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DOC
  • 阅读 14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126.000 KB
  • 2023-01-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共(23)页,1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54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填空(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2.

“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

件”)。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

、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

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8.商代文字指的是(是公元前1600---前10

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般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

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2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

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

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正方)。二.简要回

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50分)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早在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说法。如《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

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

者为私,背私为公”。这个时期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周宣王时,太史箍撰写了《史籀篇》。主要依据是文献的记载。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3什么影响?答:部首是许慎创造的。《说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

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许慎用汉字部首系统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解释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筑了一种优秀的范式。《说文解字》用部首编

排单字的方法为辞书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答: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由郑樵率先提出,而后经过戴侗等人的传承和不断完善,最后成为一个体系完整,组织严

密的汉字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汉字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即基本部件)通过不同的组合而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这种理论还认为,在字与字的产生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次第相生的关系,一些字

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另一些字是在这些字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全部汉字就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与相生关系,排列出一个系统的谱系,成为一个相互联系、次第相生的有机统一体。这种理论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从而把汉字结构理论推向了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高度。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汉字系统,比现代学者

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汉字早了七百多年。这在汉字学史乃至语言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负盛名是什么?答:从唐代起,就有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说文》进行研究,有研究其所收字者,有进行文字校订者,有注释者,还有研究其体例者,等等,从而形成了一个“

说文学”流派。流传至今的代表性著作有:(1)南唐末徐错《说文解字系传》;(2)宋初徐铉《校订说文解字》;(3)明赵頤光《说文长笺》;(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5)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6)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等等,其

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负盛名。45.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答:戴侗的《六书故》是一部探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把《说文》部首改造后,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的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

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有关部首在表义功能的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部首中分析出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六书故》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学者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6.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答:(l)文字学的名称发生了变化。章太炎把研究文字的学问改称“语言文字之学”。(2)文字学与语言学分家。唐宋以来的“文字之学”,包含着音韵学和训诂学,学科混淆,界限不明

,现代一些学者试图廓清文字学与语言学的界限,逐渐地把训诂学、音韵学从“文字之学”中分离出去,这时,才有了“文字学”这个名称,并用为研究文字的学科的专称。(3)文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传统的汉字学研究,一直都是以形音义俱全的汉字为对象的,汉字学的

研究对象包括字形、字义、字音三个方面。近代的汉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为只限于字形。(4)研究领域的拓展。这一时期的汉字学研究领域拓展主要表现在古文字学的独立与汉字现代化的研究。7.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答: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

古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缣帛文字。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我国自宋代以来,就有金石学的研究,金石学虽然涉及到古文字,但它以金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

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与学者治学方法的现代化,使它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科学的古文字学得以建立,迅速成为汉字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对于古文字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资料的搜集、整理、

刊布文字和考释。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则主要是成果的汇集、理论阐释、古文字学史与古文字学知识的5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结集前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于省吾、姚孝遂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1-4册,是甲骨文字考释的

集大成之作。金文研究在资料汇编方面有: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还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股周青铜器集录》(1963),收青铜器照片845件,铭文500多件。这三部书大体包括了1950年之前流传于世的金文资料。另有徐

仲舒主编《商周金文集录》(1984),收解放后新出土的铜器铭文九百七十三件。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台湾严一萍编《金文总集》艺文印书馆1983。这是一部集中前人研究成果,带有总结集成性的著作。在金文考释方面

,主要有:吴间生《吉金文录》(1933)、柯昌济《金文分域编》(1929)。汇集各家考释的有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出版。《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

研究所1981年出版。日本白川静《金文通释》(1962-1984年)己出五十六辑之多,在考释方面亦可谓集大成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等先生,在夏爇先生的指导下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周金文集成》,是一部收录金文著录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股周金文集成释文》则是对《集成》文字的考释。《睡虎地秦墓竹简》,集中了学术界对秦简文字的考释意见。高明编著《古陶文汇编》,是迄今收录陶文资料最为丰富的总集,代表陶文著录的最高成就。8.什

