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docx,共(16)页,38.19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75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A.《李双双》B.《三里湾》C.《山那边人家》D.《布谷鸟又叫了》2、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A.《新儿女英
雄传》B.《山地回忆》C.《吕梁英雄传》D.《火光在前》3、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A.《夜之交流》B.《父亲》C.《抗日人家》D.《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父亲》4、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位以表现石油建设和石油工人著称的“石油诗
人”是()。A.阮章竞B.梁上泉C.李季D.傅仇5、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A.《春暖时节》B.《百合花》C.《同志之间》D.《关大妈》6、受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影响的战争小说主要有刘流的()等。A
.《烈火金刚》B.《保卫延安》C.《铁道游击队》D.《林海雪原》7、《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A.第一次国共合作B.国民革命军北伐C.省港大罢工D.广州起义8、在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A.唐湜B.牛
汉C.绿原D.穆旦9、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以()为代表。A.《回延安》B.《桂林山水歌》C.《西去列车的窗口》D.《雷锋之歌》10、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原始神话很多,但英雄史诗不多,主要有()。A.白族的《开天辟地》B.傣族的《召树屯》C.纳西族的《创世纪》D.苗族的《苗族古歌
》11、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等。A.郁达夫B.张爱玲C.沈从文D.朱光潜12、《红岩》的三条线索是()。A.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农村武装斗争B.中共重庆地下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C.许云峰、江姐与国民党面对面的个人斗争D.“重庆中美技术合作所”里的狱中斗争1
3、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三千里江山》《上甘岭》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王愿坚B.巴金C.杨朔D.陆柱国14、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A.《深深的山谷》B.《严厉的爱》
C.《一个和八个》D.《白雪的赞歌》15、我国的民族叙事诗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A.英雄史诗B.民间叙事诗C.原始神话D.民间传说16、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17、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8、1953年,青年作家(李凖)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19、赵树理的《登记》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妹妹篇。20、在当代农村题材小
说中,(柳青)主要受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影响,周立波主要受以沈从文小说为代表的“田园浪漫主义”的影响。21、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22、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愿坚)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
主要有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23、《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用“五虎将”模式外,也承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少剑波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身边还有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卫生员(白茹)。24、(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脉”的历史小说,
最初取名为《革命与反革命》,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25、王蒙于1953年就创作了反映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26、在20世纪50年代,不合时宜的作品除了茹志鹊的《百合花》外,主要还有路翎的《初雪》和《洼地上的“战役”》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等。27、1957年1
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曰白的短诗《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8、“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合集《九叶集》。29、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穆旦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30、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
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唐湜)称得上是执著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形考任务21、“亭面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A.《山那边人家》B.《创业史》C.《山乡巨变》D.《三里湾》2、《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A
.赵树理B.孙犁C.丁玲D.刘白羽3、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A.梁斌B.冯德英C.杨沫D.欧阳山4、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A.《开不败的花朵》B.《
保卫延安》C.《火光在前》D.《铜墙铁壁》5、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A.《红岩》B.《野火春风斗古城》C.《小城春秋》D.《铁道游击队》6、唐湜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A.《划手周鹿之歌》B.《幻美之旅》C.《泪瀑》D.《海陵王》7、杨朔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
。A.《茶花赋》B.《荔枝蜜》C.《雪浪花》D.《樱花雨》8、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等。A.《正红旗下》B.《杜子美还家》C.《李自成》D.《陶渊明写<挽歌>》9、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
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张扬的()等。A.《第二次握手》B.《火神交响曲》C.《九级浪》D.《波动》10、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B.《光的赞歌》C.《在智利海岬上》D.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11、“反右”时被打成右派的新中国第一代诗人主要有()。A.艾青B.穆旦C.流沙河D.邵燕祥12、《茶馆》表现中国近代最黑暗的三个时代是()。A.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军阀混战时期B.康有为、梁启超
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的清朝末年C.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D.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初年13、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三位作家以“马铁丁”为笔名开辟了一个“思想杂谈”专栏,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三位作家是()。A.郭小
川B.张铁夫C.贺敬之D.陈笑雨14、“中国三大史诗”是指()。A.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B.藏族的《格萨尔王传》C.白族的《开天辟地》D.蒙古族的《江格尔》15、《三家村礼记》的作者是()。A.吴晗B.
