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3.docx,共(9)页,211.13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0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研讨课教案课题圆的认识授课人:刘鹏飞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尝试中学会用圆规画圆;②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③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1.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1.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运用,体验学习数
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西师大版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是在继直线图形的知识后学习的一种新知识---曲线图形。教材编排体系为:首先从生活中的圆入手,初步认识圆。同时了解画圆方法
及圆规画圆的规范画法,进而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圆的曲线特征,认识圆各部分的基本特征和对称性。学情分析1.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几种平面图形以及
它们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也直观的认识过圆。在此基础上,正式开始学习圆的有关知识,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2.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
运用折、剪、画、量、算等方法研究图形,在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积累,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设计意图预设时间备注一、判断激趣,导入新课1.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最公平?为什么?小结:大家猜测小朋友们站在圆上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那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
验证我们的猜测。(板书课题)1.认识生活中的圆自然界中的圆:太阳、滴水成圆物体上的圆:钟面,硬币,光盘,圆桌,自行车轮胎,摩天轮,景观门从套圈游戏入手,揭示课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引发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圆的3分“表象
”认识•巧设活动,探究新知1.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出示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拿出你们的圆片,沿边缘摸一摸,思考这些图形和圆有什么不同?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是由线段围成的,称为直
线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称为曲线图形。2.活动二:说一说、画一画(1)说一说画圆的方法。画法1:用圆形物体描圆画法2:借助棉线、纸、笔画圆画法3:用圆规画出来的(2)用圆规画圆。①学生尝试在学习单上用圆规画一个圆。②教师介绍画圆方法。(视频)③再画一个圆
。④展示好的作品。1.活动三:认一认、练一练(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①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②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板
书)③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板书)(2)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两个活动,初步感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画圆的方法;通过自主尝3分7分7分4.活动四: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
圆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探究学习:①独立思考②自主探究: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你有什么新的发现?③合作交流: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并且展示一下你的发现过程。汇报:一个圆里有一个圆心(观察
得到)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观察、推理得到)③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测量、折一折得到)④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折一折得到)⑤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观察、比较得到)1.活动五:议一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圆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墨子作出了圆的概念:“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给圆下定义要早1000多年。试、
示范交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技能;在画圆过程中,通过讲授法直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2分活动四: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特征;互动交流,生成特征;测2分量推理,验证特征。通过一段数学史料,进一步丰富对圆的认识,同时感受我国数学史的博大精深三、巩固应用活动一:辩一辩1.下面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圆?()2.通过辩一辩活动,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通过辩一辩活动,感知圆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2分2分四、1.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生充分说)畅所欲言,分享收获1.你是怎么学到的?梳理所学的知识、方法2分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圆心o
(1个)半径r无数条长度相等直径d无数条长度相等D=2r(同一个圆中)课后反思《圆的认识》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是在继直线图形的知识后学习的一种新知识---曲线图形。从直线图形过渡到曲线图形,对学生来说,认
知经历了一次飞跃。为了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层次的把握,我仔细研究了人教版、北师大版、西师大版三个版本有关《圆的认识》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三个版本教材既有共通又有方法和手段上的差异。共通之处主要在于三个版本的教学目标大致相同,即①尝试中学会用圆规画圆;②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③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因此,我将这三条作为了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预设目标,我借用了三个版本中适合我班级学情的教学资源,最后呈现了今天的课堂。在本课中,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处理得比较好:1.教学活动比较丰富,整个课堂都以学生活动的形式贯穿始终:猜一猜、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画一画、认一认、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辩一辩,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浓郁的学习兴趣;2.课堂中注重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有部分学生表达不够规范准确时,会给予机会与帮扶,直到表达完整为止,此细节在本节课中处理得很好。3.在本课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在课中介绍了我国古代到现代圆的研究史及运用,丰富了学生认知的同时,进一步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
活而且回归于生活。4.落实新课标修订版中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小结中,不仅引导学生复习了所学新知,而且还回顾了学新知过程中用的一些方法,为今后类似课程的学习积累了经验。同时,在本课中也有多处值得今后修正的地方,例如在学生自主画圆结束后,可以提问学生画圆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在
讨论中积累方法,提升经验。在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研究的结果写在纸上,学生的研究成果会比较有条理;专家点评1.能从教材编排出发,从学生经验出发。2.活动形式丰富,对教材处理周到、全面、细致。3.充分尊重学生,无论层次好的学生,层次弱的学生都有照应,与学
生走的很近。4.本节课重点在于研究圆的本质属性,即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在画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画的标准,为什么画的不标准?5.在画圆方法上,添加用圆形物体画圆,此环节很重要,感受实物操作画圆与圆规画圆的区别。6.在说理车轮为什
么是圆的时,应给与更多时间谈论;可以添加一个素材,即桌子为什么是圆的?做到从生活中来的,运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