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共(15)页,34.6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75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A.《彷徨》B.《朝花夕拾》C.《呐喊》D.《故事新编》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
__A.优柔B.刚愎C.大度D.胆怯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A.《铸剑》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在酒楼上》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A.新月派B.京派C.京味D.海派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
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A.《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B.《莫须有先生传》C.《河上柳》D.《桥》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A.鲁迅B.瞿秋白C.郭沬若
D.胡适7、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A.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B.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8、“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
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A.大老托媒人求婚B.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大老夜里唱歌求爱D.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9、《边城》中的翠翠,是()的化身,集情爱美、品德美和童真美于一身。A.爱B.情C.美D.
善10、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A.傩送二老B.翠翠C.天宝大老D.爷爷11、“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
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文段中吕纬甫的“迂缓”在文中具体表现在A.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B.邀他同坐显得踌躇C.说话吞吐啰唆D.点菜客气退让1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的形象特征是A.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B.早年是一个敏捷精
悍、热衷改革、觉醒了的知识分子。C.现在变成了一个精神呆滞、敷衍了事、随波逐流、丧失自我的沉沦者。D.现实的社会使他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违心教些充满封建毒素的东西。13、《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顺姑这两个
人物形象的异同点体现在A.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美好人性的摧残。B.顺姑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吕纬甫是旧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C.虽然两人的生活理想没得到实现,但吕纬甫的结局含有喜剧的成分,顺姑的结局充满悲剧性。D.都面
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理想得不到实现。14、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____。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B.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C.《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
《吴越春秋》、《赵绝书》。D.小说中“剑”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15、“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这句话表现了吕纬
甫____。A.曾是个决心改革中国的热血青年。B.现在仍一心要积极奋斗,但迫于社会压力,装作敷敷衍衍,模模糊糊。C.青年时曾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迷信。D.后来由于找不到改革社会的出路,变得颓唐,不思进取了。16、关于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
以后》,比较正确的理解有____。A.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B.返璞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C.故事情节完整。D.是抗战后写的长篇。17、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____。A.京味B.理趣C.禅趣
D.涩味18、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____。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C.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D.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19、废名《
桥.灯笼》的特色是。A.跳跃感强B.修辞手法丰富C.情节淡化D.意象繁复20、你认为下面符合沈从文《边城》的主题思想的是A.对社会不公的控诉。B.对失去的乡土传统的怀恋。C.对美好人性及其不完美结局的悲悯。D.对现代化进程的审慎思考。(对)21、鲁迅在《铸剑》中刻画了群众的“看客
”特征。(对)22、废名的《菱荡》不存在严格的故事,连人物都成了情境的点染。(错)23、《边城》中,“爷爷”明知天保兄弟都追求翠翠,但假装不知,让翠翠自由选择。(错)24、鲁迅《在酒楼上》,吕纬甫讲述了为弟弟迁坟、为阿