吴南星C.廖沫沙D.邓拓16、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17、在20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凖与被称为“神童”的(刘绍棠),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18、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历史题材的创作中,李
劼人的《大波》(共四部)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保路运动。19、(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大胆冲破题材的禁区,但最后仍回到了“浪子回头”的陈旧套路中。20、诗人(胡风)发表了长诗《时间开始了》,开创了当代文学歌颂诗潮的先河。21、老舍在当代文学史上继《方珍珠》后创作的第二部话剧是《龙须沟》。2
2、“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23、(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
“刘半九”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24、《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口头流传的长篇民间叙事诗。25、田汉在《关汉卿》中,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创作的《蝶双飞》充满了浪漫的诗情,是爱情与理想的一曲浪漫主义绝唱。26、(黄翔)是“文革”中最早觉醒的青年之一
,他以诗歌《野兽》对那个年代发出了最强烈的诅咒。27、“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1976年“四五”运动中北岛创作的《回答》一诗。28、在短篇小说《死》里,最惊心动魄的是作家陈村与老翻译家(傅雷)
的亡灵,在假想中的对话与争论。29、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30、艾青在被打成右派20年后,以一首小诗《红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上的一个新的高峰期。形考任务31、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哪一个人物形象
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A.梁生宝B.王二直杠C.郭振山D.梁三老汉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A.《敌后武工队》B.《铁道游击队》C.《烈火金刚》D.《战斗在滹沱河上》3、在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A.牛汉B
.绿原C.唐湜D.穆旦4、60年代前期,专注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是()。A.《为了61个阶级兄弟》B.《谁是最可爱的人》C.《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祁连山下》5、“反思文学”中,鲁彦周的具有“公子落难型”特征
的作品是()。A.《犯人李铜钟的故事》B.《李顺大造屋》C.《天云山传奇》D.《灵与肉》6、《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A.梁倩B.曹荆华C.柳泉D.钟雨7、“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
。A.《陈奂生上城》B.《“漏斗户”主》C.《种田大户》D.《陈奂生包产》8、在80年代戏剧舞台上的荒诞派戏剧中,魏明伦的代表是()。A.《等待戈多》B.《车站》C.《屋外有热流》D.《潘金莲》9、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小说中,以乌世保为主人公的作品是()。A.《话说陶然亭》
B.《那五》C.《寻访“画儿韩”》D.《烟壶》10、《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A.为了到学校当音乐教师B.为了得到一本字典C.为了帮父亲上山砍竹子D.为了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11、中国文学自1937年抗日战争以来形成了两个传统,一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二是“解放区文学传
统”。这两个传统又称()。A.文化启蒙传统B.启蒙文化传统C.战争文化传统D.文化战争传统12、闻捷被人们称为“诗体长诗”的《复仇的火焰》共有三部,它们是()。A.《复仇的火焰》B.《叛乱的草原》C.《觉醒的人们》D.《动荡的年代》13、1985年崛起的
“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陈凯歌的《黄土地》B.田壮壮的《猎场札撒》C.郑洞天的《邻居》D.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14、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爸爸爸》B.《归去来》C.《诺日朗》D.《女女女》15、体现出80年代戏剧创作“文化热”
的主要作品有()。A.《大淖记事》B.《红白喜事》C.《桑树坪纪事》D.《狗爷涅繁》16、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17、“反右运动”是(1957)年夏季开始的。18、《青春
之歌》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19、60年代前期,政治抒情诗成为了诗坛占主导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也由“颂歌”转向了“(战歌)”。20、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编的“新编历史京剧”《谢瑶环》是他戏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21、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50篇。22、《干校六记》描写的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在“文革“中下放劳动改造的事情。23、《人到中年》在艺术上的突破和成功,还在
于“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形象的塑造。24、(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历程和风貌。25、宗璞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荒诞小说是《我是谁》。26、汪曾祺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27、80年代“市井小说”
的主要作品有(邓友梅)的《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系列,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市井人物”系列等。28、1982年,(周涛)与昌耀共同提倡并创作的“新边塞诗”,对西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9、1985年,韩
少功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30、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包括《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和《商州三录》等。形考任务41、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题材创作影响最大的创作模式不包括()。A.《死水微澜》模式B.
