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PDF
  • 阅读 10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453.465 KB
  • 2023-0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pdf,共(18)页,453.4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65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社会教学论》形考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最初“小学”这个词是指()a.识文断字b.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c.文字学d.专指学校2.()是人类社会现象存在的动因和根由。a.文化b.发

展c.需要d.经济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反映了()在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a.国情教育b.继续教育c.基础教育d.高等教育4.目前小学社会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是()。a.系统化b.综合化

c.生活化d.学科化5.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从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际-世界内容建构思路是以下哪种()a.以人为中心b.以科学为中心群c.以社会为中心d.同心圆扩大法6.社会需求具体化的结果之一就是()。a.形成教育b.形成国家c.形成

组织d.形成文化7.下列属于学科因素制约小学社会课程内容选择表述不的是()。a.内容随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而更新b.科学文化的范围制约c.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制约d.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构的制约8.小学社会课程是一门新兴的()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

课程9.人的发展是()的过程。a.成长化b.教导化c.社会化d.学习化10.小学社会课程中关于小学生与周围人、物、事不断发生关系的课程资源是()。a.校外资源b.文本资源c.自然资源d.人物资源二、判断题11.教育对人类文化的首要功能在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

(√)12.世界各个国家十分重视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国民的教育,动用国家法律对小学教育进行强制干预,制定义务教育法,实行义务教育。(√)13.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1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不起主导作用。(×)15.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16.教师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17.影响我国小学社会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科因素(×)18.我国现行小学社会

课程结构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构建思路。(√)19.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特点是综合化。(√)20.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有道德经验、认识经验和审美经验。(×)三、多项选择题21.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A.学习者是课程目标指向

的终极对象B.教材内容是开展教学的载体C.社会需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动力D.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总纲2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A.继承和传播功能B.选择功能C.导向功能D.创新功能23.1923年6月颁布了《新学制小学课程纲要》

,规定在初级小学阶段,()合并为社会,这是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开端。A.地理B.历史C.卫生D.公民24.社会课程的标准是多层次的,涉及学生()A.家乡(社区)和祖国B.世界C.自身和家庭D.学校25.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A.人口B.经济C.文化D.自然环境26.课程结

构的基本特征有()。A.可度量性B.可转换型C.有序性D.客观性27.社会课程结构设计思路提出“点面结合”,其中“点”是指()。A.社会活动B.社会状态C.社会关系D.社会环境28.新课标倡导社会课程的学习方式是()。A.注入式学习B.自主学习C.探究式学习D.合作式学习29

.小学社会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基础性原则,原因在于()。A.选择应该注重知识的迁移B.具有普遍性与共同性C.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再到实践中验证和运用知识D.从完整人的意义上对学生提出了要求30.人的发展包括()A.心理发展B.身体发展C.智慧发展D.感情发展形考作业21.建立校本研究时应该

注意的事项除了以小学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外,还要注意()a.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境b.教学过程c.人的心理d.学生和家长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规定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学时。a.120b.100c.150d.2403.1

986年美国霍姆斯小组报告()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a.《教师教育研究》b.《教育小六法》c.《明日之教师》d.《明日之教育学院》4.依据知识的功能来划分的教师知识结构中,被称为本体性知识的是()。a.通用知识b.实践性知识c.学科知识d

.教育教学知识5.小学生的道德感是()。a.比较模糊的b.不稳定c.比较稳定的d.比较清楚的6.从6、7岁开始,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a.学习b.交往c.游戏d.友谊7.男女儿童性别心

理差异是生物学因素、环境和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男女两性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实差异。a.成人化b.多元化c.生活化d.社会化8.教育教学知识被称为(),它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备知识。a.逻辑性知识b.

条件性知识c.实质性知识d.内容性知识9.()是指那些便于教师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知识的总和。a.通用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教育教学知识d.学科知识10.()也可称为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a.教育教学知识b.学科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二、判断题11.要坚定教师的专

业理想,只需要鉴定的教师人生目标即可。(×)12.教师的专业自我就是按自己的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3.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学校共同来维护。(√)14.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各种知识及教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的系统。(√)15.教育教学

知识在按知识功能划分的教师知识结构中被称为非条件性知识。(×)16.学生观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17.智商越高的儿童,一般来讲他的学习成绩也就越好,而且将来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8.男女儿童性别心理

差异是男女两性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实差异。(√)19.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的间接原因。(×)20.一般把智商在100以上的儿童称为某方面的超长儿童。(×)三、多项选择题21.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由()组成。A.教学实践知识B.教育教学知识C.普通文化知识

D.学科专业知识22.皮格马里翁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金纳B.罗森塔尔C.雅各布森D.皮格马里翁23.教师素质的特点有()。A.职业性B.发展性C.道德性D.培养性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前,我国没有

法定的教师资格制度,造成一些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教师主要包括()。A.民办教师B.长期代课教师C.临时代课教师D.公办教师25.对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的理解,的有()A.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B.教师专

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C.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D.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26.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有()。A.学习的主体B.知识的接收者C.加工的对象D.教育的对象27.小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阶

段。A.直观行动思维B.书面语言C.抽象逻辑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28.态度由()因素构成。A.意向B.心理C.认知D.情感29.心理学在研究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时,通常采用()等级来概括。A.低常B.中常C.弱智D.超常30

.智力结构差异的类型有()。A.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B.艺术型、思维型与中间型C.分析型、综合型与分析一综合型D.视觉型、听觉型、运动觉型与混合型形考作业31.下列属于教学环境中“软环境”a.教室光线b.教师的人格特点c.教学设备d.校园环

境2.小学生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的,因此在小学将()作为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3.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这说明了教学环境的()功能。a.德育b.健体c.特殊性d.

