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25)页,515.7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82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25页2021-2022学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A.焦耳B.库仑C.安培D.欧姆2.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风扇B.电水壶C.平板电视D.笔记本电脑3.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
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4.下列实例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喝冷饮解暑B.用热水袋取暖C.烈日下的沙子烫脚D.汽车内燃机的压缩冲程5.如图,开关闭合后,能用
电压表正确测量出灯泡𝐿1两端电压的是()A.B.C.D.6.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其中滑片𝑃向左滑动,能使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A.B.C.D.第2页,共25页7.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
塞冲出,同时管口附近产生“白气”。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水温上升时,水的内能不变B.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管内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内能增加D.加热时水变成水蒸气的物态变化是升华8.如图所示,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
它能发电,其原理是()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C.电磁感应D.电流周围存在磁场9.小明用标有“12𝑉60𝑊”的灯甲和标有“24𝑉30𝑊”的灯乙做实验,关于这两个灯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小于乙灯的额定功率B.甲灯的实际功
率一定小于乙灯的实际功率C.甲灯和乙灯均正常工作,甲灯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多D.甲灯和乙灯均正常工作,且消耗相同的电能,甲灯工作的时间比乙灯短10.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𝐽/(𝑘𝑔⋅℃)]4.2
×1032.1×1032.1×1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第3页
,共25页11.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𝑆1闭合时指示灯𝐿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𝑆2自动闭合,电动机𝑀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12.如图所示是某创客小组自制肺活量
比较装置,吹气时,气球胀大,隔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电阻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路总功率变大13.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
象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C.铁块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D.物体运动的越快,分子动能越大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是由电荷运动形成的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D.通
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第4页,共25页15.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𝑆,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从最右端滑至灯正常发光的位置,电流表示数与两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是9𝑉B.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阻值是45𝛺C.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5.6𝑊D.电路最大功率是7.2𝑊16.(1)如图1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𝑘𝑊⋅ℎ。(2)如图2所示,用试电笔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手拿试电笔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
或“乙”)图。(3)如图3所示,家庭电路中,地线应接在三孔插座的______(选填“𝐴”“𝐵”或“𝐶”)插孔处。17.如图所示,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18.小军为测量小灯泡𝐿的电功率,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至某一位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𝐿两端的电压为______𝑉,通过小灯泡𝐿的第5页,共25页电流为______𝐴,此时小灯泡电功率为______𝑊。19.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水
,将等量的红墨水同时滴入两杯水中,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甲杯水温度较______(选填“高”或“低”)。20.如图所示,用𝐴、𝐵两个金属夹子将一根铅笔芯接入电路中,当夹子𝐵左右移动时,由于______变化,导致铅笔芯接
入电路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小灯泡的亮度随之变化。若将𝐴、𝐵两个金属夹子间的铅笔芯换成塑料吸管,小灯泡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2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像可知:该物质
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𝑚𝑖𝑛;在𝐴、𝐵中点时处于______态。22.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将用电器核心部件烧毁,很多用电器都装有保险管,如图甲所示,乙、丙两图分别是两个保险管的截面图,
若两管内保险丝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则两图中______保险丝的电阻大,当乙、丙两保险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______保险丝的热第6页,共25页功率大,______保险丝更容易熔断。(均选填“乙
图”或“丙图”)。23.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时,通电螺线管在某状态下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小磁针黑色一端为𝑁极。(1)实验表明通电螺线管内部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磁场。(2)如果移走图中
的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消失。(3)小磁针𝐴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与该小磁针的______(选填“𝑁”或“𝑆”)极方向相同。(4)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各小