《子夜》模式C.《财主底儿女们》模式D.《华阳国志》模式2、被人们称为“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又名()。A.“散曲小令体”B.“民歌体”C.“楼梯式”D.“新辞赋体”3、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A.叶和甫B.谢小山C.杨显之D.王和卿4、林斤澜的“乡土小说”的代表作是()。A.《瓜棚柳巷》B.《花街》C.《蒲柳人家》D.《矮凳桥风情》5、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A.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B.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
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C.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政治风云D.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40多年的历史6、《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A.胡玉音B.黎桂桂C.秦书田D.谷
燕山7、“改革文学”中著名的戏剧作品是()。A.《改革者》B.《血,总是热的》C.《乔厂长上任记》D.《三千万》8、年轻画家“孟加拉虎”是哪篇小说中的男主人公?()A.《人啊,人》B.《你别无选择》C.《在同一地平线上》D.《方舟》9、80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
的是()。A.《雷场相思树》B.《西线轶事》C.《金色叶片》D.《高山下的花环》10、《妻妄成群》中陈佐千的第四位太太是()。A.颂莲B.米兰C.毓如D.卓云11、“山药蛋派”或“山西派”的主要作家有()等。A.西戎B.束为C.孙犁D.马烽12、预示
着当代文学新走向的“三只报春的燕子”是()。A.《哥德巴赫猜想》B.《班主任》C.《伤痕》D.《曙光》13、先锋小说的小说主要作家有()。A.余华B.格非C.马原D.残雪14、在90年代产生的读物型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A.《无雨之城》B.《文化苦旅》C.《
情爱画廊》D.《一地鸡毛》15、张炜90年代以后以家族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古船》B.《柏慧》C.《九月寓言》D.《家族》16、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17、(李凖)的《李
双双小传》与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18、茹志鹃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19、梁斌的《红旗谱》原计划写四部,后来又发展为六部,但只完成
了它的第二部《播火记》和第三部《烽烟》。20、曹禺50年代后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明朗的天》。21、“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等。22、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刑物《今天》,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23、杨绛
在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24、80年代初出现的“中篇小说热”与“反思小说”形成了一种共生现象。25、《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26、1982-1983年间,王蒙发表的系列小说《在伊犁》
,对新疆各民族的伊斯兰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和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27、《西线轶事》描写了陶珂等六个女电话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2
8、“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29、方方的《风景》和池莉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30、1986年,莫言的《红高梁》和(张炜)的《古船》
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形考任务5知识准备:本作业在学完全部内容后进行。考核形式:提交一则作品分析测试满分:100分具体内容:在本门课的学习中,有一些重点作品需要同学们对其进行精读、细读。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写一则作品分析。要求:1、角
度任选,题目自拟。建议选择一个适中的切入点,如:分析《风景》的死者叙述视角;从《呵,母亲》中分析舒婷诗歌的情感表达。2、要结合个人的阅读感受,不可照抄教材和他人论著。3、主题突出,立论清晰,论述深入。4、举例恰当,层次分明,文
字通顺。5、不少于800字。可选作品:1、小说:《“锻炼锻炼”》《风景》2、话剧:《茶馆》3、诗歌:《呵,母亲》《祖国啊,亲爱的祖国》《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参考答案:作为朦胧诗派和当代诗坛的代表性人物,舒婷敏感而鲜明地记录了处于文化转型期中国大
陆女性最内在的精神流向,从关心个人命运、个体的价值出发,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完成了一个现代女性从自身解读、两性之爱到对祖国之情、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和探索。真挚而坚定的爱情态度爱情是每个女人出于天性本能的追求
,更是作为一个女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完成的一种生命实现方式。舒婷在诗歌中就写下了她们在这一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无题》有初恋的甜蜜和心跳:“我探出阳台,日光/我急急跑下,在你面前停住/你怕吗?/是的,我怕/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是的,我快乐/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是的,爱着/但我不告诉你
他是谁”。初恋少女的青涩与娇羞像是拨开了乌云密布的天空,一米阳光轻柔地洒落下来,使人顿觉温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舒婷也写离别的无奈和忧伤,如《雨别》写到:“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哭/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
