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64.0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16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气温和降水》属于中国地理总论内容,第二节内容的设计,是让学生知晓我国气温空间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继而了解这种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懂得因地制宜,促使人地和谐发展,属于新授课。本课的

地位很重要,它是地理中的一大自然环境因素,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我认为,本节课不仅要学习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更重要的是在等温线图中的辨析过程,为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板块,即旧知回顾——等温线及其性质、精讲导学——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合作探究——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思路清晰,条块分明,易于操作,便于学习。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一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基础,读图析图能力还不足,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求还比较高。所

以,本课知识是难点知识。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分布图,能说出我国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2、过程与方法知道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了解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

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温度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分析判读等温线图。教学策略选择与环节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法、任务驱动

法,分层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学手段,展现气温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层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的活动更能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本节课更好地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思想。依照教材及学习者的特征,本节课拟采用以下环节进行教学。第

一步——情境导入:通过情景剧的表演,抛出问题给学生,引出我国的气温差异。第二步——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回顾等温线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第三步——精讲导学:通过教师的精讲引导,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观察1月、7月的等温线图,

总结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第四步——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及“带它们回家”活动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五步——巩固练习,深化教学内容,强化记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导入(情景剧)调动学生的

积极参与,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引入新课。情景剧表演并回答问题:1、寒假回东北老家过年为啥穿棉袄?2、暑假回东北老家为啥穿着不变?播放动画,示意回家的路线情景剧表演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门见山。旧知回顾(等温线)预设相关等温线的问题:1、图G中黑色的线是什么?2、

1月0℃等温线与哪条地理界线接近?3、等温线的读数?4、等温线的疏密与温差的关系?学科班长带领大家学习[自主学习]在黑板画出几条等温线,并标出温度,学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本部分内容是回顾旧知识,教师不参与,由学生自学到群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精讲导学(气温的差异)以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图为载体,引导学生根据等温线的性质,逐一分析课本图G和J,总结得出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仔细观察课本图G和J,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结论。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原因。幻灯片出示冬夏气温分布图。冬夏气温

分布图以对比的形式出现,这样更能凸显出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承转依据各地冷热状况的不同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了若干温度带合作探究,找出温度带,并口头展示出示温度带的空白图。反复回答加深印象。合作探究(温度带的划分及影响)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

大的差异,例如农作物的种类和熟制、民居、植被等。你们都知道哪些呢?学生贴图活动“带它们回家”并加以总结总结出示探究报告贴图游戏让学生动起来,贴图过程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当堂训练采用选择题检测知识掌握得程度。易调控。另若时间充裕可完成

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完成测试出示题目当堂检测是课堂的必备环节,查漏补缺小结同学们,大家这节课表现的很积极。在大家的协力作用下,我们也帮助这些农作物找到了自己的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咱们了解到了我国冬夏季节南北的气温差异,也

知道了不同温度带及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同时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妙。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更加踊跃。作业查找不同季节我国各地的图片,感受季节的温度差异。教学后记《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一节正文部分,几段文字、几张地图,看起来

很简单,可是为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但是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拓展了空间。教学设计只是我的主观愿望。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本身,学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为了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程序

,因此我设计了“教学后记”,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本节课的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而且整体完成的比较好。课堂中学生的也有生成问题,例如对于“热带”的讨论,这点比较成功。不足之处:学生前半节课还是比较沉闷,以后在上课时可以再做调整。板书设计第三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一、气温的变化:冬季

:自南向北气温降低,且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二、温度带的划分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因地制宜媒体设计: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动画、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另外自制课件亦可增加课堂的容量及趣味性。同时,传统的教具,贴图游戏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动手参与,

课堂气氛活跃,且寓教于乐。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