磁针的指向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24.小磊为了验证“感应电流的大小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有关”的猜想,他选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①闭合开关,保持蹄形磁体静止,使导线框的
𝑎𝑏边从图中位置以某一速度𝑣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最大角度𝛼1。②保持蹄形磁体静止,使导线框的𝑎𝑏边从图中位置以相同速度𝑣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记录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最大角度𝛼2。(1)请指出小磊操作过程中有问题的地方:______。(2)正确操作
后,若𝛼2______𝛼1(选填“=”或“≠”)就可以验证: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有关。25.小军想利用两块已调零的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𝑅0等符合实验要求的器材,测量
定值电阻𝑅𝑥的阻值。他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1)请你只添加一根导线,完成实验电路连接。第7页,共25页(2)开关𝑆闭合时,电流表𝐴1的示数为𝐼1;电流表𝐴2的示数为𝐼2.请你利用𝐼1、𝐼2和𝑅0表示𝑅𝑥.𝑅𝑥=______。26.为了验证“通过电热丝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
同的情况下,电热丝的电阻值越大,其产生的热量越多”的猜想,小炜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完全相同的保温烧瓶,烧瓶内装有初温相同的煤油,以及完全相同的温度计和阻值不同的电热丝,其中三个电热丝的电阻值大小关系为𝑅1<𝑅2<𝑅3,它
们的电阻值均不随温度发生变化。请你帮他完成实验:(1)各烧瓶内煤油的质量应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2)实验中用______表示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3)请添加必要的器材,画出实验电路图。(4)请针对你的
设计说明在实验中如何使控制变量不变:______。(5)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7.请阅读《压敏电阻》并回答问题。压敏电阻压敏电阻是阻值一种对电压敏感、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随着加在它上面的电压改变,它的电阻
值可以从𝑀𝛺(兆欧)级变到𝑚𝛺(毫欧)级。如图给出了压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当外加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此时它相当于电路中一个处于断开状态的开关。当外加电压达到或超过压敏电阻敏感电压时,压敏电阻器迅速导通,其工作电流会激增几个数量级,此时它相当于一个闭合状态的
开关。人们利用压敏电阻的这一特点,可以有效地保护复杂电路中的某些精密元件不会因电压过大而第8页,共25页损坏,抑制电路中经常出现的异常电压。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压敏电阻的阻值随______而改变。(2)当外加电压较低时,压
敏电阻阻值______(选填“很大”或“很小”)。(3)为了保护电路中某些精密元件不会因电压过大而损坏,压敏电阻应与该元件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4)小红认为压敏电阻的敏感电压值越大越好。你觉得小红的想法对吗?请说出你的判断
并做出解释。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𝑅0为10𝛺,电源两端电压为3𝑉并保持不变。闭合开关𝑆,移动滑动变阻器𝑅𝑝的滑片𝑃,使电流表示数为0.2𝐴。(1)画出实物电路所对应的电路图;(2)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3)求𝑅0的电功率。29.如图所示是某款家用电热器的简
化电路,𝑅1、𝑅2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该电热器接入电压恒为220𝑉的电路中,电热丝𝑅1的阻值为440𝛺,第9页,共25页电热器高温挡的功率为990𝑊。(1)请写出低温挡时𝑆1、𝑆2两个开关的状态;(2)低温挡时通过
电路的电流;(3)电热丝𝑅2的阻值?第10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𝐴【解析】解:在物理学中,A、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所以也是电功的基本单位。故A符合题意;B、库仑是电荷量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电流的基本单位。故C
不符合题意;D、欧姆是电阻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𝐴。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2.【答案】𝐵【解析
】解: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电脑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只有电水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故选:𝐵。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结合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
转化,是一道基础题。3.【答案】𝐶【解析】解:𝐴、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了温度,控制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A不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
慢了蒸发,故B不合题意;C、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是通过增大表面积、提高温度来加快蒸发的,故C符合题意;D、用地膜覆盖农田,是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故减慢了蒸发,故D不第11页,共25页合题意。故选: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或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无论是加快蒸发还是减慢蒸发,首先要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措施。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解
决此题的关键。4.【答案】𝐷【解析】解:𝐴、喝冷饮解暑,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A错误;B、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错误;C、烈日下的沙子烫脚,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汽车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气缸内气体做功,使气体
的内能增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正确。故选:𝐷。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
关键。5.【答案】𝐶【解析】解:𝐴、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𝐿2并联,测灯𝐿2两端电压,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并联
在灯𝐿1两端,测灯𝐿1两端电压,故C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𝐿1串联接入电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电压表测电压时,应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各图示电路,确定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然后答题.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知道电压表测电压时应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清楚电