野/不畏缩也不回顾/我真想集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我真想,真想。”我的忧伤此时此刻想不够,说不出。多么深切的离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欲说还休。在《惠安女子》中人们只看到惠安女“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的身影,而忽略了她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
成为风景成为传奇。”诗人透过表象看到了美丽后面的忧伤和苦涩的命运,揭示了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女性真实生存状态。她是如此关注女性的个体生命和价值,以一颗女人心体贴着天下所有的女人,为她们唤回一个个生动丰富的灵魂,独立不羁的生命。舒婷诗歌也表达了女性强烈的对爱情的
意识和独特的思维。女性和男性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而一味的认同男性所付出的,无视女性与男性分工的差异,忽略女性的努力,这是违反人性的.不合人情的。她坚决否定了一直被世俗奉为定律的爱情,一种
是攀结高枝,依附于一个足以让自己炫耀、让旁人艳羡的人,利用对方的荣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种是在爱情中完全丧失自我,一厢情愿只知道付出,痴迷沉溺而不能自拔。诗人否定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她曾为错过了“无数次春江月明”的神女而惋叹,发出了“与
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呼唤,表白与其作为封建礼教与男权的祭品而为人礼赞,不如做一个享有真实的生命体验的人。这是女性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体贴而明哲的友情关怀友情的主题,在舒婷诗中是又一个反复吟咏的旋律。
舒婷曾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在她的创作中,以爱的胸襟宽容多难的世界,以爱的温暖抚慰坎坷的人生,她
以友爱的角度抒发创作,弥漫着真诚的友爱和关怀之情。可以说,她的诗是爱的`呼声,她架起了一座通往人的心灵的爱的桥梁。她分外珍惜生活中的感情与友谊,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轻声地提醒友人:“几时你不再划地白狱/心便同世界一样丰富宽广”,劝说朋友不要让忧伤击垮即将扬起的风帆,表示“我愿是那顺帆的风
/伴你浪迹四方”(《春夜》)。她用诗句诠译了友谊的真谛,并在女性的温柔、体贴中注入了一种豪迈与刚强:“只要你那只圆号突然沉寂/要求着和声/我就回来/在你肩旁平静地说/兄弟,我在这儿”(《兄弟,我在这儿》)。她和朋友相互勉励,相互鼓舞,给朋友以斗争的勇气和信心:“答应我/不
要流泪/假如你感到孤单/请到窗口来和我会面/相视伤心的笑颜/交换斗争与欢乐的诗篇”(《小窗之歌》)。舒婷的诗歌还以优美人情和人性的力量打动人,她致与友人的诗歌,感情真挚动人,流淌着女性柔美的情怀。相对于其他朦胧诗人
,舒婷女性特征更显突出,她总是微笑着,带着恬静柔美的气息。浓郁而真挚的母女亲情母亲形象,是各种创作中恒古不衰的主题。舒婷也不例外,在这个情感角度她赋予了母亲形象更加丰厚的内涵,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丰满、伟大的母亲形象。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翼,/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呵,
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呵,母亲》你黯然神伤的琴声/已从我梦中的泪弦/远逝/你临熄灭的微笑/犹如最后一张叶子/在我雾蒙蒙的枝头/颤抖不已。――《读给妈妈听的诗》舒婷在诗歌中如此的抒发她
对母亲真挚的情感,是和她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所以她和母亲的感情也是非常浓郁而深厚的。舒婷的母亲可谓是才艺双全,感情丰富细腻而性格又带些纤弱。她极力保护儿女,尽量不让他们受到风雨的摧残。母亲这种既柔弱又坚强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舒婷,使她有了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所以
舒婷的诗歌中抒发的总是一个渴望得到慰藉和理解,也善于慰藉和理解别人的、温柔且刚强的女性形象,这多半应归功于她的母亲吧。深沉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舒婷是一个具有深沉人文关怀的诗人。唯其如此,她的诗中洋溢着热烈的向往,熔铸着坚定的信念。她那样痴情那样深切的关注
着祖国及民族的命运。她顽强和坚韧的斗争精神到现在都能震撼到我们的心灵。舒婷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她诸多的诗作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已经是世所公认的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中一连串的独具创意的表达意象,构成了诗歌丰富的内涵,细致全面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复杂深刻的情感。“破旧的老
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构成了苦难祖国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深深的悲悯情感。而“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则为祖国的未来描绘了明丽的希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美好未来的希
冀。在诗的最后,作者写到:“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作者化小我为大我,将自己自觉且深刻的
融入在祖国的大整体中。在祖国这个大背景下,作者的使命感得到了极大地加强。总之,舒婷的诗作充满了女性的梦想和温馨,又有着对于传统的叛离性思维,带有强烈的女性责任意识和时代色彩。她以独特的情感角度创作,在女性的温柔关爱中渗透着明哲与坚韧,在忧郁的氛围中渗透着人的尊严感和深沉的使命感,传达
了女性的觉醒以及女性对平等独立价值观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新时期女性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承担。使得舒婷成为当代文坛独特的“这一位”,其独具魅力的优秀诗篇也将成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