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比较线段的大小》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共(6)页,60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3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线段的比较与画法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线段的比较与画法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了解尺规作图,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3.知道线段中点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体验线段的比较
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线段大小的比较与画法教学难点尺规作图,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应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活动1情景引入1、测测眼力观察下列三组图形,你能看出每组图形中线段a与b
的长短吗?bb(2)(1)b让学生目测这些线段的长短。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目测不一定准确。为引出下面比较的方法作铺垫。aaa(3)2、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得出身高的比较方法。从比较身高的方法得到启发,以得出比较线段的方法。教学活动2探究新知ABCD归纳总结:线段的比较形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
出线段的比较方法。应用新知,巩固通过前面身高的比较,类比得出线段比较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用我们所学的ABDC线段的比较1、议一议:数线段比较的方法叠合法度量法已知线段AB与线段CD,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4、5、新知。老师给学生介绍尺规作图的方法。观察得出线段的和差知识来验证我们前面的猜想。同时与前面的引入形成呼应。让学生了解在数学中,我们另一种技能,尺规作图。为后面得出线段的和差的作法做一个铺垫。6、老师分析,学生讨论如和作线段的和差。通过作线段的和差继续巩固用线段的尺规的作图
方法。教学活动3中点的情景引入1、及时对旋转的概念加以巩固。进观察图片,让学生思考上面的问题。引出中点的定义。教学活动41、通过观察讨论中点的定义,并介绍线段中点的几何语言。初步让学生感知几何语言。并逐步掌握几何语言。教学活动51、类比得出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定义。进一步体会类比的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5课堂练习与总结一、学生思考,并作练习应用巩固新知二、总结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带着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逐步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学活动6布置作业作业:第128页练习题:3第130页
9、10学生完成这课的家庭作业。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