么是刻划记号?汉字的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答:刻划记号是古代刻划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从古籍记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看,刻划记号是汉字的直接来源之一。刻划记号有多种,书契即是其中之一。书契符号最初用来计数或表达某种意义,

后来与一定的言辞结合起来,有了固定的读音和写法,就演变成了文字。刻画符号还包括陶器符号。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在烧制陶器时,往往在上面刻划或绘制一些具有某种意义的符号,被当今的学术界称为“陶器刻划符号”。这种符号也是汉字的源头之一。9.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

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答:六国文字也称东土文字,又称古文或战国古文。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如下结果:6第一、文字异形,即对同一个字,各国的写法各不相同。第二、文字的书写风格由西周时浑厚凝重趋向华丽纤巧。有的变为

美术性的文字。第三、六国文字的出现严重地破坏了汉字书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给各地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10.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答: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四种趋势。第一、纯表意字逐渐减少,表音字逐渐减少,形声字逐渐增多。个体文字的构成,逐渐向意音文字发展

。用字中的假借字也在逐渐减少。第二,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地向1形•1义•1音的结构类型发展。第三、古文字的构形系统的有序性在不断的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基础构件的构字率在不断的上升。基础构字部件率

的上升,表明汉字的结构体系向着有序化发展。第四、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三、翻译下列古文(每段4分,共20分)1.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

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许慎《说文解字·序》)答:往古的时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

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2.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敎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7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

托事,令长是也。(许慎《说文解字·序》)答:《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六书”。(“六书”的名称,)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即属此例。第二

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属此例。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属此例。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

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二字即属此例。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即属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

,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3.面目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四库全书

·集部·別集類·漢至五代·揚子雲集(卷一)》)答:表情与语言,表达了心中所想的东西,愤愤告诉其他人所想的,莫过于是语言。迷盖天下之事,记载的久远,能够映照记载古今之事,莫过于是书法。所以语言,是心声的表现;书法,是心画的表现。4.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

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然书穷能变,故画虽取多而得算常少,书虽取少而得算常多。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郑樵《通志》卷三十一)答: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虽说是两个独立的艺术体系,但绘画中的线条随物象而变化,书法

中的线条随“字象”而变化,而书法是从表象脱离出来,绘画是从意象中脱离出来;绘画复杂,而汉字精炼。凡是象形物体都可以入画,不能入画就可以用书法描述。然而书法虽少但是却变化多端,所以绘画虽然复杂占用大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少;而书法虽然简单只占用少量篇幅,但是描绘的东西却很多。5.六书不必圣

人作也。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名称不一,文字不通。圣人者作,8命神瞽焉劦其名声,命史氏焉同其文字,厘其烦慝,总其要归而已矣。(戴侗《六书故·六书通释》)答:汉字(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不必所有都是圣人所作,各地的人们,语言不同,名称

不一,文字不通,圣人所做的只是,命上古乐官(神瞽)帮他辨认发音:命史官辨认文字,删改一些复杂错误的,归纳整理一下而已。形成性考核作业2一.填空(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名称的次序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借假)。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许慎)。3.“四体二用说”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方法)。4.陈梦家“三书说”

的名目是(象形、假借、形声)。5.表意字就是(指所概括的意义所创造的字)。6.合体象形是(学者段玉裁提出来的,他把象形字又分成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7.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早期的图画文字,是从图画中脱胎出来的,跟图画相比,它的线条简单

)。8.指事字的根本特点是(指出一些不易用象形表示的较为抽象的)。9.会意字是(把几个相关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字)。10.根据造字所用部件形体的特点,会意字可以分(同形字重复组成的和不同形字组成的会意字两)类。11.按会意字表示整字意

义的方式,会意可以分为(相关字组成的画式会意字和主体与器官组成的会意字两)类。12.会意字与指事字的区别是(会意字都是合体字,指事字都是独体字)。13.表音字是(用字表示语音,通过语音表达字义的字,“六书”中称为假9借字)。14.假借字(本来没有为它造的专字,把所要表示