顺做媒两个故事。(错)2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宴之敖和黑衣人。(对)26、《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错)27、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怀旧题材。(对)28、
小说《桥》的创作连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独立的章节组成的长篇。(对)29、《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身上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错)30、《太上感应篇》是一部宣扬儒家思想的书籍。形考任务21、老舍被人称为____小说的鼻祖。A.北京市民诗人B.京味C.京派
D.海派2、1961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____A.《四世同堂》B.《老张的哲学》C.《正红旗下》D.《我这一辈子》3、《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
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这个人是____。A.大哥B.二哥福海C.大姐夫D.大舅4、《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____。A.怕雨衣滴水湿了鞋B.穿雨衣不便观景C.用暂时安逸的心境看都市雨景D.雨衣比伞价格贵5、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
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____。A.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B.他们之间没有
爱情,谁也不想结婚。C.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D.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6、老舍《正红旗下》的人物最受亲友欢迎的是。A.大姐夫B.二哥福海C.大舅妈D.二姐夫7、张爱玲《倾城之恋》所引用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名句出自。A.《论语》B.《诗经》C.《孟子》D.《易经》
8、下列人物,不属于《倾城之恋》的是。A.阿毛B.范柳原C.白流苏D.阿栗9、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里,“气不死”这一外号属于。A.阎喜福B.刘广聚C.阎恒元D.李有才10、《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A.祥子卖了骆
驼之后B.买了第一辆车之后C.进城拉洋车之后D.偷骆驼之前11、《骆驼祥子》的评价正确的是A.《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B.《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D.《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12、关于《正红旗下》,正确的说法有____。A.以满族人生活为题材。B.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C.全书共十一章,有序幕,有尾声。D.是老舍的最后一部小说。13、施蜇存的《梅雨之夕》体现了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比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A.心理
分析非常细腻、深刻。B.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C.以精神分析学的现代心理分析方法,表现人物意识流动。D.作品呈现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14、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___。A.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回忆B.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C.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D.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15、关于《李有才板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B.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
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C.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D.《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16、下列特征,符合《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的有A.不怕吃苦B.圆眼肉鼻子C.他的头很大D.没有受过教育17、下
列评价语言,符合《梅雨之夕》的有A.反映的是惆怅之情B.言情小说C.心理分析小说D.短篇小说18、下列说法,符合小说《呼兰河传》的有A.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B.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C.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D.是作者
对童年生活的回忆19、下列说法,符合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的是A.著名的短篇小说B.“评书体”小说C.乡土小说D.反映农民觉醒的小说20、下列属于老舍作品的有A.《骆驼祥子》B.《四世同堂》C.《正红旗下》D.《断魂枪》(错)21、张
爱玲的《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从一开始就是真心相爱,互相吸引的,但是因为个性的问题,才反复磨合,争争斗斗。(对)22、老舍《正红旗下》对“玩”旳细写,纠葛着欣赏、讽刺、怀恋、批判和反思的复杂心态。(错
)23、《倾城之恋》是一个北京与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对)24、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错)25、李有才编的歌,在阎家山一带叫“顺口溜”,官话叫快板。(对)26、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中,李有
