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doc,共(4)页,5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7章第4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课标要求】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
,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
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归纳其地理特征。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明确台湾
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3.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人民正在为实现祖
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教学难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课件展示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乡愁》,用诗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台湾省。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体会诗中台湾
与祖国的骨肉之情。调动多种感官;创设诗意情境;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的热情,揭示本节课题。2、读图,归纳主要信息课件出示台湾在地球上位置图、台湾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图中信息,看看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大陆哪个省最近,读
图归纳出台湾地形、气候等特征。使学生加深对地图的阅读以及归纳能力,在学习中明确方向。培养读图以及归纳地理事物能力。3、案例活动教学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活动,利用比例尺计算台湾与祖国的距离,阅读书中资料。根据比例尺量图计算福州到基隆,厦门到高雄的距离。阅读活动资料,讨论回答问题该部分主要是
通过地理的位置计算,从而得出台湾与祖国的距离很近,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总结该部分要点根据同学们的读图以及归纳情况,教师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并且引出下课时内容。让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的基本知识。二、美丽富饶的宝岛播放
台湾农产品图,引导学生归纳台湾丰富的资源。掌握台湾农产品的的基本情况,了解台湾是一个富饶的宝岛。⑴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⑵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⑶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
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P34中的活动2)⑸自然环境: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③资源:水果、森林、盐库
④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三、出口导向型经济⑴经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⑵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①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②丰
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⑶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原因:①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②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④海运便利⑷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
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是台湾省最早的城市;新竹是台湾的“硅谷”。板书设计: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二、美丽富饶的宝岛⑴位置:⑵范围:⑶居民: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⑸自然环境:①地形:②气候:③资源:④台湾之最:三、出口导向型经济⑴经济⑵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①
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②丰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⑶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⑷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