的意义托付给表示别的意义的同音字)。15.假借的原则是(语音上有联系)。16.意声字是(字形既表意又表音的字,也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17.字形的内部功能是指(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18.字形结构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19.字形构成包含的要素有(整字内部的各级部

件在组成整字时的组合方式)。20.汉字字形的构件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材料,特点是(笔画(线条)和部件)。21.汉字形体结构方式指(汉字构件组成整字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包括的要素有:(空间位置关系,组合的层级关系)。22.汉字字形的循变指(字的形体遵循着原来的

基础和造字意图的变化)。23.汉字字形的讹变指(字的形体遵循着原来的基础和造字意图的变化)。24.汉字字形的分化指(一个整字分化为几个不同的整字了)。25.汉字形体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从个人字的制作者、使用者对字形的需求的角度来考察;一方面是从社会因素对字形的制约的角度来考

察)。26.书写的要求对汉字形体变化产生了的影响有(使字体从图画形转变为笔画形;使字形趋于省简)。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50分):1.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谁,怎么解释的?答: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捣,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2.班固、郑玄、许慎所说的“六书”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0答:从名称上看,象形、转注、假借三家是共同的:班固说的“象事”,郑玄是“处事”,许慎是“指事”:班固说的“象意”,郑玄、许慎都是“会意”:班固的“

象声”,郑玄是“谐声”,许慎是“形声”。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中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许慎“象形”中的“象”是相像的意思。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不同。第二、“象事”与“指事”,“象意”与“会意”,前者概括性强,后

者具体而明确。概括性强,包容度就大:具体而明确,包容度就小,因此后世有研究者认为“六书”并不能概括汉字的所有类型,在对一些字的类型分析上也出现了种种分歧。第三、在排列顺序上,班固的排列由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汉字产生的逻辑发展。3.为什么说班固所说的“造字之本

”是指造字的理据?答:班固所说的“造字之本”是指造字的理据,“六书”是根据造字的理据而把汉字分为六种类型。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本”是指事字,本义是树根。引申为根源,根本、根据等,但没有方法的意思。第二、“

六书”是汉字教学的内容。4.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答: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字形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具有一致性,因而表意具有直观性,可以使人见形而知义。象形字的局限性是很难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抽象的概念。5.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答:假

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虽然借用同音字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很方便,但因为它无法区别同音词,如果毫无节制地大量使用,势必削弱文字的功能,因此在汉字体系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6.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答:意声字

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同一个意符,在不同的字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口”作意11符,可以表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1)与口有关的器官:嘴、喙、吻(嘴边)、喙:(2)与口有关的行为:含、叫、吞、吐、吸、吹、吮、咬;(3)象声词:呱、啾、哗、

呼、啦;(4)与语言有关的事情:命、令、召、告、唯、咨。第二、同一类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意符来表示。例如:表示建筑物或其局部可以用“”,如:室、宅、宇:可以用“广”,如:庙、庑、廊:还可以用“户”,如:房、肩、扉;也可以用“尸”,如屋、层。表示器皿,可以用“缶”,如:

缸、罐、罂;可以用“瓦”,如:瓶、瓮、瓯:也可以用“皿”,如:盆、盂、盎。表示行走,可以用“i”,如:返、还、追:可以用“走”,如:赶、赴、趣:可以用“彳”,如:往、徐、循;可以用“足”,如:跟、跑、跳:可以用“止”,如:步、前、埵:还可以用“行”。7.字形的内部功能有哪些?答:字形的内部

功能是指字的形体对字音、字义的作用,字形的内部功能有:(1)成与显示文字。在文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中,字形是唯一的物理要素,它是字音字义的代表者和承载着,如果没有字形,就无所谓字音字义。因而,字形的首要功能就是形成并显示文字。(2)表现字音字义。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但是字音、字义不是直接显示出来的,它们的出现,是由字形来表现的。(3)区分文字。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不同的文字标示着不同的音义,这些不同,主要字形来区分。8.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有什么区别?答:字形结构与字的结

