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

PPT
  • 阅读 1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9 页
  • 大小 1.127 MB
  • 2023-01-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
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儿童发展课件第八章社会化成就.pptx,共(39)页,1.12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5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思考1.有关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有哪些?2.精神分析理论对道德情感的发展作了怎样的阐述?3.关于道德行为发展的社会学习观点有哪些?4.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观点有哪些?5.攻击行为的理论观点有哪些?6.可以从哪些途径对儿童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进行干预?7.儿童社会技能包括哪些类别?8.不同年

龄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特点如何?9.如何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社会技能?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一、什么是道德及道德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三、儿童道德的发展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一、什么是道德及道德发展道德的基本成分•情感或情绪成分:包括内疚

感、自豪感、对别人的关心等。•认知成分:人们经过社会化所获得的一系列道德行为准则。•行为成分:人们实施符合自身道德认识的举动,或者面对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时采取的行为方式。道德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彭聃龄,2004)。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

、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一)早期观点原罪说先天纯洁说白板说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二)当代的理论观点◆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阶段年龄段特点前道德阶段五六岁以前的学前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他律道德阶段5

-10岁间遵从规则,神圣不可改变自律道德阶段10、11岁以后规则是可挑战和改变的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二)当代的理论观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水平1:前约定俗成道德•阶段一:惩罚和服

从定向•阶段二:天真的快乐主义•水平2:约定俗成的道德•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四: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水平3:后约定俗成的(或原则)道德•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六:以良心为个人原则的道德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二)当代的理论观点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水平1:自我生存定向•水平2:善良即自我牺牲•水平3:非暴力道德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二)当代的理论观点埃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阶段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2:需要取向的

推理•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向取向的推理•阶段4:移情推理•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二)当代的理论观点◆道德情感发展理论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非理性的本我:寻求本能需要的及时满足•理性的自我

:注重与现实的相符•道德意义上的超我:监控自我的思想和行为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二、道德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二)当代的理论观点◆道德行为发展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流派•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学习•自我调节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三、儿

童道德的发展(一)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发展主要表现为道德判断的发展。婴儿期,能理解“好”与“坏”幼儿期,道德判断有具体性、情绪性、受暗示性的特点中小学阶段,注重行为的动机和内心道德认识的制约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三、儿童道德

的发展(一)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公正推理的发展威廉·戴蒙(WilliamDamon)•第一阶段(5-6岁):公平即公正•第二阶段(6-7岁):将功绩、功劳作为公正的基础•第三阶段(8岁):将仁慈作为公正的基础

◆道德脱离:做出不道德甚至残忍伤害的行为时不会表现出痛苦和内疚。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三、儿童道德的发展(二)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范畴:爱国主义良心荣誉义务幸福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三、儿童道德的发展(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移情霍夫曼,道德移情发展的四阶段模式•普遍性移情阶段:0-1岁,无法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个体永久性•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1-2岁,无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认知的移情阶段:2-3岁,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超越直接情境

的移情阶段:童年晚期后,移情扩展到更抽象、概括的情境第一节道德的发展三、儿童道德的发展(二)道德情感的发展◆内疚内疚发展的四阶段模式•0-3岁,无法确定自己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不会产生内疚感•4-5岁,会初步产生内疚感•6-8岁,会因没

有承担自己的责任而表现出内疚,同时伴随补偿性行为•9-12岁,会因自己违反道德标准的念头感到内疚自责第二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二、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观点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第二节亲社

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一切使他人获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例如助人、分享、合作、安慰、捐赠等行为表现。二、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观点进化理论•亲缘选择理论•互惠理论•惩罚理论•群体选择理论第二节亲社会行为的发

展二、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观点认知理论•信息加工模型•编码→解释和表征→反应寻找→决定反应→反应实施•损失-奖赏激励模型•捐赠决策的二阶段模型生物基础理论•基因遗传理论•生物情感理论•脑机制模型第二节亲社会行为

的发展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婴儿期:无明显亲社会行为→安慰和分享学前儿童:分享、合作、助人小学:亲社会行为呈整体上升趋势青少年早期:早期研究:亲社会行为更多;近期研究:亲社会行为呈下降趋势第二节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行为强化

法•表扬、鼓励、奖赏等观察学习法•行为榜样移情训练法游戏体验法•模仿、想象、角色扮演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一、什么是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二、攻击行为的理论观点三、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发展四、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预防和干

预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一、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由各种不同成分(包括伤害或毁坏性、有意性、唤醒性及厌恶性)构成的范畴,其核心特征为有意伤害性(纪林芹,张文新,2007)。反社会行为: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做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乃至严重破坏的行为(纪林芹,2007)。•

