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方程》教学设计3.doc,共(2)页,3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3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5页的内容及后面的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
,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活动经验。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教学难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多媒
体课件、交流卡、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二、探究新知1、认识等式(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天平是用来做什么的?(结合课件演示)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天平(
平衡了)。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20+30=5040+60=100)(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提问:这两个等式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呢?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关系。2、认识方程(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
系。猜想:为了让天平达到平衡,小芳准备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如果把把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怎样用式子表示这里(指其中平衡的情况)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学生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出:真不简单!同学们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这个物体的质量。这些字母表示的数咱们事先不知道,这
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未知数。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交流:三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就可以怎样表示?另外两幅图呢?(X+50=100X+50<100X+50>100)到底是怎
样的一种情况呢?眼见为实!这时候,咱们该用哪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X+50>100)表达:(放下物体后)为了使天平继续达到平衡,小芳利用砝码进行了各种调整,请你也用关系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X+50<200、X+50=150、2X=2
00)(2)分类、比较,揭示方程的意义讨论分类依据现在黑板上8个式子(50+50=100,50×2=100,50<100,100>50,X+50>100,X+50<200、X+50=150、2X=200),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先自己想一想分类的标准
,再和同桌讨论一下。(3)动手操作讨论结束后,按照你们的标准分一分。(4)交流反馈哪个小组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你的分法?告诉大家,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展示学生的三种分法:a.按是不是等式分成两类;b.
按有没有未知数分成两类c.同时按是不是等式和有没有未知数分成三类。根据分类的标准咱们来看一看每一组式子有什么特征?没有未知数也不是等式;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5)揭示概念揭示:像50〈1
00、100〉50、50+50=100、50×2=100这些式子大家都比较熟悉,而X+50>100、X+50﹤200这类式子比较复杂,我们到初中会更深入地了解它。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三
、拓展提升1、出示“练一练”。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2、练习:下面是方程的打(√)?不是方程的打(×)?①35-χ=12()⑥0.49÷χ=7()②y+24()⑦35+65=100()③5χ+32=
47()⑧χ-14>72()④28<16+14()⑨9b-3=60()⑤6(a+2)=42()⑩χ+y=70()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1)35加上X等于91(2)X的3倍是57(3)X减3.5的差是6(4)X的4倍加上2.5的和是3.8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