构的主要区别是:第一、字形结构仅是字的形体组合,而字的结构则是字的音义组合。第二、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所含的结构单位层次不同。字形结构具有三级单位。第三、人们研究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对于字形结构的研究,仅仅限于字的形体,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掌握汉字的构形

规律,可以应用于书写,帮助人们科学地安排字的间架结构,使书写过程合理,所写的文字美观。对于整字字形切分出来的部件可以用作检字部首。对于字形结构的切分,也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的需要。129.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

作用?答:对字形的感知要求字形要容易识别,即容易看清楚字形的形状。这就要求文字必须具有一定的清晰度。要清晰,就要做到:第一、字不宜笔画太多,写得不易过小。如果字形过于繁富,写得过小,就不容易看清。第二、部件的分布要相对地集中,这就使汉字形成了二维结构的块形文字。第三、字形之间的区别度要

明显。10.心理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答:人的心理需求就对字形的变化作用有:(1)关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字形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是审美对象,人们的审美要求推动着字形不断的变化。(2)类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

人们的认知心理总希望把事物归类,以便有规律可循,变难为易。这种心理投射到字形上,就产生了字的类化。例如同化就是类化的一种表现,另外,一些字出于表意需要也会发生类化。(3)异化心理对字形变化的作用。人们也总是喜欢表新

立异,显示个性。这种心理投射到文字中,就导致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体。三.说明下列各字的构造类型(分析到小类,每字1分,共10分):鼎,皿,舌,须,本,朱,淼,睡,劣,储答:鼎:本体象形;皿:本体象形;须:烘托

象形;本:加体指事;朱:加体指事;森:同体会意;睡:字义会意;劣:字义会意;储:形声字(左意右声)。四、说明下列字的意符和声符(每字1分,共10分):警,珑,颗,都,完,窘,基,常,忝,徒答:警:(从言,敬声)。珑:(从玉,龙声)。颗:(从页,果声)。都:(从

邑,者声。)完:(从,元声)。窘:(从穴,君声)。基:(从土,其声)。常:(从巾,尚声。)季:(从心,天声)。徒:(从定chud,土声)。13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填空(1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给汉字注音法有:(反切法、直音法、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法)。2.“反切注音”是(用两

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反切字和被切字的字音关系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3.异读字形成的原因是异读字是(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治,再有“破读“渐致)。4.汉字的讹音有(不含标准的异音;讹变的字音)。5.根据字的

义项生成次序及生成关系,多义字的字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与假借义三类)。6.字义的变化方式主要有(假借、分化、简化、异体)。7.字的假借义是(假借字所表示的本字的意义)。8.字义变化方式主要有(假借、

分化、简化、异体)。9.字义的分化与一般的引申的区别是(引申是一个词词义的发展,是历时的、纵向的分化,是一个字产生引申义后,为原字义造一个分别字或为引申义造一个分别字)。10.字义的更替是指(后代给已有的词语新的含义)。二.简

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同音字?同音字有几类,有什么作用?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形体、意义不同的一组字。同音字又可分为基本同音字与完全同音字两类。基本同音字是指声调不同,声母、韵母相同的字。完全同音字则指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

。同音字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区别同音词。(2)同音字可以用来注音。(3)同音字之间,有的还具有同义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同音字来解释字义。(4)可以利用同音字来探求词的同源关系。(5)同音字之间,还可以形成通假关系。2.汉字误读出现讹音有几种情况?(1)因声旁而误读。14(2)因同旁字类

推而误读。(3)因形似而误读。(4)因不明字意而误读。3.同义字的意义有几种类型?同义字的意义有五种类型:(1)所指对象相同,但称谓不同。(2)意义相同,但主体不同。(3)意义相同,但使用对象不同。(4)基本意义相同但程度或数量不

同。(5)同类事物的不同形态。4.什么是字的本义?确定字的本义的标准是什么?字的本义指文字产生时获得的意义。确定字的本义有两条标准,即字形标准与字用标准。所谓字形标准,就是字的本义一定要与字形有着密切联系,从字形中能到说明。所谓字用标准是指与字形相联系的这个意义,一定要有文献用例。

