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18)页,268.57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95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8页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𝑆由断开到闭合时()A.电路的总电阻变小B.电路的总电阻不变C.电流表𝐴的示数不变D.电压表𝑉的示
数变小2.关于电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B.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C.用电能表可以测量电流做功的多少D.电流越大,电流做功就一定越多3.一标有“
220𝑉25𝑊”的白炽灯甲和一标有“36𝑉40𝑊”的白炽灯乙,当它们都正常工作时()A.甲灯较亮B.乙灯较亮C.两灯一样亮D.无法判断4.关于生活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家庭电路的电灯与插座并联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C.将开关接在零线
与灯泡之间D.在电线上晾晒衣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司南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也就是指向了地磁的北极B.“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过程,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第一个
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D.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铜棒向右运动,为使开关闭合后铜棒向左运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换用更细的铜棒B.将磁体的𝑁、𝑆极对调第2页,共18页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D.将电源正、负极和磁体𝑁、𝑆
同时对调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7.如图所示是说明巨磁电阻(𝐺𝑀𝑅)原理的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𝑆1、𝑆2后,使滑片𝑃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片𝑃向左滑动
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B.滑片𝑃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𝑉的小灯泡功率,电源电压恒为4.5𝑉,小明从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测得小灯泡的𝑈−𝐼图象如图乙所示。针对该实验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25𝑊B.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5𝛺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
𝛺D.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5𝑊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0分)9.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𝑉,通过的电流为0.1𝐴,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𝛺;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减小变为2.5𝑉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𝛺。10.如图所示的自制便携式封口机,使用电压为3𝑉的电源,接通电路发热电阻温度升高,利用电流的______实现高温封口。阻第3页,共18页值为1𝛺的发热电阻10𝑠内产生______𝐽的热量。封口时总是把塑料袋烫坏,应将发热电阻换成阻值更______(填“大”或“小”)
的。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了,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引起的;此时正确使用试电笔金属笔尖接触𝑎处导线,试电笔氖管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12.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_____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据此人们研制出了电磁继电器;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______,人类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发电机。13.电动机是利用______(选
填“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或“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如图所示,如果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则需要改变______的方向。当线圈转至平衡位置时,线圈不受力的作用,但线圈由于______会继续转动,从而越过
平衡位置。14.已知甲、乙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6𝑉,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画出两个用电器的𝐼−𝑈图象,如图所示。若把它们串联到同一电路中,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不得超过______𝑉;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10𝑠内电路消耗的最大电能是______𝐽。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第4页,共18页15.如图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把三孔插座和带有开关的电灯分别正确地接入电路中。16.请在图中画出1条能够描述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磁感线。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17.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
验电路如图所示。(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状态。(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𝑆,小慧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一根导线接在灯泡𝐿1两端,仍然都不亮,将导线接在灯泡𝐿2两端,灯𝐿1
亮,则故障可能是______。(选填“𝐿1灯丝断了”、“𝐿2灯丝断了”)(3)为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应选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4)排除故障后,小明想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他将电压表接在灯𝐿1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指针反偏,则原因
可能是______。18.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
2)把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目的是______相同,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______的关系。(3)由现象可得结论:电流一定时,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_____。(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
