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导学案.docx,共(2)页,67.15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8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导学案本微课名称工程问题知识点描述用设数的方法和单位”1“、分率的方法求做一项工程合作的时间。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教材:北京版章节:实际问题□不是教学教材知识,自定义:基础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会算分数乘除法,理解分数的意义,能
够解决简单的以及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讨论型■演示型□联系型□实验型□表演型■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探究学习型□其他适用对象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多少分的学生?□超高□优秀□
良好□及格■全体教师:□班主任□幼儿教师■学科教师□其他设计思路出示题目后,先展示4个同学用设不同数的解答方法,启发学生寻找几种做法的共同之处,进而提问,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出示用单位“1”分率的方法解答过程。对几种方法进行分类,对比从数量角度和和分率角度解决的异同,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第二种方法。让学生们课下去收集整理“工程问题”类题目。教学过程内容画面时间一、片头内容:你好,我们来学习工程问题。修一条路,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甲乙两队合作,几天能
修完?第1至2张课件16秒二、正文讲解第一环节内容:用设数的方法解答。1、假设这条路有30km。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30÷10=3(km),得出甲的工作效率是每天完成3km,30÷15=2(km),得出乙的工作
效率是2km,用3km加上2km求出甲乙的工效和,30÷5=6(天),甲乙合作6天完成。2、假设这条路有450km。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450÷10=45(km),得出甲的工作效率是每天完成45km,450÷15=30(km),得出乙的工作
效率是30km,用45km加上30km求出甲乙的工效和,450÷75=6(天),甲乙合作6天完成。3、假设这条路有600m。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600÷10=60(m),得出甲的工作效率是每
天完成60m,600÷15=40(m),得出乙的工作效率是40m,用60m加上40m求出甲乙的工效和,600÷100=6(天),甲乙合作6天完成。4、假设这条路有1m。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1÷10等于十分之一米,
得出甲的工作效率是每天完成十分之一米,1÷15得出乙第2张课件第1-5个链接16秒~4分46秒的工作效率是十五分之一米,用十分之一加上十五分之一求出甲乙的工效和,1除以十分之一加十五分之一的和得出甲乙合作6天完成。小结
:仔细观察,这四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不管这条路有多少米,甲乙合作的时间都是6天。设的米数越多,每天完成的越多,但合作的时间不会变。第二环节内容:用分率的方法解答。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不管这条
路有多少米,我都可以把它看成单位“1”。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1÷10等于十分之一,得出甲每天完成全部的十分之一,1÷15得出乙每天完成全部工作的十五分之一,用十分之一加上十五分之一求出甲乙的工效和,1除以十分之一加十五分之一的和得出甲乙合作6天
完成。第2张课件第六个链接4分46秒~5分41秒第三环节内容: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异同利用希沃5的趣味分类功能,将以上五种方法进行分类。明确前四种方法是从数量的角度解决问题,而第五种方法是从分率的角度解决问题。请大家认真思考,下节课中我们一起讨论。第3至6张课件5
分41秒~6分39秒第四环节:借助线段图进一步理解工程问题。第7张课件6分39秒~7分29秒三、结尾内容: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能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答?请你细心的收集,在下节课中我们一起讨论,好吗?第8张课件7分29秒~7分43秒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本微课是用于学生的课前学习。我借助微课的学习帮学生充分的了解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数量关系加以理解,并将不同的解题的方法进行分类、对比,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对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有了基本的认知,并自己
整理、思考与之相关的题目,能够基于这些方法思考、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抓手。如果能在微课中带领学生梳理出工程问题的特征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