①电路连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根据𝑃=𝑈𝐼得出灯的额定电流是关键,若能得出①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灯的额定电流,为得出𝑅1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通过开关的转换(滑动变阻器𝑅1的滑片保持不动),使𝑅1与𝑅2串联,根据
电压表示数和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得出𝑅2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得出𝑅1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根据𝑃=𝑈𝐿𝐼𝐿从而得出灯的额定功率。本题考查“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设计、故障分析、实验操作、电功率计算和特殊方法测电功率
的设计。25.【答案】𝐶𝐷变大大在高楼顶端安装避雷针【解析】解:(1)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机器才能正常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控制机器工作,由此可知,左、右开关和机器是串联的,由图示电
路图可知,C正第25页,共25页确;(2)闭合开关𝑆1、𝑆2,𝐿1灯发光,𝐿2灯不发光,并且用试电笔分别接触𝑐、𝑑两点,氖管都发光,说明𝐿1灯的线路正常,而𝑐、𝑑点通过𝐿2灯与火线相连,𝐿2没有断路,因此故障为𝑏𝑐
间发生断路,故选D;(3)家庭电路中,一旦发生短路现象,家庭电路中的电流会非常大,电流通过保险丝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使得保险丝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而熔断;保险丝是用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4)为
了防雷,可以在高楼顶端安装避雷针。故答案为:(1)𝐶;(2)𝐷;(3)变大;大;(4)在高楼顶端安装避雷针。(1)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电路元件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根据题意判断两开关的连接方式,然后选择实验电
路;(2)在正常情况下,开关闭合后,𝑎、𝑑与火线相通,用测电笔时,应都亮,𝑏、𝑐与零线相通,用测电笔测时,应都不亮,但𝑐也亮了,说明𝑐点与火线相连;(3)通过保险丝有电流时,保险丝会产生热量;保险丝通常安装在
火线上,它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4)避雷针可以预防楼房遭到雷击。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内能的变化、保险丝的特点、防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