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十几减8、7)》教学反思

DOC
  • 阅读 6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6.500 KB
  • 2022-1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十几减8、7)》教学反思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十几减8、7)》教学反思.doc,共(2)页,1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4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并掌握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

学习的自觉性。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设置情境,把十几减8、7的计算教学蕴含在情境

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这一问题是本课的新知识点,我并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做任何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是在学生顺利解决十几减9的问题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算理,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二、在教学

中时时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力求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www.renjiaoshe.com三、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独立列式解答,

这样做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计算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四、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学习更应该是学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这也是我本节课最大的感触。作为老师应在

课堂上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启发,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掌握学习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科学的归纳总结更为重要。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也是充满遗憾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应在问题情境创设中给学生以主动探索、

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时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是我对课堂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观课记录这节课,教学内容丰富,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有以下体会:一、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节课一开始,通过复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为学习20以内十几减8、7做好铺垫,在探究新知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看图分析,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解答。让学生通过看图(或摆实物)加强直观教学,学生感受到直观形象,在轻松愉快

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印象深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二、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为巩固新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淡化难度,分散了难点,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同学们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总之,本节课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消化的余地,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带劲。《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效果分析本课经历了创设情境,呈现信息—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沟通联系,明确算法——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课堂

总结,反思提升的教学过程。贯彻了我发现、我探究、我成长这样一个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有所收获。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学的轻松、扎实,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