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DOC
  • 阅读 7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0 页
  • 大小 257.948 KB
  • 2023-0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8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docx,共(80)页,257.94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65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B.经营管理费用总和C.料、工、费及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生产费用之和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B.生产费

用和期间费用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3.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B.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C.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D.生产经营的特点4.

中小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A.分散工作方式B.统一工作方式C.集中工作方式D.车间工作方式(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A.成本控制B.成本核算、分析C.成本计划D.成本预测、决策E.成本考核2.一

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A.成本计算方法B.成本管理的要求C.企业机构的设置D.生产规模的大小E.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3.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A.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

配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盈余公积的提取E.营业收入的实现4.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有()。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B.分散工作方式C.统一工作方式D.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E.集中工作方式(三)判断题1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2、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3、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4、大中型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一般

采用集中工作方式。(×)5、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属于营业外支出。(√)6、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外购材料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第二章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折旧费用B.外

购动力费用C.制造费用D.人工费用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A.几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B.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D.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机器设备折旧费3.

为了及时、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做好的各项基础工作不包括()。A.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工作B.定额的制定和修订C.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4.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直接材料费用B.车间厂房折旧费C.厂部办公楼折旧费D.辅助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5.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账户。A.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B.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C.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A.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C.各个会计期间D.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人工费用B.直接材料C.折旧费D.燃料和动力E.外购动力费用3.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销售费用B.管理费用C.产品用动力费用D.

财务费用E.生产工人职工薪酬4.产品成本项目中的直接材料,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A.包装物B.主要材料C.辅助材料D.低值易耗品E.原料(三)判断题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2、企业在生

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3、直接人工和废品损失属于产品成本项目。(√)4、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由生产的产品负担,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5、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的分类。(×)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按医务及生活福

利部门人员职工薪酬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A.生产费用B.应付职工薪酬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2.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C.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D.本月减少的设备3.

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该固定资产2002年10月购入并开始使用,2013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A.78200元B.80000元C.76800元D

.76000元4.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A.辅助生产成本B.基本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原材料5.在企业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原材料”B.“燃料”C.“基本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6.利息费用计入()。A.生产费用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财务费用7.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

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A.5.37%B.6.33%C.6.67%D.6%8.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生产费用

”B.“管理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9.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

折旧费为()万元。A.29B.30C.32D.3310.月末进行职工薪酬分配时,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借记的账户是()。A.“制造费用”B.“应付职工薪酬”C.“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11.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12.产品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记入()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13.计算计件工资费用时,应以()为计算依据。A.时间B.劳动生

产率C.出勤记录D.产量和质量14.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外购动力费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时,在支付动力费用时应()。A.借记“应付账款”B.贷记有关费用账户C.贷记“应付账款”D.借记有关费用账户15.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在()中列支。A.“销售费用”B.“税金及附加”C.“基本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16.企业支付()时,在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时,应借记“税金及附加”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库

存现金”账户。A.土地使用税B.车船使用税C.印花税D.房产税(二)多项选择题17.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A.车间办公费B.车间生产工人职工薪酬C.车间管理人员职工薪酬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E.车间照明用电费18.下列各项中,属于

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B.月份内报废的设备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D.超龄使用的设备E.闲置的厂房19.工业企业各种要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包括()。A.邮电费B.保险费C.印刷费D.差旅费E.广告费用20.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A.不需用的固定资

产B.未使用的房屋和建筑物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D.当月停用的设备E.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21.计入产品的职工薪酬,按其用途应分别借记()账户。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D.“辅助生产成本”E.“制造

费用”22.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五五摊销法B.工作量法C.直接分配法D.一次摊销法E.约当产量法(三)判断题23.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明细账借方的“直接材料”成本项

目,贷记“原材料”账户。(√)24.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25.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报废的残料作价入库时,应借记“原材料”,贷记“制造费用”。(√)26.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是职工薪酬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

。(√)27.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28.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29.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动力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计算。(√)30.某车间月

初固定资产原值为1200万元,本月增加的机器设备原值为120万元,本月减少的机器设备原值为150万元,月折旧率为0.2%,则本月的折旧额为2.4万元。(√)31.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财务费用的一个费用项目。(√)第四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1.采用

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A.能够提供正确的分配计算结果B.核算结果不很正确C.适用于实现电算化的企业D.能够简化费用的分配计算工作E.便于分析考核各受益单位的成本2.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

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具有以下特点()。A.核算工作较简便B.需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C.核算工作量较大D.核算分配结果不很精确E.核算结果较正确4

.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5.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提供劳务的数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A.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B.在各受益单位之间C.先通过交互分配算出辅助生

产的实际费用分配率,再按其对外部的受益单位D.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6.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A.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B.不必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C.首先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D.必

须通过“制造费用”总账账户核算7.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A.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C.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D.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出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入的费

用8.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两个方面,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是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关键。(×)9.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修理用备件入库时,应借记的账户是()。A.“低值易

耗品”B.“基本生产成本”C.“原材料”D.“辅助生产成本”10.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很少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A.代数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交互分配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11.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方法的是()。A.计划成本分配法B.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C.定额成本法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1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B.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D.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13.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

用,应再在()进行分配。A.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B.各基本生产车间C.各辅助生产车间D.各受益单位之间14.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A.为了简化核算工作B.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C.制造费用很少D.辅助生产车间数量很少E.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15.采用按计划成本分

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可以简化和加速计算分配工作。(√)16.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C.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

转出的费用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1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A.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C.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18.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

户有()。A.“辅助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在建工程”E.“基本生产成本”19.某企业有机修车间和供电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2000元,提供了4200工时的劳务,其中供电车间耗用200工时;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08000元,提供了

