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PPT
  • 阅读 16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446 MB
  • 2023-01-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儿童发展课件第二章儿童发展研究方法.pptx,共(24)页,1.44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5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问题思考1.生命全程,采用哪些研究设计来描述发展变化?2.为何说实验设计是唯一可以确定特定行为原因的设计?3.跨文化研究有什么优缺点?4.我们如何保护被试,以使其在研究中不受侵害?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一、发展研究设计二、发展研究手段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一、发展研究设计横断研究:

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在同一时间点上行为的差异。纵向研究(追踪设计):比较同一组被试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差异。两者存在的特点:•横断研究:无法进行个体内部变化的比较,同时年龄差异和被试效应(出生年代)易被混淆

,仅能得到发展的近似结论。•纵向研究:可直接得到个体内变化和个体间差异的信息,但可能存在重复测量效应和测量工具的问题。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观察法•自然观察法:直接深入到现场或自然环境中,观察并记录所研究的行为,不对环境施加任何操作或控制。•优点: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

婴幼儿的日常行为和表现,并获取较真实的资料。•缺点:观察资料的质量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编码系统:(1)事先定义的行为编码目录的使用;(2)观察者的描述可信度。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观察法•

实验室观察法:设置可引发想要考察的行为的实验室情景,使每个被研究者都有同等的机会做出反应。•陌生情景法:用于评价8-18个月婴儿的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M.Ainsworth),探索婴儿的依恋特质。•程序:母亲和婴儿进入房间陌

生人进来母亲离开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母亲再次离开陌生人回来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观察法•考察的行为表现:•自然情景中婴儿玩玩具时与看护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互动,目的:考察婴儿是否将看护者看成自己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

暂时与看护者分离,陌生人进入,这种情景会给婴儿带来压力,使其感到不安。•与看护者重聚,考察承受压力的婴儿能否从看护者那里获得安慰和安全感,并重新探索环境。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观察法•局限性:•缺乏

生态效度•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会影响儿童在实验情境中的表现•只适合8~18个月大的婴儿•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等额外变量会削弱效度(郑新夷,连榕,何少颖,2010)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访谈法•临床访谈:通过灵活的谈话方式获得被试对于某一事物的观点。•结构访谈:通过相同的方式向所有被

试提出相同的问题。•成人依恋访谈(AAI):对童年早期的依恋经历进行回忆和描述,并评价其对发展造成的影响,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依恋类型。•成人依恋类型:•安全型•淡漠型•过分投入型•未解决型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问卷与测验•问卷法: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

目的严格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有关性别、年龄、爱好、态度、行为等)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形式:•幼儿直接回答•由父母或教师对婴幼儿作出评价•特点:•高度的结构化,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短时间可收集大量数据,节省

人力、物力、财力•受语言发展水平、主客观因素(如社会期望效应、回收率等)的影响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问卷与测验•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李红,2007)。•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顺序量

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母亲Q敏感性分类•丹佛发展筛选测验•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皮亚杰量表•凯利婴儿气质问卷•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学习准备状态测试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问卷与测验•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Nanc

yBayley,1933)•包含三个分量表:•运动量表:测查婴儿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等•智力量表:测查婴儿的视觉和听觉对刺激物的反应、手眼协调能力、语言感受和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等•行为记录:记录婴儿的情绪、合作性、对父母和实验员的反应、兴趣和注意的广度等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

人物故事•格赛尔(ArnoldLuciusGesell,1880-1961)•20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1948年创立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基本观点:•儿童成熟势力理论(双生子爬梯实验)•遗传和环境的关

系•研究方法:•电影分析法、双生子控制法•行为发展的原则:•方向性原则、个体成熟原则、相互交织原则、技能不对称原则、自我调节的波动原则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些变量,来研究这些变量对其他变

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探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实验室实验:严密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优点:能够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结果客观、准确,内部效度高,便于定量分析•缺点:

•实验情境人为性较强,生态效度低•难以研究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视觉悬崖实验(Walk&Gibson,1961)•https://tv.sohu.com/v/d

XMvNjMyNzQzNzcvMzEzNDA0NTQuc2h0bWw=.html第一节儿童发展研究设计手段二、发展研究手段•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匿名性是否能够增加攻击行为——一项田野实验•研究对象:五年级的手球队。•自变量

:队服,一队成员穿制服,另一队成员穿自己的衣服(大小、款式、颜色等)•因变量:每个队员实施攻击行为的次数•结果:穿制服的队伍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表明降低个体的可识别性可能会导致被禁止行为的增加。第二节儿童发展

研究方法新进展一、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应用三、发展行为遗传学的方法四、研究儿童的伦理原则第二节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新进展一、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自我报告观察程序翻译改编二、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应用脑电

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事件相关脑磁(ERF)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IRS)第二节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新进展三、发展行为遗传学的方法研究内容•

羞怯•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父母教养•亲子依恋研究方法•遗传-环境设计•定量遗传学: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分子遗传学: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第二节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新进展三、发展行为遗传学的方法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模型•素质-压力模型(双重风险

模型)•核心观点:携带某种“风险”或者“易受”基因的个体更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心理或行为问题。第二节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新进展三、发展行为遗传学的方法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Belsky)•核心观点:同一遗传特征或基因型同时具

有使个体变得更好或者更坏的效应。•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核心观点:描述个体对积极环境因素的不同反应性,某些个体更易受积极环境因素的影响。第二节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新进展四、研究儿童的伦理原则伦理条例相关网站:h

ttp://www.cogneurosociety.org/认知神经科学学会http://www.asnweb.org/美神经影像学会推荐阅读:1.劳拉·E.伯克.(2013).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华莱士·狄克逊.(2017).改变儿童心理的20项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边玉芳.(2009).心理学经典实验书系:儿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4.辛自强.(2012).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关键词自然观察法实验室观察法陌生情景法临床访谈结构访谈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分子遗传学谢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