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8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389.761 KB
  • 2023-01-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19)页,389.7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95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9页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________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观察到硝化棉___________。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驱蚊器”,它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效应工作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1

04𝛺的电阻。当发热元件两端的电压为220𝑉时,通电100𝑠产生的热量为______𝐽。3.当电阻𝑅1两端电压为3𝑉时通过的电流为0.2𝐴,则𝑅1的电阻为______𝛺,当它与𝑅2=5𝛺并联工作时,电功率之比𝑃1:𝑃2=______,电流之比𝐼1:𝐼2=___

___。4.现有“220𝑉100𝑊”的电灯泡一只,将它接在电压为“110𝑉”的电路中,实际功率为______𝑊,消耗1𝑘𝑊⋅ℎ的电能可供它连续工作______ℎ(假设灯丝电阻不变)。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𝑅1与𝑅2都是定值电阻,𝑅为滑动变阻器,当𝑆1闭合、𝑆2接𝑎

、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3.5𝑉,电流表示数为0.5𝐴;当𝑆1闭合、𝑆2接𝑏、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减小了1.1𝑉,电流表示数增加了0.3𝐴,则𝑅2=______𝛺,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右端,此时电

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𝑊。6.如图所示的电吹风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日常用品之一,但是你很少注意,在它的说明上有一句“严禁带入浴室使用”,其原因是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的电阻变______,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______事故。7.利用焚烧垃圾来发电,此过程中的能量如何转化()第2

页,共19页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太阳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电能→太阳能→内能→机械能8.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

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9.下列

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铁锤打铁块,铁块会发热B.对着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用燃气灶烧水,水温度升高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10.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

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11.关于安全用电,图中错误的是()第3页,共19页A.使用测电笔的方法B.开关接在火线上C.螺口灯的螺旋金属接在零线上D.三孔插座应有接地线12.如图是探究并联电路

电流特点的一种实际用电器,闭合开关𝑆,灯泡𝐿1、𝐿2都发光。过一会儿,由于灯泡𝐿1的质量问题,灯丝被烧断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实际功率变大B.灯泡𝐿2额定功率变大C.灯泡𝐿2亮度不变D.灯泡𝐿2亮度

变亮13.如图是检测酒精浓度的测试仪原理图,图中电源电压恒定为8𝑉,𝑅1为定值电阻,酒精气体传感器𝑅2的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浓度为0时,𝑅2=60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压表和电流表

示数都越大B.定值电阻𝑅1的阻值为10𝛺第4页,共19页C.酒精浓度为0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6𝑊D.若电流表示数达到0.2𝐴时,表示酒驾,此时𝑅2消耗的电功率为0.8𝑊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𝑆,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向𝑏端移动

,则在移动过程中()A.电压表𝑉的示数变小,电流表𝐴1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𝑉的示数不变,电流表𝐴2的示数不变C.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1的示数的乘积变小D.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1和𝐴2的示数

差的比值不变15.近年来,我市新增了不少新能源公交车,在公交车后门的两侧扶手上,各装有一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提醒司机有乘客需要下车。请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已画出指示灯和电源,如

图所示)16.如左图所示是家庭电路中带有控制开关的三孔插座,请在图中,用笔画线将控制开关和三孔插座正确地连接在家庭电路中,连接前请标明火线和零线。17.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闭着等质量的

空气,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连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𝑈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1)在图甲中,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______;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______第5页,共19页的关系。(2)在

图乙中,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______的关系。(3)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𝑈形管中液面的______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18.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灯泡上标有“3.8𝑉”字样,电

源电压恒定。(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完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

,眼睛应注视______的示数,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𝑊。(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聪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𝑅0的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

,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𝑆1,将𝑆2拨到触点______(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𝑉;②再将开关𝑆2拨到触点______(选填“1”或“2”),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𝑈;③灯泡额定

