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2-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3)页,655.95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江》教学设计课题《长江》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区域认知通过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图,学生思考、讨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省区和地形区,以及长江上中下游分段的位置等。综合思维通过阅读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结合已学知识分析不同河段的
特征,找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提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人地协调观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及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地理实践力通过课后对学生所在区域的渭河基本概况、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小组讨论分析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
措施,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的宽度、思维的广度和高度,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江的基本概况有初步的了解,但是不够系统和全面;其次,七年级的孩子在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所以,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重层层递进对学生的引导。教学重点
长江的源流状况;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教学方法长江的水文特征和源流概况让学生阅读地图自主学习,并绘制简图将相应的知识点落实到图。长江不同河段的特征的分析难度较大,因此让学生将水系图、地形图、地
形剖面图、气候图对照使用,并通过以问带思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其逐步分析、层层递进,得出结论。长江的利用价值以材料分析为主,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V视频——为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
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这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多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波涛涌动的壮美长江,思考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的发展之道。2018年4月,万物勃发的仲春时节,他再次来到长
江岸边。提问:为什么这些年来习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波涛汹涌的长江呢?带着问题开启“长江万里行”。关注时事长江概况【自主学习】阅读导学案中给出的“长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描绘出长
江干流,观察其形状。2、利用“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3、利用“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4、找到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北)、湖口(江西)。5、阅读“长江水系图”,找出长江上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培养学生利用多种地图分析问题的能
力、绘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长江的水文特征【小组讨论】给出三幅图片思考分别是长江上中下游哪一段的景观,并完成表格:拓展资料:(1)虎跳峡介绍视频;(2)长江流域纵剖面图;(3)Google地球展示荆江河段;景观图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分析结果,深化学生对于长江各河段特征的认识。为了突破难点,通过提
问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角色扮演】(1)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会把水电站建在长江的哪些河段,为什么?(2)假如你是一名船长,在长江哪些河段适合航行,为什么
?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精神。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流程让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梳理,抓住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课后作业小组调查渭河的基本概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以地理小报告
的形式完成。拓宽学生知识的宽度、思维的广度和高度,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板书设计板图板画是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板书设计提出的要求,也是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此本节课的的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教师自己绘制长江水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