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

DOC
  • 阅读 8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3.068 MB
  • 2023-01-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
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年12月湖北十一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全网首发.docx,共(12)页,3.06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8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武汉二中孝感高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宜昌一中夷陵中学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襄阳四中命题人:黄玭审题学校:武汉二中审题人:考试时间:2022年12月8日10:30-11:45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

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荫麟、吕思勉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氏室上面

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由此可知A.封建社会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B.家国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C.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以血缘宗

法构建政权组织2.印度佛教认为果报不论现报、生报或者后报都是个人的事。传入中国后,慧远认为:一人得道,其功德“泽流天下,即使内乖亲子的关系,也不违其孝”;果报可以此生世世承负,也可在一个家庭内父子相承,代代承负果报。据此可知佛教A.吸收儒家伦理逐渐本土化B.增强理论性思辨性日趋系统化C.传入中国

后开始世俗化D.迎合统治者的需求不断政治化3.唐《关市令》规定,买卖奴婢、生、马、驼、骡、驴等,必须“用本司、本部公验以立券”,“无私契之文,不准私券之限”。《唐律疏议·杂律》中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

罪症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以上材料反映唐朝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A.立法保护契约关系B.注重保护债务人权益C.市场发达交易活跃D.以礼入法法律成熟4.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

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

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5.西晋王衍擅谈玄学,自比子贡,及为石勒所杀,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

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顾炎武对此评论说: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由此可知,顾炎武A.呼吁知识分子反清复明B.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反对王阳明的心学理论D.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6.德国地

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68—1872年间对中国做了7次考察,他重点关注矿藏、交通等。1877年,李氏提交了《山东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的报告,其中强调了青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提出可以在胶州湾筑建港口的观点。李氏之后,欧美人士来华调查者趾踵相接。上述活动A.开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加速了向近代矿业

发展的进程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了西方对中国进一步考察7.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甲午战争后,梁启超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

,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上述材料反映了A.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B.国民教育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C.反专制与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D.革命派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统治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8.图1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西根据地发行的壹元信用券的反面。对该券解读正确的是附注:中间加盖红色篆字“鄂西农民银行”方印,下面是鄂西农民银行信用券条例(节选):一、本行为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动赤区金融,发展工农商业特发行

信用券……三、本券以政府税收、富农特捐及累进税为担保品。左侧:“扫除封建势力,消灭军阀混战”右侧:“武装保护苏联,打倒帝国主义”图1A.在湘鄂西普遍使用代用货币B.反映革命根据地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C.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阶段性D.是中国共产党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探索9.1954年6月3

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

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据材料可知,当时陈云主张A.尊重市场价值规律B.全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10.表1是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

情“温度”指数,影响表格中美国公众对华感情“温度”变化的原因是表1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情“温度”指数年份中国日本俄罗斯1990年4552591994年4653541998年4755492002年486055——摘编自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

2)》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中美意识形态差异逐渐消除C.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D.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11.《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众神之父)与恩利尔(大地和空气之神)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

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神和司法天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君主专制王权高于法权B.君权神授追求司法公正C.神意立法力求伸张正义D.法权至上协调社会矛盾12.1721年,英

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这一变化反映了A.质询专业

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B.议会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C.分权制衡保障民主与决策科学D.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13.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表2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

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其主要原因是表2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702445.518803668.818904994.2190068118.2191085162.4)191310

0192.4A.世界贸易总额迅猛增长的直接推动B.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与和平发展时期14.1921年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

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列宁旨在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农村经济B.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

道路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15.某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历史小论文,并设计了右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1.工业革命与城市化问题A.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

二战后基层自治的发展B.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3.联合国倡导和积极推动D.社区组织形成与发展16.图3为1800年—2015年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反映了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下列有关世界城镇化进程的解释正确的是注:上图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

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图3A.1800—185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各国政府不重视城镇化建设B.1850—1925年迅速增长的原因是欧美国家推动亚非拉城镇化C.1925—1950年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持久