52000度电,其中机修车间耗电2000度。如果采用直接分配法,则修理费的分配率为10元/小时。(×)20.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是()。A.计划成本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交互分配法21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定额比例法D.计划成本分配法E.代数分配法2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借记“在建工程”账户B.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C

.借记“制造费用”账户D.借记“管理费用”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A.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B.季节性生产企业C.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D.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

2.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C.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3.下列方法中,可能

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A.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4.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应记入()账户的借方。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基本生产

成本”D.“累计折旧”5.下列不属于制造费用的是()。A.劳动保护费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C.车间机物料消耗D.季节性停工损失6.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A.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B.制造费用较多的车间C.季节性生产的车间D.机械

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各种产品7.除了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没有余额B.有借方或贷方余额C.一定有借方余额D.一定有贷方余额8.某车间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

为5元/小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000元,定额工时9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A.40000B.37000C.45000D.430009.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是指()。A.间接费用B.直接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计划成本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

例分配法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D.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E.直接分配法2.下列账户中,月末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的是()。A.“制造费用”B.“材料成本差异”C.“本年利润”D.“管理费用”E.“基本生产成本”3.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所属项目的有()。A.低值易耗品摊销B

.机物料消耗C.试验检验费D.保险费E.税金4.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A.生产车间的保险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厂部办公楼折旧费D.低值易耗品摊销E.在产品盘亏和毁损5.分配制造费用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

。A.“基本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生产费用E.“辅助生产成本”6.基本生产车间发生下列(),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A.机物料消耗B.折旧费C.融资租赁费D.设计制图费E.办公费7.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制造费

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B.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C.“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D.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E.制造费用应按产品品种开设明细账8.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可能

有月末余额B.可能有借方余额C.可能有贷方余额D.无月末余额E.可能无月末余额(三)判断题1.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时,“制造费用”账户一般会有余额。(√)2.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最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3.制

造费用分配方法中包括计划成本分配法。(×)4.对于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法实质上是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按与之相关的作业进行分配。(√)5.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以保持前后期成本的可比性。(√)第六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

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应该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是()。A.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非正常停工损失B.非正常原因发生的停工损失C.非季节性停工损失D.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2.“废品损失”账户月末()A.可能有借方或贷方余额B.如果

有余额,余额一定在借方C.如果有余额,余额一定在贷方D.一定没有余额3.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期间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计入()。A.营业外支出B.管理费用C.废品损失D.产品成本4.“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A.产品销售后的修理费用B.库存产品因水灾而变质的损失C.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

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D.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5.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A.借:废品损失贷:原材料等B.借:其他应收款贷:废品损失C.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D.借:废品损失贷:基本生产成

本6.“废品损失”账户应按()设立明细账。A.产品品种B.废品种类C.责任人D.车间7.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是指()。A.返修前发生的原材料费用B.返修前发生的制造费用C.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D.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返修后发生的修理费用8.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生

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后的损失C.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A.

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B.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生产中的废品的损失C.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D.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的损失E.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2.核算废品损失过程中,可能贷记的账户有()。A.“基本生产成本”B.“废品损失”C.“制造费用

”D.“原材料”E.“应付职工薪酬”3.可修复废品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A.可以修复,但在经济上不合算B.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C.经过修复可以使用D.经过修复仍不能使用4.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

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A.半成品B.原材料C.产成品D.低值易耗品E.在产品5.“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项目。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D.可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E.回收废料的价值6.下列各项中,可用以计

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有()。A.按所耗定额费用扣除残值计算B.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C.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D.按所耗实际费用扣除残值计算(三)判断题1.废品损失包括由于保管不善而损坏变质的损失。(×)2.计算废品损失时,要扣除回

收的废品残料价值。(√)3.废品损失包括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4.在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中,不设立“废品损失”科目和成本项目,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可不作账务处理。(×)5.废品净损失,月末均应由本月同种合格产品的成本负担。(√)6.“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7.“停工损失”账户应按产品品种设立明细账。(×)8.“废品损失”科目应按车间设立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第七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

率。A.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C.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D.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2.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4小时、16小时

。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A.20小时B.32小时C.16小时D.40小时3.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4小时、16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

%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A.32小时B.16小时C.40小时D.20小时4.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A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D.定额比例法5.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A.定额比例法B.约当

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6.某产品经三道工序加工而成。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5小时、25小时、10小时。各道工序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计算。第三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为()。A.50小时B.10小时C.45小时D.40小时7.某种

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A.20件B.160件C.140件D.135件8.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各道

工序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计算。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A.69%B.70%C.68%D.71.4%9.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的产品。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B.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相差不多D.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10.如果企业定额

管理基础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应采用()。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C.定额比例法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二)多项选择题

1.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分配()。A.燃料及动力B.制造费用C.直接材料D.管理费用E.直接人工2.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

的大小C.在产品是否接近完工D.在产品数量的多少E.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3.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转出时,可能借记的科目有()。A.“低值易耗品”B.“库存商品”C.“原材料”D.“辅助生产成本”E.“基本生产成本”4.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

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A.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B.定额管理基础较好C.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E.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5.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适用于()产品。A.各

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B.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C.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小D.产品成本中各项目比重相差不大E.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很大6.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A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定额比例法E.约当产量比例法7.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产品。A.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B.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E.产品成

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三)判断题1.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生产费用分配方法。(√)2.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

对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3.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生产费用的分配可

以采用不计在产品成本法。(×)4.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5.某工序在产品的累计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6.当采用定额比例法

分配生产费用时,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7.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第八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属于

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A.品种法B.分类法C.分批法D.分步法2.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分类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成本法3.下列

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定额法B.品种法C.分步法D.分批法4.选择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A.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B.能够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C.产品种类是否繁多D.产品消耗定额是否准确、稳定5.工业企业的(),是按照生

