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问题解决》教案4.doc,共(5)页,9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400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应用其基本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技能目标:经历“猜想、验证、拓展、对比、归纳、运用”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让学生体验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学情分析:简单的工程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尝试、分
析,找到本质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含有具体数量的工程问题,会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个关系式进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前期也学习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为学习简单的工程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掌握
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及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的表示的意义。2.理解假设不同的数据得出结果相同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招标公告:修一条大约90千米的公路,参加竞标的工程队有两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甲队单独修要10周,乙队单独
修要15周。选择哪个队施工?为什么?2、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怎么办?二、自主探究:1、例题:修一条村级公路,甲队单独修10周完成,乙队单独修15周完成。甲、乙两队合修,多少周可以完成?(1)指名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一估,大约要多长时间?为什么?(3)解决
这道题你还有什么困难?2.同学们的疑惑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题中没给工作总量怎么办?同桌交流。(1)学生汇报.(2)还有假设不同数据的吗?3.按自己假设的数据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1)请假设总长为具体长度和单位“1”的同学分别板书,讲思路。(
2)同学们对他们的解法还有什么疑问?4、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填写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1)为什么总路长改变了,得到的总天数都是不变的呢?(2)小组讨论,汇报。(3)借助线段图,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5、比较这些解法,你喜欢哪一种?6
、反馈练习:这批货物,只用我的车运6次,才能运完,只用我的车运,3次就能运完,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7、在日常生活中,像搞绿化、修马路、盖房屋、造桥、运货等各种工作,统称为工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工程问
题”。(板书)请同学回忆,今天我们解决的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解决?8、小结:在工程问题中,我们可以把“一段路、一条水渠、一份稿件”等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使问题变得更简单。三、巩固练习:1独立解答,你发
现了什么?客车从A城到B城要行驶2小时,货车从B城到A城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和B城出发,几小时后相遇?2.学校准备了一笔钱买桌椅,只买桌子,能买20张,只买椅子,能买30把,现在同时买桌椅,能买多少套?3.“慧眼”辩真伪:两队合作,几天能种完么?①
300÷(8+10)„„()②300÷(300÷8+300÷10)„„()③300÷11„„()4.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完成要10小时,乙单独完成要15小时,丙单独完成要30小时。要合作完成这批零件有几种选择做法呢?选择你喜欢的合作方式进行解答。5.我来闯关:加工一批零件,甲单
独加工8小时完成,乙单独加工10小时完成。第一关:甲、乙合做,1小时完成了总工作量的几分之几?第二关:甲、乙合做,3小时完成了总工作量的多少?第三关:甲、乙合做3小时,还剩下总工作量的多少?第四关:剩下的由乙单独完成,多少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
布置作业。板书: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1÷(1÷10+1÷15)=1÷(1/10+1/15)(周)=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