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环境D.1950—2015年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快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5页(共8页)C.民主化与法制化趋势4.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方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

,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戏曲与时代】(12分)、材料一元末明初,高明在《琵琶记》开场词中说:“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提出了戏曲之国林“凤化”的功能。因与

统治阶级所提倡的道德教化不谋而合,所以很受统治阶级的欢迎。明代,丘溶也直接提出戏曲的审美就要与伦理道德有关。正是在这种创作风气下,汤显祖(1550—1616)在李贽等人的影响下,拿起了如椽大笔,与之抗衡,创作了《牡

丹亭》。他在《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近世史家侯外庐对汤显祖的《牡丹亭》给予极高的评价,“他的剧作不但和当时的正统观念相对立,而且向往对封建制社会的历史的矛盾予以加剧并寻求解答。”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

料二徐渭(1521—1593),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曾师从王阳明讨徒季本,研习王阳明的学说。徐渭一生科场不顺,贫困潦倒,但诗文书画皆精。徐渭是公认的南栾剧代表作家,创作的《四声猿》等代表了明代杂剧的最高水平。当时,北曲、南戏并存。他认为北曲多为“马上之音”“杀伐之

声”;对南戏则赞誉颇多,认为尽管多为市井之声,却“句句都是本色语”。在明代后期兴起的市民文学艺术中,徐渭以强调“本色”和追求“自然”的鲜明特点而留名史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

明以来戏曲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以上特点的历史背景。(8分)18.【近代中西博览会】(14分)材料一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

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年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

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材料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与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1908年,江宁公园办事处主事道员陈珙向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端方提出了创办博览会的设想。1909年,端方与江苏巡抚陈启泰联名向朝廷上奏折,请先创设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专以振兴实业、二开通民智为宗旨。著名实业领袖张謇、虞洽卿等人积极奔走游说。新加坡华商总会为预备陈列品,呼吁爱国侨民“踊

跃贤成”。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各界代表五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典礼。以劝业会为纽带,海内外华人云集一地,既增强了民族的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凝聚力、

向心力,又促使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有利于工商关系的融合、交流和发展。南洋劝业会引发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对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乔兆红《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论1910年南洋劝业会》(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共同的积极作用。(6分)19.【民族解放运动】(14分)材料一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

合……无法肯定我们到底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平等。——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

发言(1819)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国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

封建斗争。1934—1935年,巴西工人运动活跃,参加罢工的高达150万人,大多数罢工由巴西共产党领导。1932年,萨尔瓦多共产党领导了主要由农民参加的全国性人民起义,并在很多地区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虽遭血腥镇压,但在拉美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摘编自20

19年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玻利瓦尔的思想主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美民族民主独立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

试题第7页(共8页)20.【图说历史】(12分)漫画不是客观实物的“写真”,它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带有主观和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仍能反映特定时期的世事变迁与时代内涵,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解释与立场。透过历史漫画,我们可以叙史解史。请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漫画的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围绕漫画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2023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AABDCACDCCBCAD、}1.D【解析】由材料“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

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婚戒关系。这些个主键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可知材料强调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故选D。材料没有讲分封制和中央集权,排除A、C。家国一体强调的是家事和国事六体化,材料不能体现,故排

除B。2.A【解析】材料强调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前是个人的事。传入中国后,慧远认为:⋯⋯不违其孝”;果报家庭内父子相承。据此可知佛教吸收儒家伦理逐渐本土化,故选A。材料不能体现佛教理论性思辨性日趋系统化,排除B。世俗化指日常生活化,排除C。材料没有

体现迎合统治者的需求,排除D。3.A【解析】由材料中“用本司、本部公验以立券”,“无私契之文,不准私券之限”“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笞二十”反映唐朝立法保护契约关系,故选A。材料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排除B。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市场发达交易活跃,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礼,排除D。