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A.多步骤生产B.大量生产C.单步骤生产D.复杂生产(二)多项选择题6.品种法适用于()。A.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

单件多步骤生产E.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7.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来确定。A.生产规模大小B.产品产量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E.生产组织的特点8.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定额法B.分批法C.品种法D.分类法

E.分步法9.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A.定额法B.分类法C.分批法D.品种法E.分步法(三)判断题1.按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2.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复杂生产和简单生产两种。

(×)3.将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生产组织的特点相结合,可形成不同的生产类型。(√)4.构成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类型、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5.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不仅取决于产品生产特点,还要考虑管理上的要求。(√)6.成本计算的基

本方法有:品种法、分类法、分步法。(×)7.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与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8.将定额法划为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是因为定额法在成本计算中并不重要。(×)9.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而不能单独使

用。(√)10.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最终都必须提供按产品品种为对象的产品成本资料。(√)11.某企业的第一车间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二车间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可以确定,这

是二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12.某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断定这是二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项选择题1.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A.分步法B.分批法C.分类法

D.品种法2.下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品种法3.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大量成批生产B.大量大批生产C.单件小批生产D.大量小批生产4.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

大量小批生产B.大量成批生产C.大量大批生产D.单件小批生产5.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A.分步法B.分批法C.分类法D.品种法(二)多项选择题1.品种法适用于()。A.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B.管理

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C.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D.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E.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2.品种法的特点为()。A.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批别或工作令号B.以产品

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C.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D.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E.月末计算在产品成本(三)判断题1.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批法。(×)2.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3.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

,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而且成本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四)综合实训1.资料:某企业下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供水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企业是大量生产的企业,因半成品不对外销售,所以,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

成品成本。因此,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实行一级成本核算,为了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设置了甲、乙两种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和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

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发生时直接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配各项费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2)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3)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登记各种费用、成本明细账。(4)计算完

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5)根据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完工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并编制结转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1.201×年10月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基本生产车间领有材料100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的A材料200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的B

材料30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40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8000千克,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2000千克),车间的机物料消耗性材料1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2000元;共计120000元。参考答案: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

素费用。(1)按材料用途进行分配,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1。表1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201×年10月单位:元分配对象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直接材料52000乙产品直接材料38000一般耗用机物料消耗10000劳动保护费1800供水车间直

接材料12000合计1120001800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2000——乙产品3800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12000制造费用10000贷:原材料112000借:原材料200制造费用1800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

品摊销2000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4000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4000(2)基本生产车间本月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劳动保护用品),实际成本为4000元,残料入库,计价2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核算。参考答案:根据各车间、部门的工资计算单和规定

的福利费计提比例,分配工资并计提福利费。编制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见表2表2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201×年10月单位:元/p>分配对象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配标准(工时)分配率工资分配金额其他职工薪酬(工资的14%)合计甲产品直接人工6000530000420034200乙产品直接人工2000

510000140011400基本生产车间人工费用800011209120供水车间直接人工12000168013680人工费用30004203420合计63000882071820根据“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

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200——乙产品1140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17100制造费用912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3000——职工福利8820(3)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40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

时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辅助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12000元,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共计63000元。参考答案:(3)按材料用途进行分配,编

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1。表1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201×年10月单位:元分配对象费用明细项目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折旧费2000供水车间折旧费800合计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200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800贷:累计折旧2800(4)按照工资总额的14%

计提职工福利费。参考答案:编制各项货币支出汇总表,见表4。表4其他费用汇总表201×年10月单位:元分配对象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合计基本生产车间2000300040809080供水车间1000200031

006100合计30005000718015180根据“其他费用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908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6100贷:原材料151802.本月辅助生产车间共计供水9000m3,其中:基本生产车间耗水8000m3,企业管理部门耗水1000立方米。该企业辅助生产费用规定采用直

接分配法,按耗用的劳务数量分配。参考答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上列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归集辅助生产费用,见表5。表5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供水车间201×年10月单位:元201×年凭证号数摘要材料费直接人工折旧费其他费用合计月

日1031分配材料费1200012000分配薪酬费1710017100分配折旧费800800分配其他费用61006100月计1200017100800610036000月末分配转出12000171008006

10036000月末,应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6。表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车间名称:供水车间201×年10月单位:元受益单位修理工时分配率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8000432000

企业管理部门100044000合计9000436000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32000管理费用40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36000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

间进行分配。参考答案:分配制造费用。根据上列各种费用分配表和有关资料,登记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见表7。表7基本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201×年10月单位:元摘要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水

电费职工薪酬折旧费他合计分配材料费用10000180011800分配薪酬费用91209120分配折旧费用20002000分配其他费用0809080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200032000月计100001800320009120200008064000月末分配转

出100001800320009120200008064000月末,将归集在“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费用,按照实际工时的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中进行分配。编制的“制造费用分配表”见表8。表8制造费用分配表201×年10月单位:元产品名称生产工时(工时)分配率分配金额

甲产品6000848000乙产品2000816000合计8000864000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8000——乙产品16000贷:制造费用640004.月初在产品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2000元,

直接人工费用23800元,制造费用33200元;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9000元,直接人工费用7000元,制造费用10000元。参考答案: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登记甲、乙产品“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9、10。(1)计算甲产

品成本。计算结果见表9。表9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甲产品201×年10月单位:元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32000238003320089000分配材料费用5200052000分配薪酬费用3420034200分配制造费用4800048000合计84

0005800081200223200分配率302535结转完工产品成本600005000070000180000月末在产品成本2400080001120043200(2)计算乙产品成本。计算结果见表10。表10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乙产品201×年1

0月单位:元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900070001000036000分配材料费用3800038000分配薪酬费用1140011400分配制造费用1600016000合计5