路结构即可正确解题.6.【答案】𝐷第12页,共25页【解析】解:𝐴、将变阻器的金属杆连入电路中,移动滑片,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阻值始终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
,电阻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将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即电阻最大),滑片移动时,连入电阻丝的电阻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左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𝐷。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
电路的部分取决于接入的下面接线柱。移动滑片时,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大小。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应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取决于接入电路的下面接线柱,和上面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无关。因此必须明确接入电路的部分,
然后判断滑片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的变化,来判断电阻的变化。7.【答案】𝐵【解析】解:𝐴、水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水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B、试管口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故B正确;C、水蒸气膨胀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故C错误;D、加热时管内的水吸收热量不断汽化,故D错误。故选:𝐵。(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2)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
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此题结合木塞冲出的实验考查了能量转化关系,此题是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全面,要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8.【答案】𝐶【解析】解:转动魔方时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发电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13页,共25页故选:𝐶。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而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它们的能量转化分别是:机械能转化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9.【答案】𝐷【解析】解:A.由灯泡的铭牌可知,甲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0𝑊,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30𝑊,则甲灯的额定功率比乙灯大,故A错误;B.没有指出两灯的实际电压,所以不能确定甲灯的实际功率和乙灯的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故B错误;C.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由𝑊=𝑃𝑡可知,两灯泡消耗的电能与实际功率和通电时间有关,
由于通电时间未知,所以无法比较两者消耗的电能关系,故C错误;D.甲灯和乙灯均正常工作,且消耗相同的电能,由𝑡=𝑊𝑃可知,甲灯工作的时间比乙灯短,故D正确。故选:𝐷。(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它们的额定功率,然后比较两者的大小;(2)没有指出两灯的实际电压或实际电流等条件,所以不能确定甲灯
的实际功率和乙灯的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由𝑊=𝑃𝑡可知,两灯泡消耗的电能与实际功率和通电时间有关;(4)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且消耗相同的电能,由𝑡
=𝑊𝑃可知两灯工作的时间的长短。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额定功率和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的理解与掌握。10.【答案】𝐶𝐷【解析】解:𝐴、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例如:煤油与冰的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
,比热容变化,例如:冰化水时,比热容变大,故B错误;第14页,共25页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所以根据𝑄=𝑐𝑚𝛥𝑡可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C正确;D、质量相等的铝和
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铝的比热容大,所以根据𝑄=𝑐𝑚𝛥𝑡可知铝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故选:𝐶𝐷。(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比热容一般不同;(2)比热容的大小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
关,与质量、体积无关;(3)由𝑄=𝑐𝑚𝛥𝑡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比较物理量大小关系时
,可用相关的公式进行分析。11.【答案】𝐶【解析】解:经分析可知,电动机和指示灯并联,且开关𝑆1位于干路,开关𝑆2位于电动机支路。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𝑆2闭合后,会造成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
路图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串联,只有两开关均闭合时,指示灯才亮,否则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𝑆1控制干路,𝑆2控制电动机,故C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
𝑆2控制干路,𝑆1控制电动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𝐶。由题意可知,当电源开关𝑆1闭合时指示灯𝐿亮起,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𝑆2自动闭合,电动机𝑀才能启动,说明电动机和指示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开关𝑆1位于干路,开
关𝑆2位于电动机支路,据此分析选项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根据题意得出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和位置是关键。12.【答案】𝐷【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时,定值电阻𝑅1与滑动变阻器𝑅0串联,电压表测𝑅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吹气时,气球胀大,隔板向上运
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𝑅0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A错误;第15页,共25页由𝐼=𝑈𝑅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由𝑈=𝐼𝑅可知,𝑅1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在电源电压不变时,𝑅0两端的