三.根据反切写出汉语拼音(每个1分,共10分):芳菲飞(fēi)虚应反(xīng)苦瓜切(kuā)胡到切(hào)都宗切(dōng)侯古切(hǔ)基烟切(jiān)息救切(xiù)奴案切(nàn)许良切(xióng)四.给下列黑体字注上汉语拼音(每个1分,共10分):丁丁(zhē

ng),龟(qiū)兹(cí),大宛(yuān),月(nǚ)氏(zìzhī),康居(qú),吐谷(yù)浑,土蕃(bō),镐(hào)京,阿(ē)房宫,天姥(mǔ)山,会(kuài)稽,哑(â)然失笑,心广体

胖(pán),造诣(yì),抨(pēng)击时弊,毗(pí)邻,瞠(chēng)目结舌,怙(hù)恶不悛(quàn),刚愎(bì)自用,草菅(jiān)人命五.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义:(每个1分,共10分):1、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易·中孚》鼓:击鼓2、鼓之以雷霆,润之以

风雨。《易·系辞上》鼓:振动、摇动3、武王立重泉之戍,令曰,民有百鼓之粟者不行。(《管子·地数篇》)15鼓:计量单位,十二斛为一鼓;4、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尚书·顾命》)逆:迎接、迎候;5、﹝齐桓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管子·大匡》)逆:迎战、迎击;

6、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辞,絶流语。(《鹖冠子·天则》)逆:排斥、拒绝;7、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微子》)水:水域;8、﹝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水:大水、水灾;9、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

、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墨子·备城门》)水:水攻;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荀子·劝学》)水:泅水六、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

义还是假借义(每个2分,共20分):1、日殄没而归馆,晨未昕而即野。(曹植《藉田说》)黎明、天亮,本义。2、亟其乘屋。(《诗经·七月》)登高,本义。3、是断是度,是寻是尺。(《诗经·鲁颂·閟宫》)八尺曰

寻,本义。4、彼候人兮,何戈與祋。(《诗经·曹风·候人》)担,本义。165、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寂寞,引申义。6、严墙三刃,楼季难之。(桓宽《盐铁论·诏圣》)通“仞”,

假借义。7、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九章·哀郢》)废墟、故墟,引申义。8、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文选·李康〈运命论〉》)田垄、田畴,引申义。9、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隐蔽,假借义。10、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

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荀子·尧问》)通“拟”,力量相似,假借义。七、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句中义和今义(每个2分,共10分):1、鸡亷,狼吞。鸡跑而食之,每有所择,故曰小亷如鸡。(陆佃《埤雅》)句中义:动

物用脚刨地;今义:奔走。2、我独怕兮其未兆。(《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异俗》)句中义:恬静、淡泊;今义:害怕。3、孝者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伤髪肤。(王充《论衡·四讳篇》)句中义:害怕;今义:害怕。4、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经·小雅·瓠叶

》)句中义:一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带毛烧烤;今义;火炮,一种兵器的名称。5、于是贯钾跨马于庭中,策马南驰。(《晋书·姚弋仲载记》)句中义:铠甲;今义:一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八.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意义(每个1分,共10

分):1.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竖谷阳献酒》)亲:通新,刚刚。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鄢》)寤:通牾,逆,倒着,句中指难产。3.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竖谷阳献酒》)17友:通右,车右,主将的助手。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

视也,亦若此矣。(《北冥有鱼》)而:通能,能力。5.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如:通而,连词。6.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坎井之蛙》)辨:通辨,辨明。7.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无:通毋

,不要。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颁:通斑,斑白。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早晨。10.愿于物之所以生,孰

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有:通佑,帮助。错:通措,舍弃。形成性考核作业4一.填空(8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古今字是指(在不同的时代里用来表示同一个词的一对或一组字,这一

对或一组字,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字)。2.古今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字记录词的任务的变化。起初,汉字的数量较少,许多汉字常常一字多用,除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外,还要表示引申义或假借义。这种用字方法,虽然增加了字的功能,使一个字具有多种意义,但同时又给人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