70001840026000101400结转完工产品成本38000114001600065400月末在产品成本19000700010000360005.甲产品本月完工产成品2000件,月末在产品800件,完工率为4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

产品的费用。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乙产品本月完工产成品1120件。乙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参考答案: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即根

据甲、乙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完工产品成本,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见表11。表11产成品成本汇总表201×年10月单位:元产品名称位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单位成本甲产品件00060000500007000

018000090乙产品件1203800011400160006540058.39合计--980006140087000245400-根据“产成品成本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甲产品1

80000——乙产品16000贷:基本生产成本64000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单项选择题1.简化分批法是()。A.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批法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D.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

分批法2.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A.分类法B.平行结转分步法C.定额法D.简化分批法3.采用简化分批法,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A.只登记各种材料费用B.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C.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D.不登

记任何费用4.下列情况中,不适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A.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B.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C.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D.产品的批数较多5.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分步法B

.分类法C.分批法D.品种法6.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小批单件生产B.单件成批生产C.大量小批生产D.大量大批生产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A.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

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B.只是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依据C.只是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依据D.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8.采用简化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A

.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B.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C.累计原材料费用分配率D.累计生产工时9.对于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B.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C.以上说法全正确D.适用于小批、单件

、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10.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一般应采用()。A.分步法B.品种法C.分类法D.分批法(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A.小批单步骤B.大量大批的单步

骤C.大量大批的多步骤D.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E.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2.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以生产批次或定单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B.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C.一般不需要进

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D.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E.按月计算产品成本3.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A.可以计算先完工的产品成本B.月末需要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C.月末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

品之间进行分配D.月末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E.月末不需要计算产品成本,等到全部产品完工时在计算4.采用简化的分批法,()。A.不计算全部在产品成本B.分批计算、登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直接

计入费用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D.计算全部在产品成本E.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5.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按()。A.同一定单中的不同产品确定B.一张定单中单件产品的组成部分分别确定C.多张定单中的同种产品确定D.一张定单中的同种产品分批确定E.一张定单中的

不同品种产品分别确定6.采用简化分批法设立的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其作用在于()。A.只登记直接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B.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C.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时D.计算登记月末在产品

总成本E.计算登记完工产品总成本(三)判断题1.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一般不需要分配在产品成本。(√)2.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3.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要设立基本生

产成本二级账,但不须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4.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累计分配率,既是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分配各该费用的依据,也是在完工批别与月末在产品批别之间以及某批产品的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各该费用的依据。(√)5.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明细账,且登记全

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6.简化的分批法适用于投产的批数较多,月末未完工的批数也较多,而且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企业。(√)(四)综合实训1.资料:某批产品6月投产,批量为10台。采用分批法计算成

本。本月(8月)完工6台。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可以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未在产品实际数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产品成本明细账及有关费用的资料如下:表1产品成本明细

账批别:××批量:10台投产日期:6月本月完工6台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费用12860102805870389032900本月生产费用38206120273012670生产费用

累计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费用求:(1)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计算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在表内。(3)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参考答案:表2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别:××批量:10台投产日期:6月本月

完工6台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费用12860102805870389032900本月生产费用38206120273012670生产费用累计128601410011990662045570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7716100718564472931080完工产品单位成

本12861678.51427.4788.15180月末在成品费用514440293426189114490(2)计算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在表内。参考答案:表2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别:××批量:10台投产日

期:6月本月完工6台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费用12860102805870389032900本月生产费用38206120273012670生产费用累计1286014100119906620455

70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771610071856447293108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2861678.51427.4788.15180月末在成品费用5144402934261891144902.资料:(1)企业基本情况:某集团下属的江南公司第一分厂属于小批生产,该分厂产品批别多,生

产周期较长,每月末经常有大量未完工的产品批数。为简化核算工作,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2)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某集团下属的江南公司第一分厂201×年9月各批产品生产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①9月份生产批号有:表3批号产品批

量(件)投产日期完工情况8710甲88月9月全部完工8711乙108月9月完工4件9812丙69月尚未完工9813丁159月尚未完工9814戊119月尚未完工②各批号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见下列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表4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8710投产日期:8月品名:

甲产品批量:8件单位:元完工日期:9月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831本月发生80004000930本月发生10000502030本月累计30分配率30分配费用30完工转出表5产品成本

明细账批号:8711投产日期:8月品名:乙产品批量:10件单位:元完工日期:9月完工4件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831本月发生40001500930本月发生200002000030本

月累计30分配率30完工分配费用30完工转出30月末在产品表6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812投产日期:9月品名:丙产品批量:6件单位:元完工日期: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发生56003200表7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813投产日期:9月品名:丁产品批量:15件

单位:元完工日期: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发生52003000表8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814投产日期:9月品名:戊产品批量:11件单位:元完工日期: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

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发生50002100③9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57800元,工时38820小时,直接人工17857.2元,制造费用27174元。④此外,期末完工产品工时总额为23020小时,其中:8710批号的甲产品全部完工,采用实际工

时确定,该批产品全部实际生产工时为9020小时;8711批号的乙产品部分完工,采用工时定额计算确定已完工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4000小时。要求:根据上列资料,(1)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4)编制9月份结转完工

入库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1)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2)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3)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4)编制9月份结转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参考答案:表9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金额:元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累计578003882017857.227174102831.230分配率0.460.730完工转出276002302010589.21611454303.230月末在产品3020015

80072681106048528表10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8710投产日期:8月品名:甲产品批量:8件单位:元完工日期:9月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831本月累计80004000930本月发生1

0000502030本月累计18000902030分配率0.460.730分配费用4149.2631410463.230完工转出1800090204149.2631428463.2表11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8711投产日期:8月品名:乙产品批量:10件单位:元完工日期:9月完工4

件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831本月累计40001500930本月发生200002000030本月累计240002150030分配率0.460.730完工分配费用14000644098001624030完工转出960014000644

098002584030月末在产品144007500结转9月份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合计:28463.2(8710甲)+25840(8711乙)=54303.2(元)借:库存商品54303.2贷:基本生产成本54303.2

表12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812投产日期:9月品名:丙产品批量:6件单位:元完工日期: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发生56003200表13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813投产日期:9月品名:丁产品批量:1

5件单位:元完工日期: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发生52003000表14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814投产日期:9月品名:戊产品批量:11件单位:元完工日期:201×年摘要直接材料生产工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日930本月发生50002100第十一章产品

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单项选择题1.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A.逐步结转分步法B.并行结转分步法C.综合结转分步法D.分项结转分步法2.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A.有利于加强半成品的实物管理B.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C.能够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D.

