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数学上册《荡秋千》教学设计1.doc,共(9)页,1.49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10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荡秋千一、教学目标设计1、在亲身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2、经历“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解
决问题中的作用。www.renjiaoshe.com3、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相关量的控制。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大家玩过荡秋千吗?有三个小朋友想进行荡秋千比赛,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与同伴比什么?如果比相
同时间里谁荡的次数最多,你觉得谁最有可能胜出?说说你的理由。预设:一号的绳子比较短,所以他荡的次数多;一号的体重轻,所以他荡的次数多。二号的绳子最长,所以我认为二号荡的次数多;三号最重,我认为三号荡的次数多。”揭示课题:大家说得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研究荡秋千。(板书课题:荡秋千)刚才同学们对“荡秋千的次数跟什么有关”这个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想,(板书:大胆猜想)有人说可能与他们的质量有关,还有人认为可能跟绳长有关,如果想要知道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有怎么做?(实验验
证)(二)实验操作1.准备实验⑴熟悉器材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实验器材,这套实验器材和荡秋千又有什①②③么联系呢?⑵制定方案实验一:如果想要知道摆的次数和小球的质量有没有关系我们该怎样设计实验?①小组讨论②汇
报,形成板书:时间相同绳长相同摆幅相同质量不同实验二:如果想要知道摆的次数和绳长有没有关系又该怎样设计实验计划?板书:时间相同质量相同摆幅相同绳长不同⑶规范实验2.实验验证实验一:相同时间内,荡秋千的次数与质量的关系⑴合理分工:一人负责摆动,
一人计时,一人数数,一人记录。⑵实验操作,并完成记录单时间15秒绳长25厘米质量5克20克35克次数⑶全班汇报:⑷数据对比:你们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发现每一列的众数,排除异常数据,质疑实验条件相同为什么
有数据差距)⑸计算机模拟实验:⑹延伸:如果换成200克的小球,15秒会荡多少次?⑺完成表格,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相同时间内,荡秋千的次数与质量无关。实验二:相同时间内,荡秋千的次数与绳长的关系⑴实验操作,并
完成记录单时间15秒质量10克绳长10厘米15厘米20厘米次数⑵全班汇报:⑶数据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找出最能代表这次实验的数据)⑷计算机模拟实验:⑸延伸:结合两次实验的结果,猜想如果换成30厘米的绳子可能会荡多少次,你是怎么想的?⑹得出结论:
这里还蕴藏着很深奥的物理知识,等着你们长大以后去研究。(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GL)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在相同时间内,绳长越长,荡的次数越少。绳长越短,荡的次数越多。说明荡的次数与绳长有关。三、拓展延伸,实际应用1.再预测一下谁会赢,为什么?2.建立数学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师:我们今天所研究的“荡秋千”这种运动的方式,在科学课上叫“摆的现象”。关于“摆”你还有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预设:摆的次数和摆幅的关系引导: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3.应用王奶
奶家里有口挂钟,时间不准确时奶奶会调里面的两个按钮,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思考这其中的道理。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这节课大家一起探讨了玩荡秋千的学问,我们先发现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猜想,然后制定方案做实验,接着分析我们得到的
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运用这样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今后的生活中,愿我们用善于现的眼睛、积极思考的大脑,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五、课后作业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