功率的表达式为𝑃额=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1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他用若干“12𝑉,6𝑊”的灯泡作为用电器,12𝑉的铅蓄电池代替家庭照明电路的电源,电源的正极代替火线。在正极第6页

,共19页与用电器之间接入一段保险丝,在负极与用电器之间接入一块电流表(如图所示)。(1)小明实验时用12𝑉电池代替家庭照明电路的好处是______。(2)小明依次在电路中接入几个小灯泡,当接入两个小灯泡时,电路可以平稳地工作,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当他再接入一个小灯泡时,发现保险丝熔断,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成______,该实验可以验证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______。(3)小明只让一个小灯泡工作,在𝐶、𝐷两点间接入一段导线,他发现保险丝会马上______,该实验可以验证电路中电

流过大的原因是______。(4)小明实验中所用的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大于______𝐴。20.某饰品加工厂有酒精喷灯加工饰品,张师傅在1分钟内用去酒精5𝑔,被加工的一只质量为36𝑔的铜饰品温度从20℃升高到1070℃.[已知:𝑐铜=0.39×103𝐽/(𝑘𝑔⋅℃),酒精燃烧值

为3.0×107𝐽/𝑘𝑔].求:(1)铜饰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3)酒精喷灯的效率是多少?21.如图甲是小梦家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动机是用来带动刀头将原料进行粉

碎打浆的,额定功率是200𝑊.𝑅是加热电阻,额定功率是1100𝑊,图乙、丙是此豆浆机做一次豆浆时的工作信息。小梦的妈妈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5𝑘𝑔,求:(1)豆浆机的加热电阻是多少?(2)从第6𝑚𝑖𝑛至第9𝑚𝑖𝑛,豆浆吸

收的热量是多少?[𝑐豆浆=4.0×103𝐽/(𝑘𝑔⋅℃)](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第7页,共19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做功燃烧不相同【解析】【分析】这是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因此,要解答本题需理解:做

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解答】解: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空气做功,活塞的内能就会增加,空气的温度就会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烧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人的内能的,故

上述实验时不同的。故答案为:做功;燃烧;不相同。2.【答案】热484【解析】解:(1)“电热驱蚊器”就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工作。(2)当发热元件两端的电压为220𝑉时,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𝐼=𝑈𝑅=220𝑉1.0×104𝛺=0.022𝐴。

通电100𝑠产生的热量为𝑄=𝐼2𝑅𝑡=(0.022𝐴)2×1.0×104𝛺×100𝑠=484𝐽。故答案为:热;484。(1)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2)由题

干可知到发热元件的实际电压和电阻,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得电流,由𝑄=𝐼2𝑅𝑡可以求得电热。本题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并以电热驱蚊器为例,计算电流产生的电热,同时注意电热的公式是:𝑄=𝐼2𝑅𝑡。3.【答案】151:31:3【解析】解:由题知,𝑅1两端电压为3𝑉时通过的电流为0.2𝐴,由

欧姆定律可得𝑅1的电阻:𝑅1=𝑈1𝐼1=3𝑉0.2𝐴=15𝛺;第8页,共19页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当两电阻并联时,𝑈1=𝑈2,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比:𝐼1:𝐼2=𝑈1�

�1:𝑈2𝑅2=𝑅2:𝑅1=5𝛺:15𝛺=1:3;由𝑃=𝑈𝐼可得,两电阻的电功率比:𝑃1:𝑃2=𝑈1𝐼1:𝑈2𝐼2=𝐼1:𝐼2=1:3。故答案为:15;1:3;1:3。由欧姆定律可计算𝑅1的电阻,由并联电路特点结合欧姆

定律和电功率公式计算两电阻的功率和电流比。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属于一道基础题。4.【答案】2540【解析】解:由𝑃=𝑈2𝑅可得灯丝电阻:𝑅=𝑈额2𝑃额=(220𝑉)2100𝑊=484𝛺,将它接在电压为“110𝑉”的电路中,通