才不是主要人物,但是他编的快板歌谣却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对)27、小说《梅雨之夕》最独到之处,是心理描写。(错)28、《李有才板话》里的阎家山只有两辈: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辈。(错)29
、《倾城之恋》的主人公范柳原是一个待人真诚而积极上进的青年。(错)30、《骆驼祥子》以四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形考任务31、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____。A.爱、美、真B.爱、自由、美C.真、善、美D.爱、自由、善2、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A.鹦鹉B.叭儿狗C.猫D.金鱼3、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___A.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雅趣。B
.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C.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D.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4、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___A.对故乡的热切向往B.旧地闲
游的“惘惘然”C.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D.游历新地的兴奋5、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A.《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B.《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C.《放猖》基本
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6、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____。A.比较豪放B.浓郁C.比较清朗D.潇洒7、“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
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这段话出自____。A.《画梦录·弦》B.《画梦录·梦后》C.《独语》D.《十年一梦》8、鲁迅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也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刻画,是:A.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B
.她的笑,说实话,并不比哭更体面一些。C.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D.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9、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的作者是-----A.闻一多B.朱自清C.废名D.鲁迅10、张爱玲《更衣记》主要评
述的是----A.民国的男女装B.满清、民国的女装C.民国的女装D.满清的服装11、关于散文诗集《野草》,下列说法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A.《腊叶》中将死与生并置,可以看作鲁迅的遗言。B.野草是生命的象征,鲁迅借
此题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哲学。C.《死火》表现了冰与火的交融,冷与热的叠加,是鲁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D.《影的告别》中连续用四个“然而”,表达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灯下漫笔》先在《莽原》发表后,收入杂文集《坟》。B.《女吊》中对女吊的正面描写很少。C.“长妈
妈”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质朴善良,但也有繁琐,粗俗的一面。D.《影的告别》在构思上以物喻人,展示了死亡的生命哲学。13、关于《女吊》和《水里的东西》,正确的说法有____。A.《水里的东西》的结尾,违背了《伊索寓言》的写法。B.《女吊》写出吊死鬼的“讨替代”,不及河水鬼可爱。C.两篇文章都
写出鬼的可敬或可爱。D.《女吊》中对“女吊”的描绘是浓墨重彩。14、林语堂《忆狗肉将军》的艺术特点主要有____。A.显出活泼、俏丽和富有讽刺性的特征。B.多有“欧化”句法。C.语言平淡,淡中有味。D.全篇皆用反语,追求幽默的效果。15、关于废名的《放猖》,下列陈述正确
的是____A.《放猖》与《女吊》、《水里的东西》均取材于“鬼物”。B.《放猖》刻意写作,而《三竿两竿》则属于不经意为文。C.文章结尾提到了“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是一处败笔。D.《放猖》主要描绘了放娼的整个过程,呈现出纯粹的写实风格。16、关于郁达夫游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A.《
雁荡山的秋月》将叙事、写景、抒情很好的杂糅起来,形成了隽美、清丽、秀逸的特征。B.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将较多精力转向游记的创作。C.《雁荡山的秋月》在艺术上以情韵、意境、个性见长。D.《雁荡山的秋月》中混用了些许的文言字句,一定程度上
削减了作品的可读性。17、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A.《潜渊》在写法上处处采用第一人称,追求“有我之境”。B.《更衣记》描述了自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服饰与文化间的关联。C.沈从文《烛虚》旨在表现“美丽的人
生哲学”。D.《独语》在运用语言方面存在好用修饰语的毛病。反馈18、下列陈述正确的是____。A.《月下老人祠下》着重表达了一种旧地闲游的“惘惘然”。B.《儿女》表达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语言质朴。C.《三竿两竿》以纯粹的写实见长。D.《忆狗肉将军》在艺术上
以幽默、讽刺为主要特征。19、下列关于《更衣记》的陈述,正确的是____。A.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服饰的变迁、文化氛围及社会心理均作了一定的描绘。B.艺术上表现了取喻和用词的准确与灵动。C.是张爱玲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散文。D.对自满清以来三百年的中国服饰作了一个回顾。2