4.B【解析】材料南宋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推行公田法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不是金融创新,排除A。南宋和威尼斯政府的金融措施从根本上是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故选B。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是金融创新稳定了金融秩序,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金融稳定

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排除D。5.D【解析】顾炎武用西晋王衍空谈误国的例子提醒知识分子“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是在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主张经世致用,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反清复明。2反对王阳明的心学,排除A-10。也没有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故排除B。6.C【解析】由1868—187

2年间排除A。李氏之后,欧美人士来华调查者趾踵相接,考察活动使西方殖民主义者掌握了中国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理状况,为日后在华开矿、筑路、修港口等方面的资本输出提供了便利,可知选C。材料不能体现向近代矿业发展,排除B。D项表象化,故排除。7.A【解析】材料中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

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甲午战后,梁启超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

”。可知选A。B、C项不能体现变化,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且仅为材料中的部分信息。8.C【解析】材料中发行的是信用货币,不属于代用货币,且仅在根据地使用,白区很难使用。排除A。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湘北

西根据地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排除B。由材料中“扫除封建势力,消灭军阀混战”。“武装保护苏联,打倒帝国主义”可知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阶段性,故选C。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形成,排除D。9.D【解析】1954年工作重心是政权巩固,此时全国尚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体现市场价值规律

,排除A、B、C。由材料“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可知注重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故选D。10.C【解析】2002年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排除A。中美意识形态差异不可能逐渐消除,排除B。美国一直是世

界霸主,排除D。影响表格中美国公众对华感情“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故选C。11.C【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材料是《汉穆拉比法典》前言的一段文字,据材料“汉漠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口昭临黔首,光耀大地”可知,汉谟拉

比在神的旨意下,为人类伸张正义而立法,指明①立法目的,故选C项,“神意立法力求伸张正义”。材料不涉及王权与法权的关系,而是涉及的正在神的旨意下制定法律维护正义,故排除A项;材料中有君权神授但没有指向“司法”公

正,故排除B项;“法权至上协调社会矛盾”既不符合材料情景,也不符合当时时代特征,故排除D项。12.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议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材料体现的是议会从1721年至1835年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不断制度化的发展

趋势,“反映”一般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考查,故选B项;A项是题干中的现象,故排除;制衡是双向的,题干中没有体现彼此制衡,排除C项;题干也无从体现“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材料只是体现议会对行政权的监督,排除D项。13.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最终形

成。材料通过国际贸易指数和总额的变化,呈现出1870到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的情景。A项是结论本身,故排除A项;世界经济体系化、制度化是在二战后,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才实现的,排除B项;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最终形成,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故选C项:“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与和平发展时期“不符合20世纪初逐渐紧张的世界局势,排除D项。14.A【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材料揭示的是列宁主张在农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农村经济,间接地向共产主义过

渡,故选A项:此时苏俄尚未建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除B项:材料也未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和农业集体化问题,故排除C项、D项。15.D【解析】本题考查社区基层自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王业革命的发展c-城市人们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

题频频发生,为此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探索基层自治的方法的政府在探索中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职能

,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分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社区逐渐向独立运作的组织实体方向发展,呈现出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方向,故选D项。其它选项都只是与社区基层自治相关的阶段性内容,并不能反映整体,故排除A项、B项、C项。16.D【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城镇化进程。题开以柱状图形式呈现,考查学生运用计量史学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原因,要求学生精准定位每一阶段特征。1800―185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不是各国政府不重视城镇化建设下而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才起步,故城镇化进程相对缓度,

封除A项;1850-1925年迅速增长是欧美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带动本国城市化进程,故那除B项:1925—1950年国际环境并不是持久稳定和平,排除C项:1950—2015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与经

济发展,迎来了一个持续增长高潮,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答案】(1)特点:主情,追求真情;个性解放;反封建传统;本色;通俗;自然。(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2)背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程朱理学束缚了人性