过的电流:𝐼=𝑈𝑅=110𝑉484𝛺=522𝐴,实际功率:𝑃=𝑈𝐼=110𝑉×522𝐴=25𝑊;由𝑃=𝑊𝑡得1𝑘𝑊⋅ℎ的电能可供它连续工作的时间:𝑡=𝑊𝑃=1𝑘𝑊⋅ℎ25×10−3𝑘𝑊=40ℎ。

故答案为:25;40。知道灯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利用𝑃=𝑈2𝑅求灯丝电阻;知道实际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通过的电流,再利用𝑃=𝑈𝐼求灯的实际功率,再利用𝑃=𝑊𝑡求1𝑘𝑊⋅ℎ的电能可供它连续工作

的时间。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知道电灯铭牌的含义(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关键。5.【答案】3;28第9页,共19页【解析】解:(1)由图知,当𝑆1闭合、𝑆2接𝑎、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𝑅1、

𝑅2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𝑅串联,电压表测量𝑅1与𝑅2两端的总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压表示数为3.5𝑉,电流表示数为0.5𝐴;当𝑆1闭合、𝑆2接𝑏、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时,𝑅1、𝑅2和变阻器的一半阻值12𝑅串联,电压表只测量𝑅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

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电压表示数减小了1.1𝑉,则此时𝑅2两端的电压𝑈2=3.5𝑉−1.1𝑉=2.4𝑉;由于电流表示数增加了0.3𝐴,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𝐼2=0.5𝐴+0.3𝐴=0.8𝐴;由𝐼=𝑈𝑅可得𝑅2的阻值:𝑅2=𝑈2𝐼2=2.4𝑉0.8

𝐴=3𝛺;(2)当𝑆2接𝑎、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由𝐼=𝑈𝑅可得𝑅1与𝑅2的总电阻:𝑅12=𝑈12𝐼1=3.5𝑉0.5𝐴=7𝛺;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𝑈=𝑈12+𝐼1𝑅,即:𝑈=3.5𝑉+0.5𝐴×�

�-------------①同理可得,当𝑆2接𝑏、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时,电源电压:𝑈=𝐼2(𝑅12+12𝑅),即:𝑈=0.8𝐴(7𝛺+12𝑅)-------------②解①②得:𝑈=14𝑉,𝑅=21𝛺,当𝑆2接𝑏、滑动变

阻器滑片置于最右端时,𝑅1、𝑅2串联,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𝑃总=𝑈2𝑅12=(14𝑉)27𝛺=28𝑊。故答案为:3;28。(1)由图可知:𝑆1闭合,𝑅1、𝑅2和变阻器𝑅串联,当𝑆2接𝑎、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压表测量𝑅1与𝑅2两端的总电压;当𝑆2接𝑏、

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中点时,电压表只测量𝑅2两端的总电压;根据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得出此时𝑅2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出𝑅2的阻值;(2)当𝑆2接𝑎、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左端时,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出𝑅1、

𝑅2的总阻值;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电源电压;当𝑆2接𝑏、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右端时,𝑅1、𝑅2串联,利用𝑃=𝑈2𝑅求出总功率。第10页,共19页本题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运用,关键是正确识别电路。6.【

答案】小触电【解析】解:知道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的电阻会变小,根据欧姆定律𝐼=𝑈𝑅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一旦发生触电时会越危险。故答案为:小;触电。知道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一定,电阻变小,电流变

大,会带来更大的危险性。知道人体的电阻会随环境的潮湿程度而变化,可顺利解答。这也告诉我们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电阻的大小有时也是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7.【答案】𝐴【解析】解:焚烧垃圾时,垃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机转

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故选:𝐴。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内能,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8.【答案】𝐶【解析】解:𝐴𝐶、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通过金属杆转移到带电体上,故A错误,C正确;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

,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B错误;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D错误;故选:𝐶。(1)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其张角越大。第11页,共19页(2)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质子不可

