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1.doc,共(2)页,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9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师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单元例题一以及课堂活动。主要是把图形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
物或数据进行分类。能力目标:经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统计意识。情感目标: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就在于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能选择不同的标准
对物体进分类。教法、学法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法上突出了以下特点:1、观察法: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2、实践操作法:动手动脑,在交流中学具体的做法我将在教
学流程中体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分类。(2分钟)课前谈话: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小的互动。(随机点学号,男生站讲台左边,女生站在讲台的右边)2、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性别相同的小朋友站在一起。)3、揭题:把同样
的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探究分类方法。(12分钟)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图形(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卡片,谁先做好了,我就把卡片送给他。)2、实践操作:找朋友(1)按形状分随机请一位拿着三角形卡片的同学上台,请你帮你手中的
三角形,去找找他的好朋友,然后把他请上讲台吧。(提醒:这个三角形啊,最喜欢认真听,安安静静坐好的小朋友了。)我们的三角形已经找到朋友了,这不,圆已经等不及了,我们赶快来给他找朋友吧。(这一次分类完成以后,将台上同学手里的卡片,一一送给表现好的其他同学
。)(2)按颜色分(同上一教学流程)3.明确分类标准(1)刚刚我们一共进行了几次找朋友的游戏?(两次)(2)第一次我们是按照什么分的呀?(形状)(3)那第二次呢?(颜色)总结:这里的形状和颜色,就是分类标准。(三)实践应用:练习十八1、2题。第一
题:找出动物。1、独立思考,认真完成。2、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第二题:小动物分类。1、小组交流讨论。2、提炼分类标准(1)按脚的只数分。(2)按皮毛的颜色分。(3)有无耳朵。(4)会不会游泳。(5)其他开放性
答案。(四)、渗透德育,内化提升渗透“勤整理、爱劳动”的德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