写出其中的一个应用:______。第5页,共18页19.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3.8𝑉灯泡的额定功率。(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完整。(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
为零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𝑉.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______(左右)移动,直至______
时停止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𝐴,额定功率为______𝑊。(4)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小明又把灯泡两端电压调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发现测得的功率不等于其额定功率的14,这是由于______。六、计算题(本大
题共2小题,共18.0分)20.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𝑆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均如图乙所示,已知电阻𝑅1的阻值为10𝛺,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通过电阻𝑅2的电流大小;(2)电源电压;(3)电阻𝑅2的阻值。21.如图是某家用电
炖锅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为220𝑉,𝑅1和𝑅2均为加热电阻。当开关𝑆接1时为加热状态,功率为880𝑊;开关𝑆接2时为保温状第6页,共18页态,功率为220𝑊。试求:(1)电炖锅保温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电阻𝑅1的阻值是多少?(3
)电炖锅保温状态下工作10𝑚𝑖𝑛,电阻𝑅2产生热量是多少?第7页,共18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𝐴【解析】解:由图可知,当开关𝑆断开时,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𝑆闭合时,𝑅2被短路,该电路为只有𝑅1的电路,电压表测
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𝐼=𝑈𝑅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𝐴。由图可知,当开关𝑆断开时,该电路为串
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𝑆闭合时,该电路为只有𝑅1的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开关闭合前后电阻的变化判定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然后再分析各个选项。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分清开
关闭合前后电路图的变化和电表的正确使用。2.【答案】𝐷【解析】解: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A正确;B、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功越多,消耗的电能就越多,故B正确;C、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做功的多少的仪器
,可以直接用电能表测量电流做功的多少,故C正确;D、由𝑊=𝑈𝐼𝑡可知,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电流越大,电流做功不一定越多,故D错误。故选:𝐷。(1)电流流过导体时电流做功。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消耗多少电能
转化为多少其它的能。(2)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做功的多少的仪器。(3)电功的公式𝑊=𝑈𝐼𝑡。第8页,共18页正确理解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知道电流做功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难度不大。3.【答案】𝐵【解析】解:由
题意知,甲灯泡的额定功率都是25𝑊,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𝑊,而灯泡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因此当它们都正常工作时,乙灯较亮。故选:𝐵。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等于灯泡的额定功率,灯泡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知道灯
泡正常发光时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知道灯泡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答案】𝐴【解析】解:A、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所以将家庭电路的电灯与插座并联,故A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如果导线漏电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将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断开开关时,不能切断火线,在更换灯泡时,容易接触火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
安全用电原则;D、在电线上晾衣服,衣服是湿的,如果电线漏电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不𝐷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𝐴。(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𝑉,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𝑉,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相互不影响,用插座、电器必须
并联在家庭电路中;(2)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3)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4)生活
用水是导体。此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值得注意第9页,共18页的是: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不导电
的物体导电了。5.【答案】𝐴【解析】解:𝐴、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针“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也就是指向了地磁的北极,故A正确;B、“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过程,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故B错误;C、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误;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𝐴。(1)最早的
指南针“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2)在航天通讯中,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3)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4)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
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6.【答案】𝐵【解析】解:A、换用更细的铜棒,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但不能改变受力的方向,故A错误;B、将磁体的𝑁、𝑆极对调,磁场方向改变,则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铜棒向左运动
