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沪教版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doc,共(2)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83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新教材小学四年级下期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这一单元的知识安排难度逐渐加大。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
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我还记得,我才讲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时学生都觉得小数好学。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
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这节课我一开始就直接引导学生移动小数点,因为移动小数点是很简单的,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移动前和移动后两个小数大小的比较,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没有多媒体的直观性演示,我直接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这个小数就扩大,向左移动这个小数就缩小等。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
0.1、0.01、0.001之间的关系着手,0.001×10=0.01,0.01×10=0.1通过观察乘法算式,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
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
题。教学中我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
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摆出来,再用计算器验证。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差生还不会,我就让已完成的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学习了。最后交流: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事实说明我的大胆放手是很成功的。看着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大家时,我
发现他们真像一位小老师,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
“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本节课也存在一定不足,由于教材安排的内容多,没有太多时间来考虑和照顾班上基础差的学生,我想我们班上基础差的那一部分同学可定掌握起来难度大,还
待今后的复习巩固中更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