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到一义一字,人们就造了新字,让它来分担这些多义字的某个义项。这样,这个新造的字就是18这个义项的今字,而那个原来的字则是这个义项的古字。)。3.通假是指(古书中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临时代替的用字现

象)。4.通假与假借的区别是(第一,假借是本无其字可用,不得不借;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不用,只是出于习惯,临时找一个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第二,假借是某字被借之后,就成为借者的字形,因而长久地具有了这个意义;而通假则是借字只是在被借的情况下,才临时的具有借义,而在其它场

合下,借字仍然表示它原来的意义)。5.汉字对使用者思维的影响表现在((1)首先汉字是复脑文字;(2)汉字是图形的表意文字意思可以看出来;(3)汉字是音形意的统一体)。6.异体字是指(形体不同而意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

可以互相代替的字)。7.根据形体特点,异体字可以分为(1、造字结构不同的异体字。2、构字部件不同的异体字。3、构字部件结构位置不同的异体字。这类异体字构字所用部件相同,但部件在整字中的位置不同)。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40分):1.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

存语言、传送语言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功能?答: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方面的独特功能是更能超越时代,沟通古今语言。在传送语言方面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能够超越方音,沟通方言。2.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答:第一、汉字是

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工具。第二、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第三、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第四、文字为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第五、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第六、文字还被用来著书立说。第七、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3.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

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答: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而汉字对19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汉语和共同的汉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对中国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欧洲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现在仍然有几十个国家,而中国,早在两千多

年前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在历史上,统一一直是发展的主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使用着形体稳定的、能够沟通各地方言的汉字。汉字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事务的需要,反过来,汉字为国家的管理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有了文字,就可以积累政治管理的经验,可以形成成文的制度法令。中国社会很

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有了完善的管理体制,这与文字的参与有着莫大的关系。4.为什么说汉字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答:文字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人们阅读文字的速度直接关乎到学习和工作的速度。

中文阅读速度约是英文阅读速度的1.6倍。这就为使用汉字的人的学习、工作的高效率奠定了基础。阅读不仅是学习的方法,而且也是工作的重要方法,不言而喻,对于需要阅读的工作来说,高效率的阅读,也就意味着高效率的工作。5.为什么

说汉字的运用有助于大脑的发展?答:汉字是意/音文字,它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既作用于人的视觉认识系统,同时又作用于人的听觉认知系统,因而比表音文字更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左脑负责语言、数学、逻辑等方面的感知思维活动,右脑负责空间、音乐、想象、视觉等方面的感知思维活动

。两个半脑,只有同时开发,均衡发展,智力才能健全。人的文字阅读活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活动之一,不同的文字对于人的大脑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汉字为“复脑文字”,认为汉字具有促进左、右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6.举例说明汉字汉字系统承载了社会物质文化。答:(1)汉

字系统承载着物质文化甲骨文,金文、缣帛文字等等的出现都各自反映了当时的一般物质生产水平。汉字系统成员的变化,记载了文化的发展变化。例如,在《说文解字》中,马部字有123个,牛部字46个,羊部字28个,犬部字88个,金部字11

0,气部字3个。而在《新华字典》中有马部字89个,牛部字47个,羊部字38个,犬部字13个,金部字315个,气部字24个。这种变化,大致上记载了中国社会在古代20与现代的不同特点,上古时期,狩猎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们常常要与兽类打交道,所以犬部

字非常多。在没有自动化机械的时代,人们要常常借助畜力,马是人们代步、运输、拉车的重要畜力,所以从马之字非常多。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离不开金属与化学材料,所以从金之字大量涌现。(2)汉字个体承载着物质文化从汉字个体的

形体及其构造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物质文化。第一、古代一些器物用字的意符,反映了当时制作器物所用的材质。例如“桥”从木,表示造字时的,桥是木制的。“椀”从木,那个时代有用木材制作的碗。第二、古代一些字形的形状,反映了古代一些器物的形制。例如“戉”、“殳”

