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8.500 KB
  • 2022-11-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共(3)页,3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5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学情分析打折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接触和认识,学生已知“打折”所表示的意义,而且学过用算术方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建立

等量关系来分析一些较复杂的打折销售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寻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打折销售是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简易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的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材,也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与巩固

。打折销售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不是很熟悉的一个问题,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很有必要。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体会更加深刻。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打折销售问题”为例展开探索,关键在于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

润率等术语的含义。分析“打折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方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由于打折销售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入商店,感受有关打折

销售的现实情景,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此类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及数据较复杂,在讨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列出表格,帮助学生分析,首先鼓励学生自己填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

师要通过举具体事例说明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等,然后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

,增强自信。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释和分析打折销售中的具体现象。(二)能力目标会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等量关系,经历和体验运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调查,体验和分析,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打折现象,理性消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打折销售问题.难点:准确理解打折销售

问题中的利润、成本、销售价之间的关系.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六、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商场调查“打折销售问题”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2一、复习旧课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二、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系列“打折销售”情景的幻灯片(引入课题)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亲切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探索新知1、介绍商品销售中的有关概念和常用的一些公式(进价、标价、售价、利润

、利润率等)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商品买卖活动中的有关术语已有所了解,此时抛出学生容易接受。2、想一想(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元;(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

利润是元,利润率为;(4)原价X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元;(5)原价X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6)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P%后的价格为元;(7)进价A元的商品以B元卖出,利润是元,利润率是。有浅入深,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活动中的有关术语,为下面例题的教学做好铺垫。3、例题教学

学习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销售,结果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成本是多少元?教师可出示表格,让学生尝试用填写表格的形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成本价标价售价售价-成本价利润xx(1+40%)(1+40%)

x·80%(1+40%)x·80%-x15列出方程(1+40%)x·80%-x=15.解方程得x=125通过列表格,可以让学生轻松理清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部分学生在运用方程解答问3答:这种服装每件成本为125元.学习例2:某商场将某种商品

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商品的原价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寻找出等量关系:利润率=成本成本售价成本利润-×100%题时,等量关系的寻找还是有困难,规范解题不够合理

,仍需在解题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四、随堂练习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种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学生练习:教师讲评:(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如何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五

、知识升华议一议:通过刚才的例题与练习,你能归纳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吗?(审、设、列、解、验、答)通过归纳,使学生在解题时能有章可循。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理解打折、利润、利润率,提价、降价等概念的

含义;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寻找等量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七、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P146习题5.7第2、3、4题;2.选做题:王女士看中的商品在甲乙两个商场以相同的价格销售。两商场采用的促销方式不同:在甲商

场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超过的部分八折优惠;在乙商场一次性购物超过50元,超过的部分九折优惠。那么,她在甲商场购物超过多少元就比乙商场优惠?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教学反

思: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商场进行调查,了解商品打折有关情况及有关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

上把激发学生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如:对于新知识,如何让

学生做到在理解中通透,在思维里顿悟,在运用上熟稔。尽量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题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良方。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