移动。据此分析判断。知道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是正确判断电荷转移情况的关键。9.【答案】𝐴【解析】解:𝐴、用铁锤打铁块时,对铁块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块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对着手哈气时,手从哈出的气体中吸收热量,是

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用燃气灶烧水时,水从燃气火焰中吸收热量,使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从阳光中吸收热量,使路面温度升高,是通过

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𝐴。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能结合实例做出判断是解答的关键。10.【答案】𝐷【解析】解:

𝐴𝐵、开关闭合后,电动机和灯泡同时工作,因此𝐴、𝐵不符合题意;C、干路中开关闭合,灯泡立刻工作,电动机会在支路开关作用下工作,因此𝐶不符合题意;D、干路中开关闭合,电动机立刻工作,而灯泡会在支路开关的作用下工作,因此𝐷符合题意;故选:𝐷。由题意可

知电动机和灯泡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根据开关的作用使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先工作后灯泡才能工作,即开关在干路时,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在支路上时,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进行解答。本题综合考查了串并联

电路的特点和串并联电路开关的作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基础题目。11.【答案】𝐴【解析】解:A、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不可接触笔尖金属体,以免触电,故A错误;第12页,共19页B、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故B正确;C、螺口灯的螺

旋金属一定要接在零线上,而灯泡顶端的金属点要接在火线上,故C正确;D、三孔插座中的接地线在使用时与三脚插头连接,并使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线,可防止因漏电而触电,故D正确。故选:𝐴。(1)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不可接触笔尖金属体;(2)家庭电路中开

关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且与用电器串联;(3)灯泡的金属点接火线,螺旋套接零线;(4)针对三孔插座的结构与作用可做出判断。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主要是电线以及开关的连接,是一道基础题。12.【答案】𝐷【解析】解:两灯泡并联在电路中,

又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各分电阻,灯泡𝐿1的灯丝被烧断后,灯泡𝐿2和滑动变阻器串联于电路中,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𝑈=𝐼𝑅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

的电压规律可知,灯泡𝐿2两端的电压变大,由𝑃=𝑈𝐼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会变小;灯泡𝐿2的实际功率会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𝐷。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可知这是一个混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灯泡𝐿1的灯丝被

烧断后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根据𝑃=𝑈𝐼可判断滑动变阻器和灯泡𝐿2功率的变化以及灯泡𝐿2的亮度变化。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路连接方式的掌握并结合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能对实际问题做出

正确的判断。13.【答案】𝐵𝐶【解析】解:𝐴、由图可知,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测𝑅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酒精气体传感器𝑅2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由𝐼=𝑈𝑅

可得,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于𝑅1为定值电阻,由𝑈=𝐼𝑅可得,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第13页,共19页𝐵𝐶、当酒精浓度为0时,𝑅2=60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𝑉,则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𝑅2两端电压:𝑈2=𝑈−𝑈1=8𝑉−2𝑉=

6𝑉,电路中电流:𝐼=𝑈2𝑅2=6𝑉60𝛺=0.1𝐴,由𝐼=𝑈𝑅可得定值电阻𝑅1的阻值:𝑅1=𝑈1𝐼=2𝑉0.1𝐴=20𝛺,故B错误;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𝑃=𝑈𝐼=8

𝑉×0.1𝐴=0.8𝑊,故C错误;D、当电流表示数达到0.2𝐴时,𝑅2两端电压:𝑈2′=𝑈−𝑈1′=𝑈−𝐼′𝑅1=8𝑉−0.2𝐴×20𝛺=4𝑉,此时𝑅2消耗的电功率为:𝑃2=𝑈2

𝐼′=4𝑉×0.2𝐴=0.8𝑊,故D正确。故选:𝐵𝐶。(1)由图可知,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测𝑅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酒精的浓度增大,𝑅2的阻值变小,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2)当当酒精浓度为0时,𝑅2=60�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求出定值电阻𝑅1的阻值;根据𝑃=𝑈𝐼得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𝑅2两端电压,利用公式𝑃=𝑈𝐼可以求出𝑅2消耗的电功率。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14.【答案】𝐵𝐶【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并联,电压表𝑉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𝐴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𝐴2测𝑅1支路的电流。𝐴𝐵、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𝑉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