,故B正确;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只能改变电流的大小,不能改变电流的方向,故C错误;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同时将磁体磁极对调,影响磁场力方向的两个因素同时改变,则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铜棒仍然向右运动
,故D错误;故选: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要改变通电直导线的运动方向,只能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
方向中的一个即可,两个因素不能同时第10页,共18页改变。7.【答案】𝐴𝐶【解析】解:由图知,滑片𝑃向左滑动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左侧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B错误;
滑片𝑃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周围的磁场增强,而指示灯明显变亮,说明右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小,所以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故D错误,C正确。故选:𝐴𝐶。由滑片的移动方向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由欧姆定律分析左侧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从而可知电磁铁磁
性强弱的变化;由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化,从而判断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强弱的变化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两边电路中的总电阻是怎样变化的,从而找到磁性变化时对巨磁电阻阻值的影响。8.【答案】𝐶𝐷【解析】解:𝐴、由图乙可知,当灯泡在额定电压𝑈
额=2.5𝑉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𝐼额=0.4𝐴,小灯泡的额定功率:𝑃额=𝑈额𝐼额=2.5𝑉×0.4𝐴=1𝑊,故A错误;B、由𝐼=𝑈𝑅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𝑅𝐿=𝑈额
𝐼额=2.5𝑉0.4𝐴=6.25𝛺,故B错误;C、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由图乙可知,灯𝐿与滑动变阻器𝑅串联,电路中最小的电流:𝐼小=𝐼𝐿′=𝐼𝑅′=0.1𝐴,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𝑈𝐿′=0.5𝑉;由𝐼=𝑈𝑅可
知,电路的总电阻:𝑅总=𝑈𝐼小=4.5𝑉0.1𝐴=45𝛺,小灯泡此时的电阻:𝑅𝐿′=𝑈𝐿′𝐼𝐿′=0.5𝑉0.1𝐴=5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𝑅大=𝑅总−𝑅𝐿′=45𝛺−5𝛺=40𝛺,故C正确;D、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
电流最小𝐼小=0.1𝐴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𝑃小=𝑈𝐼小=4.5𝑉×0.1𝐴=0.45𝑊,故D正确。故选:𝐶𝐷。(1)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为额定功率,根据图乙找到额定电压下的额定电流,利用𝑃=𝑈𝐼可以计算出额定功
率;第11页,共18页(2)知道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3)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根据图乙找到最小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灯泡的电阻,两者之差即为滑动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4)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利用𝑃=𝑈𝐼可以计算出最小电功率。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判断电路连接和能从图乙的𝑈−𝐼图像中找到相关有用信息,题目有一定的难度。9.【答案】5050【解析】解:由𝐼=𝑈�
�可知,导体的电阻:𝑅=𝑈𝐼=5𝑉0.1𝐴=50𝛺;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将它两端的电压减小变为2.5𝑉时,该导体的电阻仍为50𝛺。故答案为:50;50。(1)已知导体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阻值;(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答案】热效应90大【
解析】解:电流通过电阻,因为电流的热效应,电阻发热产生热量,温度升高,实现高温封口;电阻产生的热量𝑄=𝑈2𝑅𝑡=(3𝑉)21𝛺×10𝑠=90𝐽;由公式𝑄=𝑈2𝑅𝑡可知,电压不变,要减小电阻产生的热量,因增大𝑅的阻值。故答案为:
热效应;90;大。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纯电阻电路产生的热量𝑄=𝐼2𝑅𝑡=𝑈2𝑅𝑡;若电压不变,则𝑅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少。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热效应及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考查,难
度不大。11.【答案】短路不发光第12页,共18页【解析】解:由图可知,灯泡的两端被金属丝连接,则灯泡被短路,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会“跳闸”;由于灯泡与𝑎点被金属丝短路了,通过𝑎点无电流,所以正确使用试电笔
金属笔尖接触𝑎处导线,试电笔氖管不发光。故答案为:短路;不发光。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用电器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根据电路的故障分析试电笔氖管的发光情况。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电流过大
的原因、电路故障、试电笔的使用,难度不大。12.【答案】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解析】解:奥斯特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据此人们研制出了电磁继电器;;法拉第在
奥斯特的启发下,研究了磁场与电流的关系,最终通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为: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物理学史是考试中涉及的
一类考点,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可以使我们了解科学家的贡献,可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13.【答案】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或磁场惯性【解析】(1)电动机里是线圈,工作特点是当给电动机通电时,电动机就会转动,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2)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
向有关,故如果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采用的方法有: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3)当线圈转至平衡位置时,线圈不受力的作用,但线圈由于惯性会继续转动,从而越过平衡位置。故答案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或磁场;惯性。分析:(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
受力转动,即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故据此可得出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第13页,共18页本题考查了电动机的原理、影响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的因素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4.
