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4-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DOC
  • 阅读 6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2.500 KB
  • 2022-11-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4-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4-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4-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共(4)页,4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5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数据的收集教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2.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

意义。3.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三、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活动一:社会调查以六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如何节约用水?(

2)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生活中人均用水量及各年龄段的节水情况。通过上网查找,翻阅有关杂志、报纸或自己设计的问卷调等等形式展开调查采访.问题(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问题(2)让学生走进生活,经

历搜集数据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这两个问题所收集的数据为后面制作和分析各种图表的特点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课堂中用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展开教学,必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环节情境引入活动二:社会调查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课前所调查得到的数据。(选3—4个小组代表讲解)通过展示各小组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调查展示,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统计图,让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如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理活动三:全班利用小明制水资源调查问卷,并

进行数据统计,分小组就调查数据做出简要的分析。科代表组长组织学生数据分析、统计。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如何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学会如何进行交流和表达;学会如何运用实验研究数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发现问题、科学思考及解

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根据学生收集、整理的数据和调查问卷,提出以下问题:1.观察课本第二页的三个图表,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2.六人小组谈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如何节约用水?并选出代表再全班发言。3.学生根据小组收集、整理的

数据,谈谈获得数据有哪些方法?在获取数据时注意哪些问题?4.议一议: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学生讨论后发言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环节新知应用活动四:设计一个

方案,调查大家对本节课的满度.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选取调查方式,经过研究.有的组采取普查,有的采取抽样调查,在抽样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随机选取样本,但样本容量不宜过小;有的小组利用前面练习中出现的采取奇数学号的学生组成样本,而且将满意度分解成了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等一些档次.通过调查,最终确定

出本组的满意度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完全不参与,甚至可以回避.分组活动这个环节设计的意图,旨在营造本节课的一个高潮,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教师完全脱离,放手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应该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以产生瞬间的轰动效应,让学生乐此不疲.通过学生分组自

己设计方案,可以建立学生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可以将本节课的知识融汇贯通.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激发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欲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各尽所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宗旨”.课堂小结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及课前的社会调查,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师生共同总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

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布置作业P159页:习题6.1第2题,第3题,第4题《数据的收集》设计说明4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节.根据国家新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将其设计成一节活动课,变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我按以下框架设计本节课:1、本节课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体现了“生活数学”。以问题为主线,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全过程,教师是数学

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课堂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一次较好的训练。2、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展示、阅读、理解相关知识,一切问题由学生自主讨论、回答。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体验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课堂引入提出的问题、课中讨论的问题、课

后拓展的问题均围绕“水资源”而展开,真正渗透了“节约用水”的良好价值观。3、设计一个方案,调查大家对本节课的满意度.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营造本节课的一个高潮,教师完全脱离,放手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应该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以

产生瞬间的轰动效应,让学生乐此不疲.通过学生分组自己设计方案,可以建立学生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激发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欲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各尽所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宗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