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𝑅1支路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𝐴2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B正确;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向𝑏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𝐼=𝑈𝑅可知,𝑅2支路的电流变小;第14页,共19页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

表𝐴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则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1的示数的乘积变小,故C正确;D、由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差等于𝑅2支路的电流可知,两电流表示数之差变小,则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1和𝐴2的示数差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

。故选:𝐵𝐶。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并联,电压表𝑉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𝐴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𝐴2测𝑅1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𝑉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𝑅1支路的电流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

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𝑅2支路的电流变化,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1的示数的乘积变化,根据𝑅2支路的电流判断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之

差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压表𝑉的示数与电流表𝐴1和𝐴2的示数差的比值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15.【答案】解: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指示灯都会发光,说明这两个开关

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如图所示:【解析】根据“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本题考查了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的判断,解题时要抓住关键字词“任何一个”判断两开关为并联。第15页,共19页16.【答案】解:为

了安全,开关接在火线上,三孔插座中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下图:【解析】家庭电路中接入用户的电线一般有两条:火线和零线,三孔插座的接法是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简称“上地左零右火”。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开关以及三孔插

座的接法,要注意安全用电的原则。17.【答案】(1)相等;电阻;(2)电流;(3)高度差【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解答】(1)在图甲中,将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它们的电流与通电时间

相同;故该实验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2)在图乙中,电阻和通电时间是相同的,而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故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3)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电热丝

产生的热量被容器内空气吸收,各个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故答案为:(1)相等;电阻;(2)电流;(3)高度差。第16页,共19页18.【答案】(1);(2)灯泡处断

路;(3)电压表;1.52;(4)①2;3.8;②1;③3.8𝑉×(𝑈−3.8𝑉)𝑅0。【解析】解:(1)灯泡额定电压是3.8𝑉,电压表选0~15𝑉量程;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接线;如图所示:(2)连好电路

,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故障为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是断路,因此故障为灯泡处断路;(3)测量灯泡额定功率时,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眼睛应先注视电压表的示数,当小灯泡的电压为额定电

压3.8𝑉时,读出电流表示数;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分度值为0.02𝐴,故电流表示数为0.4𝐴;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𝑃=𝑈𝐼=3.8𝑉×0.4𝐴=1.52𝑊;(4)①闭合开关𝑆1,将𝑆2拨到触点2,移动滑片,使

电压表的示数为3.8𝑉;②再将开关𝑆2拨到触点1,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𝑈,由于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第17页,共19页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定值电阻𝑅0两端的电压为𝑈−3.8𝑉,由欧姆定律可得,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𝐼=𝑈−3.8𝑉𝑅0;③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𝑃额=3.8𝑉×(𝑈−3.8𝑉)𝑅0。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额定功率的计算以及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问题;(4)有一定的难度,要根据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以及串联

电路的特点完成实验步骤。19.【答案】保护人身安全11.5𝐴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熔断发生短路1.5【解析】解:(1)小明实验时用12𝑉电池代替家庭照明电路的好处是保护人身安全;(2)当接入两个小灯泡时,电路可以平稳地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𝐼=𝑃𝑈=6𝑊+6𝑊12𝑉=1𝐴;

当再接入一只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变为𝐼′=𝑃′𝑈=6𝑊+6𝑊+6𝑊12𝑉=1.5𝐴,根据题目条件此时保险丝熔断,说明电流过大,原因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3)小明只让一个小灯泡工作,在𝐶、𝐷两点间接入一段导线,发生短路,他发现保险丝会

马上熔断,该实验可以验证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发生短路;(4)由(2)可知实验中所用的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大于1.5𝐴。故答案为:(1)保护人身安全;(2)1;1.5𝐴;用电器总功率过大;(3)熔断;发生短路;(4)1.5。

