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共(5)页,36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5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中的数学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从这一章开始,整个初中阶段的代数学习就此拉开序幕
。学生首次从研究的角度感受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此也出现了转折;而且本章内容的学习还为今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在整个代数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本节课是全章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是一节复习课,复习的知识点主要有:单项式(定义、系数、次数),多
项式(定义、系数、次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二、学情分析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孩子没有好的学习惯,数学基础较差。本章内容难度适中,如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成了我准备数学课首先要解决
的问题,这样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为了增强教学直观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学情,我引用学生感兴趣的趣味运动会的民意调查题目作为导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并且我在开始设计练习题时,以最基础的题目为主并且注意了分层。配以多
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投影展示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能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2、会求代数式的值,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其反映的规律3、通
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四、教学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五、教学难点: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应用及探索规律列式。六、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激趣
、讲授、练习、展示相结合。七、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2八、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学校预想组织七年级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各班班主任决定,当本班没有举手的人数和举手的人数之差是一个偶数时,全班就参加;
如果是奇数,全班就不参加。七年级3班共有50人,但是不知道举手的人数,你能得知他们班最后的决定吗?设计意图:1、引出字母表示数;2、解决这一问题还用到了本章的哪些知识点。(二)知识回顾百宝箱游戏(游戏规则):按顺序选择箱子(每个箱子的分值不同),小组代表回答正确并讲解合理即可获得相应分值,加
油!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符合书写要求?不符合的如何改正?2、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mxy+2y-3xab-4ab+a-33-xy3、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4、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
式?是次项式,常数项为?5、判断下列去括号是否正确。36、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为同类项。7、下列合并同类项的结果错误的是: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全面复习本章基础知识。(三)巩固练习1、多项式A=,B=,则A-B=?2、先
化简,再求值,其中a=-2(四)探索与表达规律1、图形找规律小组讨论: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2、数字找规律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右图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n次后,可以得到多少条折痕?4设计意图:复
习探索规律的两大基本题型——图形找规律和数字找规律问题。(五)建模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激励大家积极参加拔河比赛,班委商议给全班同学购买奖品---笔记本和圆珠笔。杨和文化站的笔记本标价x元,圆珠笔标价y元,但在实际购买时都会按标价九折付款;该店还有一种买二送一的方式,即按标价购买两本笔记本即可赠送一个圆
珠笔。现在七年级1班50名同学每人需要一个本子和一只笔。如果派你去买,你有几种购买方案?(列出代数式)设计意图: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六)小结小组交流讨论:本章的收获,并选派代表进行汇报。(七)作业1、必做题:复习题:第5、9、10、13题2、选做题:复习题:第11、15、16题
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让我体会到越是看起来简单的课,越是要精心钻研教材,挖掘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蕴含的数学思想;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辩证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今后还要不断优化。5不足之处有:1、时间处理方面还存在欠缺,复习引入部分用的时间有点多,使整堂课略显前松后紧。2、学生小组讨论的指导方式还需改进,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讨论优势,才能让学生从学习中有所提高。3、由于课堂容量大、时间紧,巩固提高部分
许多学生的解题步骤不规范,但没能及时指出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