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1-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6)页,5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节教材终
究主要介绍了黄河,安排了“黄河概况”、“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黄河的治理”三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黄河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二大河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
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区和地形区、上中下游分界点、水文特征,识记黄河的源流概况等基本特征。②知道黄河对经济的影响,了解黄河的贡献和忧患,理解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意义。③了解
黄河的治理措施。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黄河水系图,理解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能够运用河流水系图等说明河流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②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泛滥的成因,以及对黄河的治理措施。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能力以及对某一地理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②通过读图练习,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③通过了解黄河,了解我国的壮丽山河,进一
步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且通过学习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三、【设计特色】1.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将半节课要掌握的黄河源流概况等基本情况,以解密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2.形式新颖,
趣味性强。借助于当前学生喜欢的《奔跑吧,兄弟》节目,通过学生“撕名牌、领任务”的形式选择小组任务并完成,增强趣味性;3.情感深化,总结提升。整节课通过了解黄河的概况及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通过合唱的形式加以提升和强化。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黄河的了解一般仅限于知道他们的名字,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可能知道黄河的大概位置和经过的一些城市,但对这条河流具体的一些概况都不了解。从知识层面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
关于黄河河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河流给沿岸人民带来的利益、危害和治理开发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分析和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从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来看,在学习了长江一节内容之后学生基本了解了河流的学习方法;从学生兴趣点和心理特点出发,
本节课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整节课基本以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趣味性。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河流概况和基本水文特征;黄河含沙量特别大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2、教学难点:理解黄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措施。六、【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教师活动:以最新一期
跑男团演绎的《保卫黄河》视频导入课题。学生活动:一起合唱!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振奋情感,激发兴趣!教师活动:一曲振奋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唱出了我们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将我们带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学习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板书)课件展示学习
目标。活动2【活动】黄河概况第一站走近黄河,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板书)学生活动:分组,选出组长。首先邀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撕名牌,领任务”!明确各组的任务目标!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借用学生喜爱的热门节目的形
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黄河的学习内容。请各小组解开本组所分配的任务中的关键词信息。学生活动:领取任务卡;小组合作,针对任务卡中给出的信息,同学小组完成学案对应内容。设计意图:过“撕名牌”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给出关键词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
的水文特征等概况;小组活动的形式避免枯燥。活动3【活动】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黄河的奉献与存在的隐患教师活动:第二站感悟黄河(奉献)(板书)给出关于黄河奉献的相关资料;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展示黄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分布图;展示黄河流域水电站图片;展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景观图片
;展示黄河流域矿产资源情况图片;请小组成员总结黄河的奉献体现在哪些方面;各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补充;总结黄河的奉献,引出“母亲河”的称呼。转承:联系《保卫黄河》歌词;我们感恩母亲河的奉献,但是咆哮奔流的母亲河也存在很大的危害!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
理的河流,成为中国一大忧患。下来需要同学们小组讨论分析,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来问诊母亲河,分析黄河的忧患,第三站问诊黄河(忧患)!(板书)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总结,解释上游荒漠化的问题,和凌汛的
问题)承转:同学们诊断的特别好,那么上中游出现问题导致下游形成地上河,地上河的形成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补充小资料!那么大家来分析一下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教师展示形成示意图,学生集体回答)师生活动:
总结成结构图,强调地上河的根本原因是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导致黄河最大的危害是:下游决口改道、泛滥成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和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能够辩证地看待事情,理解黄河一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另外一方面也存在着
一定的隐患;活动4【活动】黄河的治理问题很严重啊,那大家来为母亲河献计献策,来谈一谈黄河的治理!终点站:治理黄河(措施)(板书)黄河的问题我们是分河段诊断的,那么治理也应该是分河段来治理!大家觉得上游河段重点应该怎么做呢?中游呢?下游呢?师生共同总
结分河段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我们发现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治理水土流失!教师活动:保卫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便流碧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
一定能焕发青春,今日的炎黄子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大家的表现都很棒,人人都是黄河之星!学生活动:总结本课学习的要点,核对学案习题的答案,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我体会到采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动嘴、动眼、动笔、动脑,调动多种感官来主动学习,从而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从相关图表材料中提取有用
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小组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