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反思.doc,共(2)页,3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录像课教学反思一、自学为主、引导为辅、问题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探究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表达为主体,教师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自学、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如:新课开始我就向同学们抛出了问题:“你印象
中的黄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同时也作为一个话题引出本课。在文本解读中,学生看了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后,追问:哪一种景观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呢?看到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图片又追问:黄土高原上的
黄土是哪里来的呢?黄土高原为何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自由”和“恰当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二、多媒体课件的充分运用。孩子
对黄土高原的景观特点都不太了解,为了说明问题,我多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或是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同时也突破学习难点。如: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怎么来的?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我是通过播放实验和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引起
兴趣,在观察中探究,在观察中总结,在观察中突破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论证态度。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我是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感受那里的自然状况,学生在心灵上得到了震撼。从而也感悟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导
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结反思——当堂检测”为主线,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活动之中,教学过程很流畅,留给学生的作业时间充足(约8分钟)作业能当堂完成,一半以上学生的作业当堂批改,效
果良好。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表现在:1、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的由来”我是出示图片后,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本中的材料来了解的,这里如果放成动画,效果会更好。2、学生合作学习还不够理想,有部分学生参与不够。3、由于课容量大,留给学生
思考的时间有点少。今后要多向学生渗透学会自己思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作业时间,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