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5.docx,共(6)页,5.84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98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2.能根据统计表所给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地分析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
统计图数据变化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预测。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本课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难点: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1.谈话引入。老师今天到咱们班来,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神秘礼物,大家开心
吗,但是啊,还要请大家帮老师完成一个任务,大家愿意吗?同学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吗?老师带给大家的第一个礼物就是老师通过整理、收集到的关于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一段视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播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情况介绍
的视频)问:看了这个视频,你们知道机器人大赛已经举办了多少届吗?(17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每年全国有多少只队伍参加比赛啊?(预设:想),好那老师带个大家的第二个礼物就是这个(出示统计表)这个就是老师收集到的2006--2012
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情况。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参赛队伍426394468454489499519根据这一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复习条形统计图。(1)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年的数据情
况,我们可以用已学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教材第104页统计图)(2)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也一目了然。)(3)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简便、直观的统计图,同学们想学吗
?那大家再来看看右边的这个统计图,你们知道这个种统计图叫什么统计图吗?(学生讨论)3.揭示课题。像这样顺次把两点连接起来的曲折变化的线段叫折线,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二)观察
分析,认识特征。1.比较分析、观察两者的相同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统计图,找一找他们的相同点。2.深入讨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1)条形统计图的数量是用什么来表示的?折线统计图的数量又是用什么来表示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不仅形象直观地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培养学生根据直观进行想象的能力,而且加深了“一一对应”“函数”和“转化”等数学思想的理解)(2)讨论: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优势,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3)折线统计图上有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4.从折线
的变化情况你又能发现些什么呢?(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5.变化发展趋势的分析。(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师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
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并从这些变化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优势。(设计意图: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优势,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读懂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发现中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优势,体会折线统计
图的作用。)小组讨论:(三)小组讨论绘制方法(1)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些什么?(2)师小结绘制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四)动手绘制,阅读思考。我们刚才讨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接下来就请大家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根据统计表,帮老师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1.绘制折线统计
图。(1)想象一下陈东0--6岁的身高情况画成折线统计图后大概是怎样的。(2)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格子图上独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画法(3)反馈交流,纠正问题。2.阅读思考:请你从画好的折线图中找一找、填一填。(1)陈东从()岁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2
)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岁。(3)陈东11岁时的身高可能是()厘米?你是怎么想的?(4)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五)小结: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你
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