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3.下列方法中,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A.分项结转分步法B.平行结转分步法C.综合结转分步法D.逐步结转分步法4.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自制半成品入库借记的会计科目是()。A

.“自制半成品”B.“产成品”C.“制造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5.分步法适用于()。A.大量大批生产B.单步骤生产C.单件小批生产D.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6.成本还原对象是()。A.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费用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C.产成品成本D.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7.某产品生产由三

个生产步骤组成,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是()。A.0次B.2次C.3次D.4次8.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逐步分解,还原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

反映的产成品成本。A.本月完工产品成本的结构B.本月所耗半成品成本的结构C.上一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结构D.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9.成本还原的目的是按()反映产成品成本资料。A.原始成本项目B.实际成本C.费用项目D

.成本项目10.某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月第一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为10000元,本月第二步骤领用的半成品成本为8000元,本月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为12000元,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分别为2000和16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产成品成本为()元。A.

22400B.21800C.19600D.20400(二)多项选择题1.分步法适用于()。A.大批生产B.多步骤生产C.单步骤生产D.大量生产E.成批生产2.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A.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B.需要计算转出

完工半成品成本C.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D.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E.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3.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A.有利于加强生产资金管理B.

为外售半成品和展开成本指标评比提供成本资料C.成本核算手续简便D.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的转移完全一致E.能够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4.采用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A.便于各生产步骤进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B.不需进行成本还原C.可以

加速成本核算工作D.便于从整个企业角度进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E.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5.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A.半成品对外销售B.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半成品不对外销售

6.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A.分项结转法B.按实际成本结转法C.平行结转法D.按计划成本结转法E.综合结转法7.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

A.便于各生产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B.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C.成本核算手续简便D.能够真实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E.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8.采用分步法时,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

可以()。A.将几个车间合并设立B.在一个车间内按不同生产步骤设立C.按生产车间设立D.按实际生产步骤设立E.以上均正确9.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A.能够为半成品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数

据B.能够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C.简化和加速了成本计算工作,不必进行成本还原D.能够反映各步骤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有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E.有利于开展成本分析工作(三)判断题1.分步法的成本计

算对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2.在分步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与产品生产步骤的划分不一定完全一致。(√)3.由于各个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对各步骤成本资料的要求不同,分步法可分为综

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4.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的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5.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6.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中以“半成品”项目列示的综合成本,成本还原的依据是上一

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构。(√)7.由于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以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所以,要进行成本还原。(√)8.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不论是综合结转还是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都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

结转。(√)9.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分步法的一种,但是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是不能提供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资料的。(√)10.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续应用。(√)11.在分步法下,不管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都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

)12.由于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资料,所以,管理上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时,就不能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四)综合实训1.资料:设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三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最后形成产成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

入,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加工,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各步骤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

单位成本计算。甲产品的产量记录和有关费用资料如表1和表2所示。表1产品产量记录单位:件摘要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产成品月初在产品10040140—本月投入或上步转入600500400500本月完工500400500—月末在产品20014040—说

明: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表2各项费用资料单位:元摘要车间别直接材料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一车间9000—1100190012000二车间—600096010408000三车间—350007700630049000本月发生费用一车间54000—1210020900870

00二车间——216002340045000三车间——495004050090000要求: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参考答案:1.各步骤成本计算见表3、表4、表5。表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A半成品201×年×月完工量:500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

本90001100190012000本月生产费用54000121002090087000生产费用合计63000132002280099000半成品单位成本902238150完工半成品成本45000110001900

075000月末在产品成本180002200380024000表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B半成品201×年×月完工量:400件摘要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6000960104008000本月生产费用75000216002340012

0000生产费用合计810002256024440128000半成品单位成本1504852250完工半成品成本600001920020800100000月末在产品成本210003360364028000表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品201

×年×月完工量:500件摘要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350007700630049000本月生产费用1000004950040500190000生产费用合计135000572004680

0239000单位成本25011090450完工产成品成本1250005500045000225000月末在产品成本10000220014000140002.资料:习题1的资料及其计算结果。要求:将习题1计算的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参考答案:成本还原:成本还原计算表

如表6所示。表6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成品:500件行次项目还原分配率自制半成品(第二自制半成品(第一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步骤)步骤)⑴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250005500045000225000⑵第二步半成品成本60000192002080010

0000⑶第一次成本还原125000/100000=1.25750002400026000⑷第一步半成品成本45000110001900075000⑸第二次成本还原75000/75000=1450001100019000⑹还原后成品成本45

0009000090000225000⑺产成品单位成本901801804503.资料:(1)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三个步骤连续加工:第一车间生产的A半成品由第二车间进一步加工为B半成品,第三车间利用B进一步加工成甲产

成品。成本计算步骤分别为A、B半成品和甲产成品三个阶段,自制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该产品属一次性投料,每件产成品耗用1件B半成品,每件B半成品耗用1件A半成品。(2)月初,各成本计算单的在产品数量和在产品成本及“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资料如表7、表8。表7月初在产