【答案】890【解析】解:已知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6𝑉,由图可知,两个用电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𝐼1=1𝐴,𝐼2=0.5𝐴,若将它们串联到同一个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保护电路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𝐼大=𝐼2=0.5�
�,由图可知,当电路中电流为0.5𝐴时,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分别是2𝑉和6𝑉,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𝑈=2𝑉+6𝑉=8𝑉;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两路两端的电压为𝑈′=6𝑉,由图可知,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分别为0.5�
�和1𝐴,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为:𝐼=0.5𝐴+1𝐴=1.5𝐴,则10𝑠内电路消耗的最大电能为:𝑊=𝑈𝐼𝑡=6𝑉×1.5𝐴×10𝑠=90𝐽。故答案为:8;90。已知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由图可知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流,串联电路
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保护电路安全,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出用电器允许通过的最大值,由此得出两用电器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再由图读出此时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出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已知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由
此可知电源电压,再由图得出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得出干路电流,最后利用𝑊=𝑈𝐼𝑡可求出电路消耗的电能。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的掌握,以及对电能计算公式的应用,能从图象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
线分别是火线、零线、地线。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安装三孔插座的方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故答案为:见上图。第14页,共18页【解析】对于电灯接线的基本要求是:“火线零线
并排走,零线直接进灯口,火线接在开关上,通过开关进灯头”。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16.【答
案】解:电流由左侧流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右方,即螺线管的右端为𝑁极,左端为𝑆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𝑁极出发流向𝑆极,如图所示:【解析】由电流方向和线圈绕向,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即可判断出螺线管的磁极;在磁体外
部,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𝑁极出发流向𝑆极。本题考查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和右手螺旋定则的简单应用,比较简单。17.【答案】(1)断开;(2)𝐿2灯丝断了;(3)不同;(4)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解析】解:(1)
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2)闭合开关𝑆,𝐿1、𝐿2两只灯泡都不亮,电路可能为断路或短路;用一根导线接在灯泡𝐿1两端,仍然都不亮,说明𝐿2断路或𝐿1、𝐿2同时断路;将导线接在灯泡𝐿
2两端,灯𝐿1亮,说明𝐿1是完好的。所以故障为𝐿2灯丝断了;(3)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为了寻找规律,必须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得出的规律才有说服力;(4)使用电压表时,应该使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此时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正常测量电压;指针反
偏,说明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了,也就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答案为:(1)断开;(2)𝐿2灯丝断了;(3)不同;(4)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维修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2)闭合开关𝑆
,𝐿1、𝐿2两只灯泡都不亮,电路可能为断路或短路,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3)为得出普遍规律,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器材进行实验;(4)电压表的使用时要求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第15页,共18页本题主要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考查了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故障分析、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等知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总结,提高实验技能。18.【答案】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转换法控制电流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越多大头针被磁化,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电磁起
重机;电动机;扬声器;磁悬浮列车等等【解析】解:(1)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实验中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是转换法的应用;(2)把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目的是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图可知,甲乙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不同
,所以是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3)由图可知,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多的甲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多,说明甲的磁性强,可得出结论: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4)大头针被磁化,
