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三套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7.242 KB
  • 2023-01-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三套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三套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三套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0.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三套.docx,共(7)页,17.24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3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三套)2022年12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及答案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0分)答案一:对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发源于实践,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体现了认识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认识的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达到对事物的质、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变革现实,改造世界,这体现了认识的辩证法。答案二: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

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022年12月电大试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答案论述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00分)答案一:首先,工人阶

级的解放事业必须要有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但是工人阶级的领导不能依靠其自身直接地、自发地完成,而只能通过工人阶级的

政党即共产党来实现。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艰苦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选择的结果。第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

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有代表先进文化最高成果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是由我国各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党组织像我们的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先进分子,我们党拥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干部队伍,我

们党还拥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答案二:1.这是由无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国际无产阶级共同的优点外,如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殊优点

,如身受三种压迫(革命性强);和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诞生时就有中共的领导,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2.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由中国革命的前途决定的.农民阶级具有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都不是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所以中国革命只能由具有彻底革命性的无产阶级领导.2022年12月大作业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论述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

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被称为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00分)答案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

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案二:首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所有其他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生产资料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不断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客观必然。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中所有其他矛盾的基础。在私人商品经济条

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量不能直接进行数量比较。只有将特定劳动减少为抽象劳动,即从特定劳动中抽象

出不同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定量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从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不符合社会需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