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DOC
  • 阅读 8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4.500 KB
  • 2022-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doc,共(6)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3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和构想在决定执教沪教课标版“用计算器计算”一课时。我反复阅读电子课本和教参,在反复的斟酌中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和自己本节课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和构想。我想本节课看似是一节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完全解决所有习题答案的

一节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什么?怎么教?同时本节课在其他版本中都有很精彩的教学设计的呈现,如何不落俗套,上出自己的特点,上出自己的高度呢?带着这两个大问题,我对本节课做了以下定位。1.在体验和对比中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优势,

建立计算器是学习辅助工具,是生活便利工具的意识。同时树立人的智慧远比计算器更加发达。2.教学生在解决本课知识的同时,透过这一表面,我们要给与孩子们的是如何探索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思想。3.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意识,明确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学习举一反三的重要性,并用这种理念去解决更多的问题。4.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神秘和魅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计算,合理分析计算器计算的结果。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2.过程与方法:

在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三、教学重点1.使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2.合理应用计算器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

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四、教学难点合理应用计算器计算,通过计算器计算探索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五、教学准备人手1个计算器,课件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到老师为大家发放的学具,猜到今天学习的内容与什么有关?(计算器

)是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用计算器计算”(板书1:用计算器计算)(二)前置交流,感受计算器优势。1.昨天老师让大家用列竖式计算和用计算器计算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并用计时器记录了所用的时间,独立完成这一习题的计算

后你当时有什么感受?预设生:人工计算正确率不高,费时;计算器计算准确率高,快,数据大的有优势。(让学生较充分的去说所有的感受)评价: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你们的体验很丰富。的确如大家所说的这样,人工计算正确率不高,费时,计算器计算准确率高,快。(板书2:准、快)2.用计

算器计算26.75×30.9时,你是怎样按键的?(1)请学生上台白板边说边演示自己按键的过程。(2)小结:计算器计算只需按算式的运算顺序依次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即可。3.老师带来了两道题用计算器计算得数。0.7892

6×3.507417=?1÷11=?(两题同时出,然后分开依次进行)第一题:0.78926×3.507417=?(1)指名统计计算结果。(教师有意识的先收集小型计算器结果,再收集其它型号计算器计算的结果)(

2)为什么同一道题都是用计算器计算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得数呢?指名学生进行交流。预设师:如果一个学生都说不上或一个学生发言后教师直接作为常识告知学生即可。原因是我们手中的计算器最多显示位数不同,有的8位、10位、12位等不同

显示位数的计算器。(3)你能判断出现在计算器显示屏上的这两个得数谁是准确值吗?(课件制作对比图片)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看小数位数共计11位,因此得数的小数位有11位的是准确值,其它的得数为近似数。还可以看末位两个数的乘积6×7=42的个位。刚刚计算的这道小数

乘法这么多位,计算器计算也是分分钟搞定,看来计算器对于一些大数据的计算优势更加突出。(板书3:大数据)第二题:1÷11=?(1)指统计计算结果。(2)这两个得数中有这道题的准确值吗?为什么?(通过昨天前置作业单中的竖式可以发现它是循环小数。)(3)我们就可以用普通记录法记录1

÷11=0.0909„(副黑板板书a)请你像老师这样将这道算式写在练习单的横线格里。注意循环节后是3个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11=0.0909„循环节是09。4.计算器计算准、快、易操作,但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对于显示屏上的结果我们不能盲目的记录,要综合判断,

对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板书5:结果合理分析)计算器对于我们的帮助不仅仅只是计算一个答案,(板书6:算得数)更多的时候它是我们的助手和合作者,它的参与会使我们想的更远,不信我们一起去试一试。(三)自主探索应用规律1.接着刚才的1÷11=0.0909„,请你用计算器找到2÷11=?3÷1

1=?4÷11=?(副黑板板书b)并将算式和得数像刚才那样写在练习单上。2.学生指名交流,教师板书进行示范。(对细节进行强调)2÷11=?请你说,3÷11=?4÷11=?请你说。3.这四道算式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1)独立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

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指名交流自己的发现,(可让学生上台)重点引导观察方法和规律的描述。预设:除数相同,被除数逐渐多1,被除数有倍数关系等只观察结果,下面比上面的得数多了0.0909„观察了被除数与商,被除数是几,就用“被除数×9”,所得的数就是它的循环节。观察了被除数、除数的

特点,发现后面的算式如果都和第一个算式比较的话,商就是被除数×0.0909„算式的右侧板书上规律的关键词,如:商+0.0909„;被除数×9=循环节;被除数×0.0909„=商……。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原来的几倍。小结:看来

我们在探索规律时,不能只看一个结果,我们要将一组算式整体去观察,按序观察,按运算方法联系知识间关系与观察找到规律,有了好的方法我们将会收获发现更多的规律。(板书7:观察(整体、按序、沟通联系发现规律)很多时候

知识间都有内在的联系,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在我们的学习中尤为重要。4.我们发现规律的目的在于应用,(板书8:应用)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请同学们独立续写5÷11=?„„13÷11=?(1)学生续写。同学们刚开始写的时候胸有成竹,可到后面几道老师看到了你的眼神中的疑惑和为难,

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解决。(2)指名交流得数,学生说教师板书得数,收集不同答案,重点集中在后三道上。开火车似的对答案,还有其他答案吗?(板书c:5÷11=?„„13÷11=?)(3)估一估:11÷11=?12÷11=?13÷11

=?你认为得数应该是哪个?为什么?11÷11=?刚才这位同学你为什会写成0.9999„,看似没有问题呀,其实等我们到更高的阶段再去学习就会发现,11÷11=?得数1和0.9999„极限思想下二者是相等的。(4)分一分:将1÷11=?„„13÷11=?这13个算式分一分

类,你会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分类依据:被除数<除数,商<1;被除数>除数,商>1;被除数=除数,商=1。(5)验一验:用计算器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板书9:验证)(6)结合前面找到的规律,分类的体验和计算器验证的结果,现在你还能发现12÷11=?13÷11=?的

得数里还有什么规律?说说你的想法。(7)指名同桌汇报。12÷11=?13÷11=?:看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11,作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余几,就重复上面的循环规律。5.尝试补充算式116÷11=?(板书10再应用板书d)(1)尝试补充得数。(2)说方法和规律。(3)计算器验证得数。小结:看

来,知识间的联系真的是无处不在,充分的运用知识间的联系,可以解决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了计算器的帮助,我们人脑还是比计算器要厉害的多,能够发现许多的规律。(四)举一反三我能行就让我们运用我们强大的大脑一起来探究这组算式中的秘密吧。1.

出示三道算式,(1÷7=0.142857142857…2÷7=0.285714285714…3÷7=0.428571428571…)学生打开当堂作业单上已经有得数的三道完整的算式观察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1)独立观察思考,可以圈一圈、画一画。。(2)四人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3)小

组汇报,组间补充,教师随机板书并引导。2.视频播放“142857”的知识链接。142857被誉为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他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让我们一同来听一听。(五)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评价:你是一个能够抓住关键问题的人。你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归纳概括的同学。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两句话:(1)计算器厉害在于计算得数,我们更胜一筹在于借助它达到极致。(2)学习贵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举一反三。(六)板书(见资源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