同一端的磁性相同,互相排斥,所以下端分散;(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电磁起重机;电动机;扬声器;磁悬浮列车等等。故答案为:(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转换法;(2)控制电流;线圈匝数;(3)线圈匝数越多;(4)大头针被磁化,同名磁极相互排斥;(5)电磁起重机;电动
机;扬声器;磁悬浮列车等等。(1)掌握转换法的应用:实验中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将两个电磁铁串联,是为了使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等;(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在探究过程中要用控制变量法;根据甲、乙
吸引大头针的多少判断磁性的强弱;(4)利用磁化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进行分析;(5)掌握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电流的影响,同时涉及到了右手螺旋定则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19.【答案】灯泡断路右3.8�
�0.31.14灯泡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第16页,共18页【解析】解:(1)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采用“正进负出”的连接方式,电路连接如图所示:(2)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指
针明显偏转,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以外的电路是通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3)电压表的示数为3𝑉,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3.8𝑉,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即减小滑动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将滑片向右端移动,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𝑉;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分度值为0.02𝐴,电流表示数为0.3𝐴,由𝑃=𝑈𝐼得灯泡的额定功
率为:𝑃=𝑈𝐼=3.8𝑉×0.3𝐴=1.14𝑊;(4)当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根据公式𝑃=𝑈2𝑅可知,若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的实际功率𝑃实=14𝑃额,但是随着功率减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灯泡的实际功率𝑃实>14𝑃额;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
;(2)灯泡断路;(3)右;3.8;0.3;1.14;(4)灯泡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采用“正进负出”的连接方式;(2)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说明电路是断路,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以外的电路是通路,分析故障原因;(3)根据电压表
的量程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此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根据电流表的量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由𝑃=𝑈𝐼计算功率;(4)根据公式𝑃=𝑈2𝑅和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分析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小灯泡电功率的实
验,主要考查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电路故障的分析、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功率计算等知识,属中考的热点题。20.【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𝑎测𝑅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𝑏测干路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且𝑏电流表示数大于𝑎电流表的示数,所以,𝑏电第17页,共18页流表的量程为0~3𝐴,分度值为0.1𝐴,示数为1.5𝐴,即:𝐼=1.5𝐴;𝑎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分度值为0.02𝐴,示数为0.3𝐴,即𝐼1=0.3𝐴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
�2的电流为:𝐼2=𝐼−𝐼1=1.5𝐴−0.3𝐴=1.2𝐴;(2)由𝐼=𝑈𝑅可得电源电压为:𝑈=𝐼1𝑅1=0.3𝐴×10𝛺=3𝑉;(3)由𝐼=𝑈𝑅可得电阻𝑅2的阻值:𝑅2=𝑈𝐼2=3𝑉1.2𝐴=2.5�
�。答:(1)通过电阻𝑅2的电流大小为1.2𝐴;(2)电源电压为3𝑉;(3)电阻𝑅2的阻值为2.5𝛺。【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𝑎测𝐿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𝑏测干路电流。(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再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
进一步求出通过电阻𝑅2的电流大小;(2)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𝑈=𝐼𝑅即可求出电源电压;(3)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𝑅=即可求出电阻𝑅2的阻值。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流表的读数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会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是关键。21.【答案】解:(1)
由𝑃=𝑈𝐼可得,电炖锅保温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𝐼保温=𝑃保温𝑈=220𝑊220𝑉=1𝐴;(2)当开关𝑆接1时,电路为𝑅1的简单电路,电炖锅处于加热状态,由𝑃=𝑈𝐼=𝑈2𝑅可得,电阻𝑅1的阻值:𝑅1=𝑈2𝑃加热=(220𝑉)2880
𝑊=55𝛺;(3)开关𝑆接2时,𝑅1与𝑅2串联,电炖锅处于保温状态,由𝐼=𝑈𝑅可得,电路的总电阻:第18页,共18页𝑅总=𝑈𝐼保温=220𝑉1𝐴=220𝛺,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阻𝑅2的阻值:𝑅2=𝑅总−𝑅1=220
𝛺−55𝛺=165𝛺,电炖锅保温状态下工作10𝑚𝑖𝑛,电阻𝑅2产生热量:𝑄2=𝐼保温2𝑅2𝑡=(1𝐴)2×165𝛺×10×60𝑠=9.9×104𝐽。答:(1)电炖锅保温状态下电
路中的电流是1𝐴;(2)电阻𝑅1的阻值是55𝛺;(3)电炖锅保温状态下工作10𝑚𝑖𝑛,电阻𝑅2产生热量是9.9×104𝐽。【解析】(1)根据𝑃=𝑈𝐼求出电炖锅保温状态下电路中的电流;(2)当开关𝑆接1时,电路为𝑅1的简单电路,
电炖锅处于加热状态,根据𝑃=𝑈𝐼=𝑈2𝑅求出电阻𝑅1的阻值;(3)开关𝑆接2时,𝑅1与𝑅2串联,电炖锅处于保温状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电阻𝑅2的阻值,利用𝑄=𝐼2𝑅𝑡求出电炖锅保温状态下工作10𝑚𝑖𝑛
内电阻𝑅2产生热量。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焦耳定律的应用,分清电炖锅处于不同状态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