0、下面文章属于周作人的有----A.《水里的东西》B.《鬼的生长》C.《苦雨》D.《金鱼》(对)21、独语是一种内敛式的话语方式,注重内心的自我满足,强调独立、孤独的生命体验,所以“独语”既是一类文章,也是写文章的一种方式,是以想象为材料。(对)22
、《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对)23、周作人的《金鱼》作于1930年3月,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金鱼的厌恶之情。(对)2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
散文尤其游记为多。(对)25、沈从文《烛虚》体现了“抽象抒情”的特征。(错)26、《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生命”的视角,而是从“死亡”的视角去想象“火”。(错)27、《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起殇、放猖和男吊等,为女吊
出场作铺垫。(错)28、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嵇康。(错)29、《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近乎失语的焦虑,表现了“形象
的抒情”的创作特点。(错)30、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有林语堂、周作人、沈从文等。形考任务41、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所呈现的形式美在于()A.一句话反复呈现。B.梦和现实的
交织C.“依洄”吟唱的风格。D.每节四句,结构齐整。2、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A.每一句分成两个短句,节奏急促。B.以“血泪”和“不对”的否定开始。C.每两句一韵,节奏明快。
D.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3、卞之琳《尺八》的抒情方式最为独特的是()A.诗中加插了括号中的注释文字。B.历史感的营造C.诗的小说化和戏剧化。D.借物抒情4、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
____。A.《北京的空气》B.《压迫》C.《亲爱的丈夫》D.《酒后》5、都是新月派诗人的一组是____。A.郭沫若、闻一多B.徐志摩、郭沫若C.闻一多、穆旦D.徐志摩、闻一多6、艾青《黎明的通知》叙述语调的显著特点是____。A
.高亢式B.低沉式C.呼唤式D.平缓式7、《茶馆》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都出现过的重要人物是____。A.王利发、二德子、秦仲义B.王利发、常四爷、马五爷C.王利发、秦仲义、庞太监D.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8、称为“中国布尔乔
亚‘开山’的,同时也是‘末代’的诗人”。A.穆木天B.戴望舒C.杨骚D.徐志摩9、不是曹禺创作的剧本____。A.《日出》B.《北京人》C.《酒后》D.《雷雨》10、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____A.《雷雨》B.《原野》C.《
北京人》D.《日出》11、戴望舒《寻梦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A.民歌的复沓手法B.现代的象征手法C.民歌的夸饰手法D.双关手法12、曹禺《北京人》中各人物的关系是怎样的?A.曾文清和愫芳是情敌,同意愫芳出嫁
B.曾皓希望愫芳一直成为自己的免费丫鬟C.江泰鼓励愫芳出嫁以摆脱受奴役的环境D.曾思懿和愫芳是情敌,要竭力排挤愫芳13、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什么特色?A.相同的情感、不同的人物形象反复出现,实现情感的堆积。B.全诗形成多个层
次的回环,情感逐步推进。C.通过对三种人物的形象呈现并进行对话,抒发情感,结构全诗。D.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为主旋律,营造寒冷、悲苦、忧郁的情感氛围。14、关于郭沫若的《天狗》
一诗的艺术特点,比较正确的选项是____A.不受旧诗中格律、平仄、长短的拘束B.想象与思想不受拘束C.运用了排比、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D.不受押韵的拘束。15、对于卞之琳的《断章》,与作者创作者创作意图不相同的阐释有_
___。A.人生不过是一种别人的“装饰”B.着重在相对和相互联系上,“你”和“看风景人”互为风景。C.写出了“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D.是一首情诗16、穆旦的《出发》充满了对立概念,正确的选项有____。A.“善良”
与“僵硬”B.“希望”与“失望”C.“和平”与“杀戮”D.“个人的哀喜”与“被蔑视、被否定”17、关于《悼念一棵枫树》,分析比较正确的选项有____。A.诗篇以客观的物象表现主观情感。B.充分体现了诗歌音乐美与建筑美。C.借助被伐倒的一棵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
的创伤和痛苦。D.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法。18、关于《北京人》,正确的说法有____。A.愫方是生活在曾文清和曾思懿之间的苦恋者B.戏剧的主要冲突表现在曾皓与曾思懿,以及曾思懿与曾文清、愫方之间。C.
剧中第一个上场人物是曾思懿D.作者最用心刻划的人物是愫方1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____。A.雕塑的美B.绘画的美C.建筑的美D.音乐的美20、下列人物属于老舍《茶馆》的有——A.二德子B.秦仲义C.江
泰D.刘麻子(错)21、郭沫若《天狗》中的“天狗”象征着疯狂的反动力量,作者对“天狗”是持着讽刺和批判的态度的。(对)22、戴望舒《乐园鸟》每节一问,其实是自问。(对)23、被誉为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奠基作是郭沬若的《女神》。(
对)24、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对)25、《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对)26、丁西林的《酒后》中的
一个人物,在剧中几乎不说话,对所发生的一切处于完全无知状态,这个人物是客人(错)27、《一只马蜂》、《酒后》和《妙峰山》都是丁西林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独幕喜剧。(错)28、被一些研究者称为“生命三部曲”的是曹禺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三部作品:《日出》、《北京人》、《原
野》。(对)29、《乐园鸟》可看作是现代人的“天问”。(对)30、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每节前三句都是相同的,只有第四句相同中有变化,这是典型的“依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