、“鬲”反映了古代一些器物的形制。第三、一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例如“医”,繁体一作“毉”,一作“医”,反映了医疗手段的不同。“炮”字形的变化反映了炮的变化。“礮”“炮”反映了这种兵器发石的特点。“炮”则反映了这种兵器中用火药的特点。7.今

字的形体与古字的关系有几种情况?答:今字的形体与古字的关系有以下五种情况:(1)在古字的形体加义素形成今字。(2)在古字的形体加声素形成今字。(3)改变古字的义素成为今字。(4)改变古字的声素成为今字。(5)改动古字的笔画

成为今字。8.关于通假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关于通假字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1)确定通假字与本字的语音关系,要以古音为据,不能拿今音去衡量。(2)通假字与本字的对应关系。在古音通假中,哪个字借为哪个字,通常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而不是凡是同

音或近音的字都可通假。(3)本字与通假字的使用频率问题。(4)对于通假字的确认要慎重。三、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并写出今字(每题2分,共8分):211.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四》)责----债;2

.宰夫宰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孰----熟;3.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左传·哀公二十三年》)禽---擒;4.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地官·大司徒》)景---影;四、写出句中的古字,并说明增加或改变了什么部件成为今字(每题2分,

共20分):1.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绵》)句中古字:契,增加意符“钅”,成为今字“锲”。2.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豳风·伐柯》)句中古字:取,增加意符“女”,成为今字“娶”。3.今先圣人为书而传之后世,必师受之,乃知所谓之名。(《商君书·定分》)句中古字:受,增加意符“扌

”,成为今字“授”。4.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礼记·聘仪》)句中古字:莫,增加意符“日”,成为今字“暮”。5.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伯乐荐九方皋》)句中古字:说,改变了意符写作“忄”,成为今字“悦”。6.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薛谭学讴》)句中古字:反,增加了意符“辵”,成为今字“返”。7.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竖谷阳献酒》)句中古字:奉,增加了意符“扌”,成为今字“捧”。8.卫宁惠子疾,召悼子曰:“吾得罪于君,悔而无及也。”(《左传·襄公二十年》)句

中古字:召,增加了意符“讠”,成为今字“诏”。9.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易·系辞下》)句中古字:没,改变了意符写作“歹”,成为今字“殁”。2210.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周礼·夏官·大

司马》)句中古字:陈,改动笔画写作“阵”,成为今字“阵”。五、说明句中通假字的本义和所通之字及其意义(每题2分,共10分):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畔,本义是“田界”,通“叛”,是“背叛”的

意思。2.今离娄见秋豪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商君书·弱民》)豪,本义是“豪猪”,通“毫”,是“毫毛”的意思。3.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亡,本义是“逃跑”,通“无”,是“没有”的意思。4.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趣,本义是“快走”,通“促”,是“催促”的意思。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本义是“前往”,通“谪”,是“罚”的意思。六、找出下列句中的异体字并与规范字一并说明造字结构特点(每组2分

,共8分):1.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传·宣公十六年》)2.御廪灾。(《公羊传·桓公十四年》)3.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4.都广之国,番禺之埜。(江淹《空青赋》)5.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左思《娇女诗》)6.脣如激丹,齿如齐贝

。(《庄子·盗跖》)7.清泉洗鬴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陆游《午枕》)8.于以湘之,维锜及釜。(《诗·召南·采萍》)参考答案:(1)災(2)灾。“災”、“灾”造字结构不同。“災”是形声字,“灾”是会意字。(3)野(4)埜。“野”、“埜”造字结构不同。“野”是形声字,“埜”是会意字。

(5)唇(6)脣。“唇”和“脣”都是形声字,声符相同,但意符不同,唇从口,脣从肉。23(7)鬴(8)釜。“鬴”、“釜”都是形声字,声符相同,但意符不同,鬴从鬲,釜从金。七、写出句中黑体字对应的繁体字(每组1分,共6分):1.

钟鼓喤喤,磬筦将将。(《诗经·周颂·执竞》)钟----鐘2.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钟----鐘3.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尚书·毕命》)历----歴4.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诗经·小雅·吉日》)发----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9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