品成本单位:元车间月初在产品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一车间20(件)21002403002640二车间40(件)前步骤转来41005004405040本步骤发生10080180三车间30(件)前步骤转来30003805003880本步骤发生12010022

0表8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A半成品200(件)210002200240026000B半成品160(件)169004800600027700(3)本月有关资料如下:一车间投产400件;直接材料42000元,直接人工3800元,制造费用6000元。本月完工A

半成品300件入库。月末在产品120件。二车间从自制半成品库领用A半成品360件。本步骤发生费用:直接人工5000元,制造费用4000元。本月完工B半成品260件入库,月末在产品140件。三车间从自制半成品库领用B半成品410件。本步骤发生费用:直接人工40

00元,制造费用6000元。本月完工产成品380件入库,月末在产品60件。要求:(1)计算每步成本,并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2)仓库发出的自制半成品的单位成本,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计算。(3)编制结

转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各步骤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程度均为45%。要求:(1)计算每步成本,并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2)仓库发出的自制半成品的单位成本,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计算。(3)编制结转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

录。(4)各步骤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程度均为45%。参考答案:(1)第一步骤计算结果如下:见表9、表10。表9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车间:A半成品单位:元摘要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2021002403002640本月发生费用40042000380

0600051800合计420441004040630054440完工产品成本300315003424534040264单位成本10511.4117.8月末在产品成本1201260061696014176编制完工半成品A入库的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

—A半成品40264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40264表10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A半成品单位:元摘要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余额200210002200280026000本月入库300315003424534040264

合计500525005624814066264单位成本10511.24816.28133.068本月出库360378004049586147710月末余额140147001575227918554编制二车间领

用半成品A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车间——第二车间47710贷: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47710(2)第二步骤计算结果如下:见表11、表12。表11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二车间:B半成品单位:元摘要行次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

计月初在产品:141006005205220前步骤转来24041005004405040本步骤发生310080180本月发生费用:4378009040986156710前步骤转来5360378004049586147710本步骤发生6500040009000合计:7419009649

1038161930前步骤转来8419004549630152750本步骤发生9510040809180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0260272357062738041677月末在产品成本:1140146652587300120253前步骤转来1214665159222

0518462本步骤发生39957961791编制二车间完工半成品B入库的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41677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41677表12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B半成品单位:元摘要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余额1

60169004800600027700本月入库260272357062738041677合计42044135118621338069377单位成本105.0828.2431.86165.18本月出库41043083115781306367724月末余

额10522843171653编制三车间领用半成品B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车间——第三车间67724贷: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67724(2)第三步骤计算结果如下:见表13。表13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三车间:甲产成品单位:元摘要次数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

品:13030005006004100前步骤转来230003805003880本步骤发生3120100220本月发生费用:441043083155781906377724前步骤转来543083115781306367724本步骤发生6400

0600010000合计:744046083160781966381824前步骤转来846083119581356371604本步骤发生94120610010220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103803980114175

17409.571385.5月末在产品成本:1160628219032253.510438.5前步骤转来12628216301849.59761.5本步骤发生132734046774.资料:假定某企业设有2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甲半成品,第二步骤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

加工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加工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75%。201×年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的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见表14。表14某企业6月份各加工步骤的产量单位:台项目第一步骤第二步骤期初在产品数量6040本月投入数量400420本月产出数量420

440月末在产品数量4020(2)各步骤成本资料见表15。表15某企业6月份各加工步骤的成本成本项目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1000001650012500129000400000643504875051310

0第二步骤—528038409120—7480054400129200要求:(1)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成品的成本。(2)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计算。(3)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及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习题用纸格式:产

品成本明细账第×步骤:×成品201×年6月份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期初在产品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约当产量分配率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期末在产品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产品名称:乙产品201×年月份产量:440台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第二步骤总成本单位成本要求:(1

)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成品的成本。(2)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计算。(3)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及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参考答案: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1)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见表16。表16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步骤:甲半成品201×年6月份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期

初在产品1000001650012500129000本月生产费用4000006435048750513100生产费用合计5000008085061250642100约当产量500490490分配率1000165

125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4400007260055000567600期末在产品600008250625074500(2)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见表17。表17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二步骤:乙产成品201×年6月份摘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期初在产品528038409120本月生产费用7480054400129200生产费用合计8008058240138320约当产量450450分配率176128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7744056320133760期末在产品2

64019204560(3)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见表18。表18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产品名称:乙产品201×年6月份产量:440台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440000726005500056760

0第二步骤7744056320133760总成本440000150040111320701360单位成本10003412531594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乙701360贷:基本生产成本701360第十二章产

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分类法优点的是()。A.能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B.加强成本控制C.能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D.能分品种掌握产品成本水平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B.品种、规格繁多并可按一定标

准分类的产品C.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D.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3.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A.是一种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B.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C.是一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D.是一种单纯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4.分类

法的适用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类型()。A.有直接关系B.没有任何关系C.没有直接关系D.有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A.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B.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C.按

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D.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2.按照固定的系数分配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A.也叫系数法B.是一种间接计入费用的方法C

.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D.是分类法的一种E.是一种单独的成本计算方法3.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某类产品中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可以选用()。A.产品售价B.定额费用C.产品的体积D.相对固定的系数E.定额消耗量4.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产品有(

)。A.人工造成的等级品B.品种规格繁多且数量小,费用比重小且零星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D.各等级产品E.联产品5.分类法下,采用系数法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时,被选作标准产品的产品应具备的条件是

()。A.产量较小B.成本较低C.规格折中D.产量较大E.生产比较稳定(三)判断题1.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售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

)2.对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应就引起质量不同的原因,去决定是否适用于分类法。(√)3.采用系数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是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4.分类法与