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由𝑃=𝑈𝐼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大,故D正确。故选:𝐷。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时,定值电阻𝑅1与滑动变阻器𝑅0串联,电压表测𝑅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吹气时,气球胀大,隔板
向上运动,据此可知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从而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𝑅1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𝑅0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𝑃=𝑈�
�可知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吹气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是关键。13.【答案】𝐴𝐵【解析】解:𝐴、花园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
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B、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C、铁块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错误;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但与物体的运动无关,故D错误。故选:𝐴𝐵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2)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考查学生应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注意用分子观点解释的现象都是
用肉眼看不见的现象。14.【答案】𝐵𝐶第16页,共25页【解析】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A错误;B、电路两端有电压,若开关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所以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故B正确;C、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自由电子带负
电,因此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正确;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
𝐵𝐶。(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在电路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二是电路为通路;(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
,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本题考查了电流的形成、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流方向、电阻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15.【答案】𝐵𝐶【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𝐿与滑动变阻器𝑅串联,电压表𝑉1测𝐿
两端电压,电压表𝑉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𝐴𝐵、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并且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大,因此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电路电流为0.2𝐴,灯泡两端电压为1𝑉,滑动变阻器
两端电压为9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𝑅滑=𝑈滑𝐼𝑚𝑖𝑛=9𝑉0.2𝐴=45𝛺,故B正确;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𝑈=𝑈𝐿1+𝑈滑=1𝑉+9𝑉=10𝑉,故A错误
;𝐶𝐷、根据题意可知,当电流表示数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电流为0.8𝐴,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3𝑉,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的额定电压:𝑈𝐿=𝑈−𝑈滑′=10�
�−3𝑉=7𝑉,第17页,共25页灯泡的额定功率:𝑃𝐿=𝑈𝐿𝐼𝑚𝑎𝑥=7𝑉×0.8𝐴=5.6𝑊,故C正确;电路的最大功率𝑃=𝑈𝐼𝑚𝑎𝑥=10𝑉×0.8𝐴=8𝑊,故D错误。故选:𝐵𝐶。由电路图可知,灯泡𝐿与滑动变阻器𝑅串联,电压表�
�1测𝐿两端电压,电压表𝑉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大,根据图象可知电压表𝑉1和电压表𝑉2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串联电
路电压规律求出电源电压;(2)当电流表示数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根据图象读出电压表𝑉2的示数,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求出灯泡两端电压,利用𝑃=𝑈𝐼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路的最大功率。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
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两电压表和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关系是关键。16.【答案】2508.6甲𝐴【解析】接:(1)电能表读数: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𝑘𝑊⋅ℎ,由图1可知,电能表此时的示数为2508.6𝑘𝑊⋅ℎ;(2)试电笔是用来辨别家庭电
路中火线和零线的工具,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但是一定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因此如图2中正确的方法是甲图;(3)三孔插座的三个孔,左孔接进户线的零线(中性线),右孔接火线(相线),中间孔接地线保护,防止当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如图3中,地线应接在三孔插座的𝐴插孔处。故答案为:
(1)2508.6;(2)甲;(3)𝐴。(1)电能表读数: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𝑘𝑊⋅ℎ;(2)试电笔是用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的工具,使用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但是一定不能接触笔尖金属
体;(3)三孔插座的三个孔,左孔接进户线的零线(中性线),右孔接火线(相线),中间孔接地线保护,防止当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本题考查电能表的读数、试电笔的使用、三孔插座的接线原则,熟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正第18页,共25页【解析】解:气球与头
发摩擦,气球若带负电荷,说明气球得到了电子,那么头发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故答案为: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个物体相互摩擦,一个物体会得到电子带负电,而另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带正电。本题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一道基础题。18.【答案】20.30.6【解析】解:由图乙可知,电压
