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构建知识体系》说课稿-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共(2)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5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藏在钟表里的几何-探究时针和分针夹角的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角》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对角的认知,学生对角的定义及度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节课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掌握时针及分针的动态夹角的求解方法,从而推广到数学动
态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为以后的经常用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方法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动态形成过程。2.掌握分析动态数学问题的方法,来求解时针和分针的夹角问题。3.掌握使用数学结合,拆分组合及方程的数学思维方法。(三)教材的重
点难点:重点:掌握分析动态数学问题的方法。难点:掌握使用数学结合,拆分组合及方程的数学思维方法。二、说学情:虽然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了角的静态和动态定义及角的度量知识,对角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在求角的度数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上的限制,对于如何求动态下角的度数容易束手无
策,因此选择生活中的时钟夹角问题来进行探究。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自学、动手画图,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的同时初步掌握数学常用的几种思维方法—数形结合及方程思维。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构建体验性教学模式”,我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归纳知
识。学法:在新课标的引导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画图,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合作学习,同时通过白板展示学习成果。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想一想: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时针和分针是不是同时在运动?他们的夹角是不是在变化
?2.如果把钟表的时针在任一时刻所在的位置作为起始位置,那么时针旋转出一个平角及一个周角,至少各需要多长时间?3.度量角度的单位有度、分、秒,我们如何来定义的?(二)合作探究.提问:既然时针和分针在不停的运动,如何求解时针和分针的
夹角呢?(1)了解钟表的平面结构,每大格多少度?每小格多少度?(2)掌握常见时针及分针夹角问题类型,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平时常见题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整点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夹角问题。2.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时针和
分针走过的角度3.不是整点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4.巧用追及解时针和分针重合问题(三)、效果检测1、通过小结,及时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动态数学问题如何分析:采用“静态化”的方法--不考虑运动过
程,只考虑运动前后两种运动状态,把运动物体静止下来研究。具体步骤如下:(1)画出运动前后两种状态图。(抽象思维)(2)分析运动前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数形结合思维)(3)围绕S=VT,建立方程解决问题(方程思维)2、出示达标练习题。帮
助学生巩固新知,让学生在概念中找关键词,使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3、布置作业,布置几题本堂课所讲类型题目。五、板书设计藏在钟表里的几何-探究时针和分针夹角的问题1.钟表的结构:每大格30度,2.动态下时针及分针的运动速度:(建立运动模型,利用S=VT)时针每
分钟转动0.5度,分针每分钟转动6度3.常见时针及分针夹角问题;(1)整点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夹角问题。(2).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时针和分针走过的角度(3).不是整点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4).巧用追及解时针和分针重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