产品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5.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四)综合实训资料: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近,合为一类计算成本。类内各

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原材料费用按照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进行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有关资料见表1、2、3。表1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单位:元产品名称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系数原材料名称或编号消耗定额(公斤)计划单价费

用定额甲10112.32002025037030348450小计乙(标准产品)101382002026037030352450小计丙10196.9200表2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类单位:元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838202706089100199980本月费用10668037000120180263860生产费用合计产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6096025420817001700

80表3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201×年×月单位:元项目产量(件)原材料费用系数原材料费用总系数工时消耗定额定额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配率甲产品24032乙产品18028丙产品30022合计要求:(1)根据各项生产费用分配表和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在产品按定额成

本计价),登记该类产品成本明细账;(2)根据各种产品的产量月报、原材料费用系数和工时消耗定额,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参考答案:表4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单位:元产品名称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系数原材料名称或编号消耗定额(公斤)计划单价费用定额甲10112.

3200246042560/53200=0.820250370185003034845021600小计――――42560乙(标准产品)101382007600120260370222003035245023400小计――――53200丙10196.92001938069160/5

3200=1.320264370236803035845026100小计――――69160表5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A类单位:元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838202706089100199980本月费用10668037000120180263860生产费

用合计19050064060209280463840产成品成本12954038640125580293760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609602542083700170080表6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201×年×月单位:元项目产量(件)原材料费用系数原材料费用

总系数工时消耗定额定额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①②③④=②×③⑤⑥=②×⑤⑦=④×分配率⑧=⑥×分配率⑨=⑥×分配率⑩分配率――――――――――17026.5――甲产品2400.81923276803264

0153604992097920乙产品180118028504030600100803276073440丙产品3001.3390226600663001320042900122400合计――――762――1932012954038640125580293760第十三

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一)单项选择题1.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关系是()。A.前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B.两者是同一词C.前者是根据现行定额计算的成本,后者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定额计算的成本D.两者毫无关系

2.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A.不能合理解决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B.不便于成本分析C.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D.只适用于大批生产的机械化制造业3.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A.适用于小批生产B

.适用于大量生产C.与生产类型无关D.与生产类型直接相关4.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A.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出现问题B.定额降低C.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取得成绩D.定额提高5.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中,与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核算方法相同的是()。A.计

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B.原材料C.自制半成品D.计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二)多项选择题6.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盘存法B.限额法C.切割核算法D.年限法E.工作量法7.在

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材料成本差异C.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D.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E.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8.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A.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B.将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C.对定额和差异

分别核算D.简化成本计算工作E.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9.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C.生产类型为大量大批生产D.产品生产已经定性E.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10.计算和分析脱离定额成

本差异主要包括()。A.期间费用脱离定额差异B.管理费用脱离定额差异C.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D.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E.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三)判断题11.凡是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基础较好,产品生产已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均可采

用定额法。(√)12.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13.定额法与分类法一样,都与生产类型没有直接关系。(√)14.定额法就是定额比例法,是用于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15.采用定额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进行适时管理。(√)16.采用定额法时,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不包括原材料的价格差异或原材料的成本差异。(√)17.采用定额法时,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既包括用量差异也包括价格差异

。(√)18.在定额法下,原材料成本差异等于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与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代数和再乘以原材料成本差异率。(√)19.在定额法下,成本的日常核算是将定额成本与各种成本差异分别进行的。(√)20.在定额法下,若脱离

定额差异为节约差异,说明这是车间工作的成绩。(√)(四)综合实训某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企业,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稳定,该企业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如下:(1)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见表1。表1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表产品名称:甲201×年5月材料编号及名称计量单位材料消

耗定额计划单价材料费用定额×××千克5010500工时定额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工资率金额费用率金额5031502.5125775该企业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于201×年6月对材料消耗定额进行修订,原材料消耗定额50千克,材料费用定额为

475元。(2)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如表2所示。表2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产品名称:甲201×年6月单位:元成本项目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直接材料5000-100直接人工750+50制造费用625+25合计6

275-25(3)本月生产量和生产费用。甲产品月初在产品10件,本月投产100件,本月完工80件,月末在产品30件;月初、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本月投入定额工时4500小时。本月实际领用材4800千克,金额4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实际生产工人薪酬13950元,实际制造费用10800元。要求:(1)计算本月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3)计算月初定额变动差异。(4)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1)计

算本月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参考答案:本月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如表3所示。表3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产品名称:甲201×年5月单位:元成本项目定额成本实际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直接材料4750048000+500直接人

工1350013950+450制造费用1125010800-450合计7225072750+500(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参考答案: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甲产品材料成本差异=(47500+500)×2%=+960(3)月初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参考答案:

月初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甲产品定额变动系数=475/500=0.95月初定额变动差异=5000×(1-0.95)=250(元)(4)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参考答案:编制产品

成本计算表,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如表4所示。表4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名称:甲201×年×月产量:100件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50007506256375脱离定额差异-100+50+25-25月

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定额成本调整-250-250定额变动差异+250+250本月生产费用定额成本47500135001125072250脱离定额差异+500+450-450+500材料成本差异+960+960生

产费用合计定额成本52250142501187578375脱离定额成本差异+400+500-425+475材料成本差异+960+960定额变动差异+250+250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0.0076560.0350

9-0.03579产成品成本定额成本38000120001000060000脱离定额差异291+421.1-357.9+354.2材料成本差异+960+960定额变动差异+250+250实际成本3950112421.19642.16156

4.2成本项目定额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成本项目定额成本142502250187518375脱离定额差异10979-67.1120.9第十四章成本报表(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

年累计总成本。A.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B.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C.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D.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2.企业成本报表()。A.是对内编报的报表B.可根据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要求,确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

些指标不对外公布C.由有关部门规定哪些指标对外公布,哪些指标不对外公布D.是对外报送的报表3.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A.由企业自行确定B.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制定C.由企业主管部门同一规定D.由国家统一规定(二)多项选择题1.工

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产品生产成本表B.以上均包括C.制造费用明细表D.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E.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2.企业成本报表编制要求是()。A.账账相符B.账表相符C.内容完整D.数字准确E.报送及时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作用有()。A.可以分

析和考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执行情况B.可以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历史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变化情况C.以上均正确D.可以查明单位成本变动的具体原因E.可以按照成本项目考核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4.制造费用明细表一般反映()。A.