表的量程为0~3𝑉,分度值为0.1𝑉,灯泡两端的电压𝑈=2𝑉,电流表的量程为0~0.06𝐴,分度值为0.02𝐴,通过灯泡的电流𝐼=0.3𝐴,则此时小灯泡电功率的测量值:𝑃=𝑈𝐼=2𝑉×0.3
𝐴=0.6𝑊。故答案为:2;0.3;0.6。根据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根据𝑃=𝑈𝐼求出小灯泡功率。本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和电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19.【答案】高【解析】解:分子运动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同
时将两滴红墨水同时滴入温度不同的热水和冷水中,会看到盛有热水的杯中先整杯水都变成红色,就是由于温度高的热水分子运动的剧烈造成的。故答案为:高。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越快。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答案】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不会【解析】解:当𝐵夹子左右移动时,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会发生变化,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小灯泡
的亮度就会发生变化;若将𝐴、𝐵两个金属夹子间的铅笔芯换成塑料吸管,由于塑料吸管是绝缘体,不易导电,小灯泡不会发光。第19页,共25页故答案为: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不会。(1)当导线夹左右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说明了通过灯泡
的电流变化了,根据欧姆定律知电阻发生了变化,导线夹左右移动就改变了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从而得出导体电阻和长度的关系;(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此题考查影响电阻的因素,考查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1.【答案】晶体8015固液共存【解析】解: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80℃。由图象可知,该物质从第10𝑚𝑖𝑛开始熔化,到25𝑚𝑖𝑛熔化结束,故熔化用了15𝑚𝑖𝑛,在𝐴、𝐵过程物质处于
熔化过程,在𝐴、𝐵中点时处于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晶体;80;15;固液共存。(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2)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3)如图,物质从第10𝑚𝑖𝑛开始熔化,到25𝑚𝑖𝑛熔化结束,故
可求熔化用的时间,在𝐴、𝐵过程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读取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应抓住图象的关键特征,先确定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再明确不同图象段的物质状态及对应的时间、温度等。22.【答案】丙图丙图丙图【解析】解:两管内
保险丝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越细的电阻越大,即丙保险丝的电阻大;当乙、丙两保险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根据𝑃=𝐼2𝑅可知,丙保险丝的热功率大,相同时间内,根据𝑄=𝐼2𝑅𝑡可知,丙保险丝产生的热量多,温度更改
,更更容易熔断。故答案为:丙图;丙图;丙图。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根据保险丝的特点,利用焦耳定律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焦耳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23.【答案】存在不会𝑁改变第
20页,共25页【解析】解:(1)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内部的小磁针指示一定的方向,这表明通电螺线管内部存在磁场。(2)小磁针只是显示磁场的存在,如果移走图中的小磁针,则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不会消失。(3)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小磁针𝐴所在位置的磁场方
向与该小磁针的𝑁极方向相同。(4)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发生变化,则各小磁针的指向会改变。故答案为:(1)存在;(2)不会;(3)𝑁;(4)改变。据课本可知,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属于基础题。24.【答案】第②次实验中,应保持蹄形磁体静止,使导线框的𝑎𝑏边从图中位置以不同的速度𝑣′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解析】解:(1)感应电流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研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关系时,要控制磁场强弱相同,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故第②次实验中,应保持蹄形磁体静止,使导线框的𝑎𝑏边从图中位置以不同
的速度𝑣′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2)分析论证:由𝛼2≠𝛼1,可以验证: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有关。故答案为:(1)第②次实验中,应保持蹄形磁体静止,使导线框的𝑎𝑏边从图中位置以不同的速度𝑣′
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2)≠。(1)(2)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研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关系时,要控制磁场强弱相同,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感应电流的
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无关,否则有关。本题为研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关系的实验,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关键。25.【答案】(𝐼1−𝐼2)𝑅0𝐼2第21页,共25页【解析】解:(1)两电阻并联,电流表𝐴2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电流表𝐴1测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将电阻�
�0的右接线柱与电流表负接线柱连接起来,如下所示:(2)开关𝑆闭合时,电流表𝐴1的示数为𝐼1;电流表𝐴2的示数为𝐼2。电流表𝐴2测待测电阻的电流,电流表𝐴1测并联电路的总电流𝐼1,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𝐼0
=𝐼1−𝐼2,由欧姆定律,电源电压:𝑈=𝐼0𝑅0=(𝐼1−𝐼2)𝑅0,待测电阻:𝑅𝑥=𝑈𝐼2=(𝐼1−𝐼2)𝑅0𝐼2。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𝐼1−𝐼2)𝑅0𝐼2。使两电阻并联,电流表𝐴2测通过待
测电阻的电流,电流表𝐴1测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出𝑅𝑥。本题考查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设计测电阻的方案及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的运用。26.【答案】相等煤油升高温度的多少将三个电阻串联起来,即可
