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47.711 KB
  • 2022-12-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梯形》教案.docx,共(4)页,147.71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3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梯形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单元规划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单元属性规划表课程内容模块□课程标准□方程与代数þbàU□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单元数量1单元主题单元名称主要内容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及计算几何小实践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

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画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的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画梯形的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简单应用2画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简单应用2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计算的简单应用2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应用3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抽象、归纳

、类比、化归2.教材教法分析“几何小实践”是沪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的内容,重点研究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在图形的认识上,上海教材是通过色带交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是梯形的认识,学生操作的活动素材都是透明色带,活动要求都是将两

条色带交叠成四边形。同构的活动情境便于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概念,便于学生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在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上,都是借助将未知图形面积转化成已知图形从而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课程标准和知识结

构关系,更是为了在单元教学中渗透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把图形的认识归类在一起进行教学;为了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把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探索集中在一起教学。(二)教学目标1.通过色带交叠活动,体验由直观形象认识到抽象概括定义的学习历程,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2.通过自学

知道梯形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交流互动、分享表达的能力。3.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学习活动,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进一步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4.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回顾、实现学习经

验和学习方法的迁移;通过对生活中图形的探寻,进一步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知道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在基本特征上的区别。(四)教育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Ipad、电子学习资源包。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评价关注点环节一:回顾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对应目标:41.引入: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2.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探究方法。【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唤醒学生对图形学习的已有经验和方法,为学习梯形做铺垫。能正确、

清晰地描述出已知图形学习时所使用的方法环节二:探究新知。通过色带交叠活动,初步认识梯形,归纳梯形定义,知道各部分名称。在夯实梯形的基本特征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对应目探究一、通过色带交叠活动,提炼梯形的特征;自学课本,知道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1

.活动操作:用一条长方形的透明色带与一个三角形交叠出一个四边形。•引出课题:梯形。•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的共同特征,并说说想法。•尝试描述,什么是梯形。(板书梯形定义)5.找一找:自学课本第68页,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6.辨一辨:判断

下列图形是否是梯形?(图略)【设计意图】在同构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色带交叠,让学生充分感知梯形的特征,并通过尝试归纳、自主学习、变式训练等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探究二、夯实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1.观

察:找出交叠活动中特殊的梯形,并说明理由。2.交流: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3.活动:任选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色带,交叠形成直角梯形或等腰梯形。能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的共同特征,并用已有的旧知,尝试

说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能通过观察、标:1、2、3【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进一步的交叠活动,夯实梯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感知梯形和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关系。分析、比较,初步感知梯形与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关系。环节三:巩固练习。进一步夯实对梯形的认识,初

步感知图形的运动变化。对应目标:31.画一画:根据已给的两条边,画出梯形。2.说一说:学生交流。3.变一变:媒体动态演示:等腰梯形→梯形→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以及媒体动态演示

等活动,在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建构起已知图形之间的联系。环节四:课堂总结。通过对知识与方法的回顾,培养归纳能力。回顾: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说说收获。环节五: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对应目标:4找一找:生活中的梯形。【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图形的探寻,进一步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

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板书设计(六)作业与评价1.练习册P80。2.用集合圈表达梯形与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关系。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