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学设计3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98.549 KB
  • 2022-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学设计3.docx,共(8)页,898.5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3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梯形》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教材分析《梯形》是沪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几何小实践》单元的教学内容。梯形按照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是第一次要求学生系统认识,不仅要能直观判别,而且能根据“只有

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特征与前面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比较与沟通,并架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此之前,教材编排了探究如角与直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特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用集合圈的形式直观形象地

呈现,有机渗透抽象、分类、比较、推理、集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梯形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为后续学习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作知识技能的铺垫、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本课教材呈现了用一条长方形透明色带与一个三角形交叠出许多四边形。通过这一图像的直观呈

现,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过程,抽象、概括和归纳梯形的概念;教材又安排了例2来帮助学生认识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梯形高的概念,进一步体验梯形的特征和各类梯形之间的关系,为梯形面积的学习作孕伏。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等方面

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半抽象理解——抽象概括的认知活动。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由两条长方形色带交叠出平行

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及菱形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平面图形的认识的经验,本节课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出长方形色带与三角形色带交叠形成四边形,推理获得这类四边形的特征,在抽象出梯形后,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梯形从模糊到清晰,让学生真正理解梯形的概念,充分认识梯形的特

征和特殊的梯形,并通过比较发现各类梯形之间的关系、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等等,培养空间观念,发展抽象、空间想象和推理等关键数学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操作、自学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梯形,知道梯形各部分名称,能识别梯形的高,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2.经历叠一

叠、量一量、折一折等操作活动,在观察与比较、猜测与验证、归纳与概括等学习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抽象和推理能力。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的学习作风与习惯。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知道

梯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发现特殊梯形的特征;建立梯形与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学具图片、学习单、反馈器、授课宝。预习任务回顾《平行四边形》知识,尝试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数学思想三个方面,用图或表格的形式简单地进行梳理。教学环节师

生活动评价关注点一、复习引入,初步感知课前2分钟播放导学微视频。1.梳理关系想一想: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会用集合圈表示吗?2.动手操作能用长方形色带与三角形交叠出四边形,并能说出四边(1)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还是用长方形的色带,去与这些三角形交叠,又会交叠出怎样

的四边形?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2)组织操作活动。巡视指导,同步呈现学生操作过程并采集典型案例。(3)组织交流反馈。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3.联系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上有梯形,你能把它们找

出来吗?(欣赏图片,找出图片中的梯形。)形的共同特征。能参加小组活动;能倾听小伙伴的发言;能理解小伙伴的意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从交叠的四边形中抽象出梯形。【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几种四边形入手,既揭示了梯

形作为一种四边形的知识背景,也适当引导学生梳理了已经学习过的几种特殊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进一步认识梯形的本质属性,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做好铺垫。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任务

驱动,将长方形色带与三角形色带交叠出四边形,引发学生旧知的迁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从边、角入手研究四边形的特征,发现梯形“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初步建立梯形的表象。二、问题导学,理解概念1.引导质疑提问:关于梯形,你想知道什么?(1)独立思考。(2)集体交流。2.问题导学(1)

什么是梯形?能通过自学,初步感知梯形(2)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3)梯形有没有高?学生独立自学并划出重要内容。3.识别梯形(1)完成学习任务二。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梯形,是的打“√”,不是的打“×

”。(2)归纳概念:现在,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梯形?(3)质疑:为什么说“只有”而不是“有”?小结: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学生齐读概念。)概念。能根据梯形概念找出梯形,并能说出判断的理由。【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给出一组方格纸上的图形,引导学生识别梯形,学

习观察与比较、猜测与验证等几何学习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思辨的过程中前行,从而帮助学生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推理等数学关键能力。三、深化理解,自主建构1.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1)学生代表指出梯形各部分名称。(2)观察并归纳。

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2.认识梯形的高(1)你能找出下面梯形的高吗?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识别梯形的①利用反馈器作出选择。②根据选择情况进行解释说理。(2)说说什么是梯形的高?(3

)认识梯形的外高。出示5号垂线段并提问:5号垂线段是不是梯形的高?(学生利用反馈器作出选择。)小结:从梯形的上底上一点向下底画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3.认识特殊梯形(1)请仔细观察刚才选出来的6个梯形,你认为哪些梯形比较特

殊,它有什么特征?(2)小组合作: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特殊在哪里?并进行验证。①认识直角梯形。②认识等腰梯形。4.建立图形关系(1)变一变:一个一般梯形加一个什么条件,就能变成特殊梯形。(2)辩一辩:有没有这样一个梯形,它既是直角梯形,又

是等腰梯形呢?(3)说一说: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4)想一想: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之间又有高。能参加小组活动;倾听小伙伴的发言;理解小伙伴的意见;并大胆发表能找出特殊梯形,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知道一般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之间的关系;知道梯形与

四边什么关系?形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动态演示点的变化引起图形变化的过程,动静结合,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发展与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建立起特殊梯形与一

般梯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结构的准确建构。四、回顾梳理,总结评价。1.学习总结谁能像几何小博士那样来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2.开展评价(1)今天的数学课的学习方式你喜欢吗?用反馈器选择:A.特别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3.布置作业课

后完成自评表、小组评价表;完成回家作业和家长评价表。能梳理知识,回顾学习方法,学会自我评价。【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梳理,帮助学生系统建构知识结构,深刻理解梯形概念内涵。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既能发展小学生数学自我评价能力,又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控教与学的状况,便于调整和改进后续教学,达成教与学的

双赢,还能促家校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关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梯形》课后作业作业目标:1.通过知识梳理,巩固梯形的概念、特征和关系的认识。2.通过制作、操作和判断等活动,巩固特殊梯形的特征的认识。3.通过画高的操作活动,巩固梯形的高的概念,会画不同位置的

高。作业设计:1.梳理知识要求: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尝试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数学思想三个方面,用图或表格的形式简单地进行梳理。2.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1)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所有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3)在直角梯形中一共有两个直角。…………………()3.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提示:可以通过剪拼操作或画图,帮助自己完成作业哦!)(1)下

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A.平行四边形B.正方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梯形(2)把一个等腰梯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就能得到两个完全相等的()。A.等腰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梯形D.直角梯形(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不能拼成的图形是()。

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直角梯形D.等腰梯形4.作图题(1)分别画出下面梯形的高。(2)分别画出下面梯形指定的高过点A画梯形的高过点B画梯形的高4.操作题要求: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框架。探究: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梯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

为什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