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1-九年级下册数学华师大版.docx,共(3)页,8.05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4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生经历作图折纸活动,进一步了解圆是轴对称圆形。2.掌握垂径定理及定理的推理过程,并能初步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垂径定理及
其应用。学习难点垂径定理推理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一、作图AB(不是直径)是圆O的弦,作一条平分AB的直径CD,交AB于点M。(1)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是什么?(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并说说
理由。二、探究1、如果在圆形纸片上任意画一条直径CD,过直径上一点P作弦AB,使弦AB⊥直径CD.2、若将圆沿直径CD对折,你能发现什么结论?3、得出猜想: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4、验证猜想:(1)作图。(2)写已知,求证。已知:在圆O中,如果CD是直径,CD⊥AB
于点P。求证:AP=BP,弧AD=弧BD,弧AC=弧BC。(3)分析证明思路。(4)写证明过程。(一个学生板演)三、简单应用下面哪幅图符合垂径定理?四、相关辅助线,如图上述两图需连接OD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五、对接应用例1如图,已知在圆O中,弦AB
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厘米,求圆O的半径。例2已知:如图,在以圆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试说明:AC=BD。(1)分析题意(2)学生叙述证题思路(3)书写证明过程(两个学生板演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六、课堂小结(垂径定理及应用)七
、拓展延伸(交换垂径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得出其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