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体积与重量》优质教学设计.doc,共(3)页,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4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课题巧测体积教学目标1.探索生活中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2.初步体会体积与物体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运用它求体积。3.体会测量物体体积方法的多样性,感知数学知
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4.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重点实践并感受求物体体积的各种方法。教学难点探究体积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此关系求体积教学准备规则的
铁块,不规则的铁块、秤、哑铃、量筒、计算器、学习单教材及学情分析:《体积和质量》这个内容是在体积与容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测量、计算体积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求解体积的题目基本上能熟练地完成。但是,这只是“纸上谈兵”式的,学生活动经验相对缺乏。所以,
今天我让学生合作测体积,是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第二环节,让学生经历了探究“利用密度求体积”这个思维的全过程,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能够迁移和延伸。希望学生能从经历和体验中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教
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实践1、谈话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体积的相关知识,也掌握了一些测量体积的方法,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2、小结:对于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运用公式来求解;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测排水量来解决
。学生交流,复习回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和梳理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并让学生动手实际测量规则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3、实践活动今天常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请你们用掌握的方法帮忙测测它们的体积,愿意帮忙吗?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反馈、交流。力。二、核心过程推进(一)探究利用密度球体积的方法1、引出密度的概念(1)师:哑铃的体积怎么测量?常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借助它来测量哑铃的体积。——密度(2)解释密度,介绍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及一些现象2、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密度知道哑铃的体积
呢?3、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二)运用方法实际操作1、利用铁块1和铁块2求出铁的密度。2、利用铁的密度和哑铃的质量求出哑铃的体积。(三)人文渗透1、阿基米德的故事师:在生活中利用密度和体积的关系还能解决很多问
题,历史上就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2、华罗庚的话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探究出体积和密度间的关系,并运用此关系得到哑铃体积。小组合作先得到铁的平均密度,再进而求哑铃的体积。思考对于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测排
水量的方法无法测出时,激发学生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的欲望。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能够迁移和延伸。希望学生能从经历和体验中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加入一些人文元素,使数学课增加一些人
文的味道;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三、拓展提升1、我们心脏的体积大约是多少?提供一条信息: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心脏大约和自己的右拳差不多大。2、如何测量乒乓球的体积呢?3、如何测量一粒
黄豆的体积呢?4、知识链接:地球的体积学生交流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道问题,开放学生的思维。四、归纳总结1、交流感受2、出示课题学生交流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