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等量代换》教学反思.doc,共(2)页,1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8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等量代换》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上58-59页智慧广场《等量代换》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了解等量代换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进行替换,并能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
流、分析等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难点)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有三点想和大家分享。1.关于列举法的比重问题。在设计学生交流方法的环节时,我遇到了这节课最大的难题。“智
慧广场”专题,旨在向学生渗透与传递数学思想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这节课需要向学生传递的有有序列举的数学思想,代换的数学思想,应用到了画图法,列举法和代换法。虽然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智慧广场均学习过列举法,但像这节课这样先猜想再验证的列举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熟练的使用列举法来解
决问题。所以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列举法和代换法的比重。最终设计让学生在汇报列举法时,经历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通过老师的引导,掌握列举法的解题策略。2.学习等量代换法的环节设计问题。等量代换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又是一种很抽象的数学方法。所以学习等量代换法这个环节的设
计,我让学生在听明白的基础上动手画图,把等量代换这个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学生自己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当学生能画出自己理解的示意图时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再让学生上台利用学具换一换,通过想、画、看、理解等量代换法,体会等量代换法的简单巧妙。并且通
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进行等量代换法的过程梳理,体会到等量代换法的核心就是根据等量关系进行代换。www.renjiaoshe.com3.对比优化方法设计:在对比优化方法时,由于这节课的信息图中的数比较小,不能清楚的让学生体会到代换法的好处,所以我设计将题中的数改为60,让学生感受列举法在数多的时
候一一列举很麻烦,而代换法简单巧妙。同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1.学生有序列举仍有困难。2.只有两个小组出现等量代换法。分析原因在于:1.由于这节课的两个信息同时出示很难,所以我分别出示,分散难点,这样也使学生无法把两个信息连起来思
考,应该在解解读完信息后,把两个信息连起来完整解读一遍,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从而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2.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要求不明确。应该明确要求:先自己思考方法,想好了再把方法记录下来,小组合作时,先说说自己的方法进行判断,再合作探究其他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