保证三个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相等,开关控制整个串联电路,保证了通电时间相等【解析】解:(1)根据公式𝑄=𝑐𝑚𝛥𝑡可知,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只有质量也相等时,才能用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吸热的多少,因此各烧杯内煤油的质量应相等;(2)煤油吸收的热量多,表明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多,而煤
油升高的温度又可以反映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实验中用煤油升高的温度的多少来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的多少;(3)还需要电源、开关,因探究的是电流通过电热丝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因此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路图如图所示:第22页,共25页(4)将三个电阻串联起来,可保证
三个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相等,开关控制整个串联电路,保证了通电时间相等;(5)要分别记录三个电阻丝的阻值、煤油的初温、末温,以及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如表所示。故答案为:(1)相等;(2)煤油升高温度的多少;(3)如
图;(4)将三个电阻串联起来,即可保证三个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相等,开关控制整个串联电路,保证了通电时间相等;(5)如表。(1)根据公式𝑄=𝑐𝑚𝛥𝑡可知,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只有质量也相等时,才能用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吸热的多少;(2)
煤油吸收的热量多,表明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多,而煤油升高的温度又可以反映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据此分析;(3)还需要电源、开关,因探究的是电流通过电热丝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丝阻值的关系,因此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据此设计电路图;(4)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别说明怎样控制电路电流相同和通电时间相等;(5)要分别记录三个电阻丝的阻值、煤油的初温、末温,以及煤油的温度变化量,据此设计表格。本题为验证“通过电热丝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热丝的电阻值越大,其产生的热第23页,共25页量越多”的实验,考
查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并考查设计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难度较大。27.【答案】电压很大并联【解析】解:(1)根据“随着加在它上面的电压改变,它的电阻值可以从𝑀𝛺(兆欧)级变到𝑚𝛺(毫欧)级”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2)根据“当外加
电压较低时,流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极小,此时它相当于电路中一个处于断开状态的开关”知当外加电压较低时,压敏电阻阻值很大;(3)将压敏电阻与精密元件并联,当电路中的电压突然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瞬间降低,压敏电阻所在的支路相当于一条导线将精密元件短路,
通过精密元件的电流为零,因此精密元件会得到保护;(4)此想法不对,若压敏电阻的敏感电压高于被保护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当被保护的元件电压过大时,压敏电阻因没有达到敏感电压而不能起保护作用,所以敏感电压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小于被保护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故
答案为:(1)电压;(2)很大;(3)并联;(4)此想法不对,若压敏电阻的敏感电压高于被保护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当被保护的元件电压过大时,压敏电阻因没有达到敏感电压而不能起保护作用,所以敏感电压不是越大
越好,而是要小于被保护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1)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2)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3)将压敏电阻与精密元件并联,当电路中的电压突然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瞬间降低,压敏电阻所在的支路相当于一条导线将精密元件短路;(4)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要小于被保护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
压。本题考查压敏电阻的特点,考查了学生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28.【答案】解:(1)由实物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开关、电源串联组成电路,先画出电源符合,然后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画出定值电阻𝑅0、电流表、滑动
变阻器𝑅𝑝,开关𝑆回到电源负极,要注意滑片右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如下图所示:第24页,共25页(2)当电路中的电流𝐼=0.2𝐴时,电路的总电阻𝑅总=𝑈𝐼=3𝑉0.2𝐴=15𝛺,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𝑅𝑝=𝑅总−�
�0=15𝛺−10𝛺=5𝛺;(3)𝑅0的电功率𝑃0=𝐼2𝑅0=(0.2𝐴)2×10𝛺=0.4𝑊。答:(1)如上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𝛺;(3)𝑅0的电功率为0.4𝑊。【解析】(1)由实物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
电流,然后与开关、电源串联组成电路,据此画出电路图;(2)当电路中的电流𝐼=0.2𝐴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3)根据𝑃=𝑈𝐼=𝐼2𝑅求出𝑅0的电功率。本题考查了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串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29.【答案】(1)当𝑆1闭合,𝑆2断开时,𝑅1工作,𝑆1和𝑆2闭合,𝑅1和𝑅2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根据𝑃=𝑈2𝑅
可知当𝑆1闭合,𝑆2断开时电热器处于低温挡;(2)低温挡时通过电路的电流:𝐼1=𝑈𝑅1=220𝑉440𝛺=0.5𝐴;(2)当𝑆1,𝑆2都闭合时,𝑅1和𝑅2并联,根据𝑃=𝑈2𝑅可知电热器处于高温挡,电阻𝑅1的功率:𝑃1=𝑈𝐼1=220𝑉×0.
5𝐴=110𝑊,电阻𝑅2的功率:𝑃2=𝑃−𝑃1=990𝑊−110𝑊=880𝑊电热丝𝑅2的电阻:𝑅2=𝑈2𝑃2=(220𝑉)2880𝑊=55𝛺。答:(1)当𝑆1闭合,𝑆2断开时,电热器处于低温挡;第25页,共25页(2)低温挡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5
𝐴;(3)电热丝𝑅2的阻值为55𝛺。【解析】(1)电热器分高温挡和低温挡,根据𝑃=𝑈2𝑅可知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开关𝑆1闭合,𝑆2断开,𝑅1工作;𝑆1和𝑆2闭合,𝑅1和𝑅2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低
温挡时通过电路的电流;(2)根据𝑅1和𝑅2并联,𝑅2的功率𝑃2=𝑃总−𝑃1,再根据𝑅2=𝑈2𝑃2可得。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