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二、攻击行为的理论观点本能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洛伦茨•洛伦茨认为,攻击具有生物保护意义和进化意义学习理论•挫折-攻击假说,多拉德、米勒等人•攻击行

为预备状态,伯科威茨•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二、攻击行为的理论观点认知理论•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编码社会线索→解释社会线索→形成目标→形成问题解决策略→评估策略的有效性,选择反应→实施反应•弗格森、

鲁尔的攻击行为归因模型•安德森、布什曼的一般行为模型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三、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发展攻击的出现•婴幼儿时期:工具性攻击学期前的攻击•打斗、推搡或骂人等儿童期攻击•给同伴、教师和家长制造麻烦青少年时期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外显性攻击有所减少,但攻击的

严重程度出现增加,出现结伙打架、团伙偷窃或使用武器等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四、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行为干预•创设适宜的非攻击的环境•有效使用奖励和惩罚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良好的学习榜样认知干预•关注情绪和各种线索•观点采择-理解他人意图,正确归因•价值澄清•问题解

决的方式•后果认知训练•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第三节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干预四、攻击和反社会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情绪干预•放松训练•情绪宣泄•积极联想•自我暗示•角色扮演•……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一、社会技能

的界定二、社会技能的分类三、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四、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一、社会技能的界定同伴接纳角度•受欢迎或受接纳程度行为角度•可对个人行为的后果最大限度地维持强化或减少惩罚社会效度定义•强调预示重要社会性后果

的行为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二、社会技能的分类埃利奥特和格雷沙姆的分类•合作•自信•责任•移情•自我控制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二、社会技能的分类麦克吉尼斯和德斯坦的分类•初步社会技能:倾听、好好说、勇敢地说、说“谢谢

”、自我奖赏、寻求帮助、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提出正当要求)、忽视等•幼儿园相关技能:问问题、按要求做、困难的时候试着做、插话等•交友技能:打招呼、从表情理解别人的想法、加入、按顺序来、分享、提供帮助、请

别人玩、做游戏等•情绪应对技能:了解自己的情绪、知道被忽视时的情绪体验、请求说话、害怕时怎么办、判断别人的情绪、表达爱等•攻击替代技能:对付嘲笑、消除坏心情、判断是否公平、解决问题、承认错误和道歉等•压力应对技能:放松、面对错误、诚实、知道什么时候讲话、面对失败(做个好

输家)、想当第一(做个好赢家)、说“不”(学会说“不”)、接受不、决定做什么等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二、社会技能的分类坎尔德雷拉和梅里尔的分类•同伴关系技能:包括称赞同伴、给予帮助和支持、邀请他人等。•自

我管理技能:包括控制情绪、遵守规则、处理冲突等。•学业技能:包括独立完成任务、听从教师的指导以及完成令人满意的工作等。•遵从技能:包括听从安排、合理利用空余时间。•自信技能:包括主动与人交谈、答谢赞美等。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

养二、社会技能的分类斯蒂芬斯和阿诺德的分类•环境行为技能:儿童应对周围环境和在交往中处理物品的技能,包括爱护环境、遵守课堂纪律、卫生行为等。•人际行为技能:儿童参与群体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技能,包括处理冲突、获得注意等。•自

我相关行为技能:儿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技能,包括意图认知、情绪表达、自我接纳等。•任务相关行为技能:儿童完成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基本任务的技能,包括参与讨论、独立工作等。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二、社会技能的分类黄希庭的分类•自信•报答与强化•非

言语交流技能•言语交流技能•同理心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三、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婴儿期:吮吸反射、抓握反射等幼儿期:注意力的集中、社会交往、同伴关系等学龄期:逻辑运算能力、个体交流技能、协商策略等的发展青少年期:较好的独立性、

移情能力、逻辑思维等第四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和培养四、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认知培养模式•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社会观点采择训练行为培养模式:以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社会示范情感培养模式•儿童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和自尊的能力•认识自己和他人情感及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认识情

绪表达复杂性的能力•移情能力相关网站:http://www.amenetwork.org/美国道德教育学会推荐阅读:1.玛乔丽·菲尔茨.(2015).0~8岁儿童纪律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林正文.(19

98).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约翰·罗斯蒙特.(2000).父母柔道:儿童行为纠错.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4.王美芳.(2003).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培养.北京:华文出版社.5.

Lapsley,D.K.(1996).Moralpsychology.Boulder,CO:WestviewPress.关键词道德道德发展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谢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