;受王阳明、李贽等反传统思想家影响,知识分子对“重教化而轻人性”戏曲观的反叛: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继承前人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8益,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18.【答案】(1)历史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清末新政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西方博览会兴起的影响。(任答2点得4分)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三则影响力扩大‘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英国议会改革推动代议制完善,促进社会

稳定发展;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成果丰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任答2点得4分)(2)积极作用:展示了工业发展的成就;扩大了产品影响力;开拓了商品市场;加强了各地交流与联系;扩大了主办方的影响力;提升了主办方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发展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任答3点得6分)19.【答案】(1)评析:玻利瓦尔主张“反殖民主义。独立自主”“实行共和制”“取消奴隶制”“各阶层平等”。(2分)当时,拉美处在西、葡等国殖民统治之子,实行专制统治,奴隶制盛行。在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影响于,

玻利瓦尔结合拉美实际,提出上述主张。(2分)这些主张促进了拉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对推动拉丁美洲独立解放、建设民主共和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分)(2)特点:领导阶级的多样性:既有民族资产阶级政党,还有共产党;参与的广泛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阶层广泛参与;性质多样性:既有

反帝斗争、反法西斯斗争还有反封建的民主化改革。(4分,任答2点即可)影响:打击了本国封建、保守势力,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对非洲和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沉重打

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对战后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任答②点即可)20.【答案】示例一:图一是我国绘画大师丰子恺先生于1945年9月2日绘制的漫画《炮弹作花瓶》。画面上是一个炮弹壳做的一个花瓶,炮弹壳里头插了一朵荷花,

提了一句诗“炮弹作花瓶世界永和平”。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中国结束了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同时的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和平曙光出现。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来做花瓶》,画面形象别致,寓

意丰富深刻:杀人的炮弹成了点缀人们美好生活的花瓶,让读者感受到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了,国民党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勾结美国积极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最终随着蒋介石

撕毁“双十协定”,发起了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全面内战最终爆发。示例二:图二为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描绘的是美国拉着欧洲“自立”前进。西欧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之下,迅速走向恢复与发展的道路;但也预示着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经过二战战争的破

坏与损失,战后欧洲各国经济体系濒临崩溃;1946年欧洲经历百年严寒;欧洲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政局动荡,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苏联空前强大,东欧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西欧资本主义受到严重威胁。美国为了遏止共产主义经历在欧洲的进一步扩张,恢复欧洲经济,稳定欧洲的政治局

势。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实施,对西欧进行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经过一年多时间,时至1949年,到见成效:帮助西欧各国恢复了经济,缓和了国内矛盾;遏制了国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用经济手段稳定了

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同时美国纳税人也乐见其成,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打开欧洲市场,加强其对西欧各国的控制。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提供了有力条件。漫画作者用生动、形象、诙谐的图景展示二

战后美国与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作用下关系:援助与被援助以及受援国被控制的关系。示例三:图三漫画描绘的是1953年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叩开了“锰”“铜”等矿产资源的大门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1953年,国际局势呈现出冷战局势逐渐展开、两大阵营的矛盾不断激化的特征;国内逐渐巩

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初步发展,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此漫画反映的就是面对国家工业基

础薄弱局面,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资源勘探队员手持“邀请函”开采矿产资源,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场景。漫画作者用形象的图景展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者们参与国家重工业资源勘探,讴歌他们不辞辛苦、深入深山积极投入祖国的建设大潮

中的工作热情。通过这些漫画,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示例四:图四是1960年德国的一幅漫画《戴高乐的欧洲之路》、漫画反映的是在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带领下,西欧国家携手走出一条通往欧洲一体化的欧洲之路。“

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苏“冷战”现实使欧洲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法、德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和基础;西欧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以及地理结构为一体化提供了条件。随着战后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且联系日益紧密,西欧国家逐步联合起来。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疏通。法国和德国

等国携手走向欧洲一体化符合成员国的利益,有利于促进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漫画作者用形象的图景展示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带领之下的欧洲一体化的道路。这也形象地反映世界经

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