制造费用的本月实际数B.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C.制造费用的上年同期实际数D.制造费用的本年累计实际数E.制造费用的本年实际数5.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本月实际B.历史先进水平C.本年计划D.同行业同类产品实际E.上年

实际平均(三)判断题1.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2.成本报表包括财务费用明细表。(√)3.成本报表的编制只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就符合要求了。(×)4.产品生产成本表中补充资料所列示的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实际的成本降低额和实际的成本降低率。(√)5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的差。(×)6.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7.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产品生产成本表中,都列示了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8.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

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列示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9.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制造费用包括了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四)综合实训某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表如下:表1表1产品生产成本表201×年12月单位:千元产品名称计量

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本月本年累计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12345=9/16=12/27=1×

38=1×4910=2×311=2×412可比产品合计×××××××其中:甲乙件件343035700900690850204033202055029225不可比产×××××××××丙件220×400×920××80009000全部产品×××

××××××要求:(1)计算和填列产品生产成本表中各栏数字;(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参考答案:(1)计算填表:见表2。表2产品生产成本表201×年12月单位:千元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

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本月本年累计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12345=9/1=2/27=1×3

8=1×4910=2×311=2×412可比产品合计×××××××570054705360525005045049775其中:甲乙件件343035700900690850680830853521003600207034002040332021000315002070029750205

5029225不可××××××××800920×80009000比产丙件220×40046050×800920××80009000全部产品××××××××62706280×5845058775(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5700-5360=340(千

元)(12月份)52500-49775=2725(千元)(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340/5700=5.96%(12月份)2725/52500=5.19%第十五章成本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指标的

影响。A.产品成本B.产品总成本C.产品单位成本D.成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A.销售利润率B.产值成本率C.销售成本率D.成本费用利润率3.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异

B.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产生差异的因素D.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变动原因(二)多项选择题1.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成本降低率增加B.成本降低额增加C.成本降低率

减少D.成本降低率不变E.成本降低额减少2.下列指标中属相关比率的有()。A.销售收入成本率B.产值成本率C.成本利润率D.直接人工费用比率E.成本降低率3.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产品单位成本B.产品价格C.产品质量D.产品产量E.产

品品种结构4.生产单一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产品价格B.产品质量C.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产量E.产品品种结构5.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可能有()。A.产品价格

B.产品质量C.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产量E.产品品种结构6.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差额计算分析法B.趋势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因素分析法E.比较分析法(三)判断题1.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2.比较分析法是

日常分析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3.运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进行对比的成本指标在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期间和影响指标形成的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可比性。(√)4.产值成本率是相关比率。(√)5.直接材料费用

与产品成本的比率是相关比率。(×)6.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7.比率分析法可以把某些不可比的企业变成可比的企业,便于外部或内部决策者选择投资方案时进行比较分析。(√)8.连环替代法可以测算各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评估业绩,并针对问题

提出相应的措施。(√)9.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10.在对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

情况进行分析时,对全部产品的分析,只能以本年实际成本和本年计划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实际成本较计划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11.品种结构的变化,单位成本的变动,都会影响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发生变化。(√)12.成本费用利

润率越大,说明生产耗费的经济效益越好。(√)(四)综合实训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耗用的直接材料有关资料如下:项目产品数量材料单耗(千克)材料单价(元)材料费用(元)定额2005030实际2104832差异要求:(1)分别计算定额耗用和实际耗用的

材料费用,并对比二者存在的差异;(2)采用连环替代法(或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1)分别计算定额耗用和实际耗用的材料费用,并对比二者存在的差异;参考答案:项目产品数量(件)材料单耗(千克)材料单价(元)材料费用(元)定额2005030300000实际21048323225

60差异10-2222560(2)采用连环替代法(或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参考答案:分析:产量变动影响=(210-200)×50×30=15000(元)单耗变动影响=210×(48-50)×

30=-12600(元)单价变动影响=210×48×(32-30)=20160(元)——————————————————————————————————各因素影响合计22560(元)2.某企业某年度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其有关成本资料如下:产品名称计量单位

产量单位成本(千元)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计划本年实际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年实际平均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可比产品合计××××××其中:甲乙件件32303035700900690850685835要求:(1)计算确定可比产品

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2)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参考答案: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单位成本(千元)总成本(千元)本年计划本年实际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本年实际平均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实际

产量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本年计划可比产品合计××××××5250050450497754940047580其中:甲乙件件3230303570090069085068583521000315002070029750205502922522

400270002208025500(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①计划数:降低额=49400-47580=1820(千元)降低率=1820/49400=3.684%②实际数:降低额=52500-49775=2725(千元)降低率=2725/52500

=5.19%(年)③差异数:降低额差异=2725-1820=905(千元)降低率差异=5.19%-3.684%=1.506%(2)分析:项目降低额(千元)降低率(%)①按计划产量、计划品种结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18203.684②按实际产量、计

划品种结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52500×3.684%=19343.684③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结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52500-50450=20502050/52500=3.9048④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结构、实际单位成本计

算27255.19②-①产量变动影响③-②品种结构变动影响④-③单位成本变动影响11411667500.22081.2852合计9051.506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