(1)对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𝑉;(2)利用𝑃=𝑈𝐼变形公式𝐼=𝑃𝑈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用电器总功率过大;(3)发生短路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会熔断;(4)分析以上(2)实验可知保险丝的熔断电流大小。熟知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

总功率过大和发生短路是解题关键。20.【答案】解:(1)铜饰品的质量𝑚铜=36𝑔=0.036𝑘𝑔,初温𝑡0=20℃,终温𝑡=1070℃,通的比热容𝑐铜=0.39×103𝐽/(𝑘𝑔⋅℃

),铜饰品吸收的热量:𝑄吸=𝑐铜𝑚铜△𝑡=0.39×103𝐽/(𝑘𝑔⋅℃)×0.036𝑘𝑔×(1070℃−20℃)=1.4742×104𝐽。(2)燃烧酒精的质量𝑚酒精=5𝑔=0.005𝑘𝑔,第18页,共19页酒精完全燃烧产生

的热量:𝑄放=𝑞酒精𝑚酒精=3.0×107𝐽/𝑘𝑔×0.005𝑘𝑔=1.5×105𝐽。(3)酒精喷灯的效率:𝜂=𝑄吸𝑄放×100%=1.4742×104𝐽1.5×105𝐽×100%≈9.8%。答:(1)铜饰品吸

收的热量是1.4742×104𝐽;(2)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1.5×105𝐽。(3)酒精喷灯的效率是9.8%。【解析】(1)根据公式𝑄=𝑐𝑚△𝑡可求铜饰品吸收的热量;(2)完全燃烧酒精放出热量根据公式𝑄=𝑞𝑚就可得出;(3)利用𝜂=𝑄吸𝑄

放×100%求酒精喷灯的效率。本题考查酒精释放热量的计算,以及吸收热量的计算,本题注意是吸收的热量不等于释放的热量,它们的比值为酒精喷灯的效率。21.【答案】解:(1)由题知,加热功率𝑃1=1100

𝑊,𝑈=220𝑉,∵𝑃=𝑈2𝑅,∴豆浆机的加热电阻:𝑅=𝑈2𝑃=(220𝑉)21100𝑊=44𝛺;(2)豆浆吸收的热量:𝑄吸=𝑐豆浆𝑚𝛥𝑡=4.0×103𝐽/(𝑘𝑔⋅℃)×1.5𝑘𝑔×(100℃−70℃)=1.8×1

05𝐽;(3)由图象可知,豆浆机正常工作一次电热管工作时间𝑡1=11𝑚𝑖𝑛,电动机工作时间𝑡2=2𝑚𝑖𝑛,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消耗的电能:𝑊=𝑃1𝑡1+𝑃2𝑡2=1100𝑊×11

×60𝑠+200𝑊×2×60𝑠=7.5×105𝐽。答:(1)豆浆机的加热电阻是44𝛺;(2)从第6𝑚𝑖𝑛至第9𝑚𝑖𝑛,豆浆吸收的热量是1.8×105𝐽;(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7.5×105

𝐽。【解析】(1)由题知豆浆机的加热功率和工作电压,利用公式𝑃=𝑈2𝑅求豆浆机的加热电阻;(2)从第6𝑚𝑖𝑛至第9𝑚𝑖𝑛,豆浆基本形成,知道豆浆的质量、比热容,从图丙得出温度变化,利用吸热公式𝑄吸=𝑐𝑚𝛥𝑡求豆

浆吸收的热量;第19页,共19页(3)由图乙可知,豆浆机正常工作一次电热管工作时间和电动机工作时间,利用𝑊=𝑃𝑡求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消耗的电能。本题为电功和热量的综合计算题,考查了学生对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𝑃=𝑈2𝑅、𝑊=𝑃𝑡和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

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豆浆机正常工作一次电热管工作时间和电动机工作时间,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