聚合4.在教学理论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代表人物是()。a.杜威b.罗杰斯c.凯洛夫d.赫尔巴特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属于什么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实践性原则

6.让学生具体到社会各个角落去做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a.实践性b.特殊性c.开放性d.层次性7.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说明小学社会课教育对象具有()。a.形成性b.多样性c.特殊性d.导向性8.小学社会课

程教学模式的()特点,使得其教学模式可以被学习、示范和模仿,从而使教学模式的运用成为一种技术、技能和技巧,并能达预期的教学效果。a.操作性b.开放性c.整体性d.针对性9.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

)提出的。a.杜威b.乔伊斯和韦尔c.布鲁纳d.罗杰斯10.()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a.有意义的学习b.探究学习c.机械学习d.接受学习二、判断题11.小学社会课程具有内容简单、结构松散、涉及面

广,内容实践性强等方面的特点。(×)12.建构主义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13.教学评价部分在教学设计中是可以忽略的。(×)14.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关系非常紧密。(√)15.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对塑造学生的个性具有很强的影响力。(√)16.教师是小学社

会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17.在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进程与教材没有联系性。(×)18.与讲授法相比,谈话法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需要较少的时间。(×)19.使用教学媒体最基本的原则是标准性原则。(×)20.小学社会课程教学模式的简约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可以被学习、示范和模仿。(×)三.

多项选择题21.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设计的要素应该包括下列哪些要素()。A.教学对象B.教学策略C.教学目标D.教学评价22.教学策略的类型一般有下列哪几个()。A.管理策略B.评价策略C.传输策略D.组织策略23.教学设计的理

论基础应该包括()。A.传播理论B.学习理论C.系统理论D.教学理论24.直观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A.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B.参观调查C.重视运用直观的语言D.直观展示要与讲解相结合25.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A.知识传递功能B.培养良好师生感情的功能

C.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功能D.塑造学生个性的功能26.小学社会课程所讲授的主题的复杂性导致了小学社会课自身内容的()。A.教学目标B.教与学之间的关系C.教学程序D.教学评估27.以下哪些是小学社会课程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结构要素?A.实现条件B.活动程序C.功能目标

D.理论基础28.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有()。A.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B.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C.所耗费的教学时间较多D.容易忽视教师的作用29.以下哪些是以实际训练为为主的教学方法?A.演示法B.实

验法C.探究法D.实习作业法30.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实践B.教材C.学校D.教师形考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1.小组合作学习于20世纪()在美国兴起,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a.60年代b.50年代c.70年代d.40年代2.教学组织形式构成

最基本的要素为()a.教师和学生b.教学时间单元和教学空间单元c.其他各种教学要素d.教师的行为3.()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教师为上课做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a.上课b.课外活动c.备课d.批改作业4.教学评价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5.学生学习评价是以()为评价对象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a.学生的学习结果b.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c.教师的教学过程d.学生的个体学习过程6.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通

常是根据()来区分的。a.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b.评价功能的不同c.评价基准的不同d.评价内容的不同7.根据(),我们构建了社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a.学科发展的顺序b.小学社会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c.文化发展的规律d.社会发展的历程8.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上的思想品德教育。a.狭义b.一

般意义c.广义9.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是随着()的产生而产生的。a.血婚制家庭b.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c.对偶婚制家庭d.群婚制家庭10.()是社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a.社会努力b.家庭要求c.工业革命d.学生要求二、判断题11.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

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实践和空间的安排方式。(√)12.小学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集体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13.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课外活动日趋重要,已成

为小学社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14.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15.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静态性。(×)16.小学社会课程设立的初衷就是让小学生学习知识。(×)17.在指导学生创建成长记录袋时,可以让学生随意地把自己的作品放进记录袋中

,他们愿意放什么就放什么,教师不加干涉。(√)18.西方近现代的公民教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伴随公民地位的确立和解释而派生出来的。(√)19.我国古代公民教育的任务是“明人伦”,学生的任务是“学人伦”。(√)20.课外、校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课”的

一种,即活动课,活动课是现代小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多项选择题21.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受()等因素的制约。A.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B.教学观念C.教学任务D.教学内容22.根据参加人数,备课可分为

()。A.个人备课B.课后备课C.集体备课D.课时备课23.教学方法的本质特点主要包括()。A.教学方法是教育者赖以实现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不B.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C.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D.教学方法体现

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24.我国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A.分层教学B.小组协作学习C.个别化教学D.班级授课25.做好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评价工作,必须要贯彻客观性原则,做到()。A.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B.评

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C.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D.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26.()可以作为教学评价的内容。A.教师的教学B.学生的学习C.教案、教材D.课堂环境27.为了做好小学社会课程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学评价应贯彻()。A.指导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8.

社会教育的内容有()。A.智育和美育B.体育和卫生教育C.思想品德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29.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有()。A.形式的多样性B.组织的自愿性C.内容的广泛性D.活动的自主性30.小学社会课程的实施的目的是使

学生()。A.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B.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C.树立的价值观D.建立科学和谐的世界观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97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