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docx,共(4)页,18.60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7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京201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2、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能对图中的信息进行
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3、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在方格图中有条理的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教学难点: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判断和预测。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教学
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机器人大赛吗?这是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表。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每年的参赛人数。师: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年的数据情况,我们可以用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课件出示)这是我们以前学
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生: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二、探究新知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种更强大的统计图,你们想认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师:请大家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
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1,完成学习卡1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完成了吗?4人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时间:5分钟)师:大家都讨论好了吗?第1小题,谁来说
说看?生1:相同的地方是都有标题,横轴,竖轴;生2:都能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生3:不同的地方是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的位置,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师:第2小题,06年——07年人数是增加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因为两年之间的线段是上升的。师
:那减少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两年之间的线段是下降的。师:也就是说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数量的增减变化)师:这两个都是折线统计图强大的地方,你们能完整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吗?先自己想一想。师:想好
了吗?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师:谁来给大家概括一下?生1:折线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生2:折线统计图既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师:看来大家的语文知识掌握得真不错
,概括得真好。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师:请大家看一看,哪一年到哪一年是增加得最快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2007——2008年是增加得最快
的,因为2007——2008年两点之间的线段最陡,说明数量上升得最快。师:那你能看出哪一年到哪一年是增加得最慢的吗?生2:2010——2011年是增加得最慢的。因为两点间的线段平缓,说明数量上升得比较慢。师:你们真棒!接下来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年参赛队伍的数
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先自己想一想。师:谁来说说看?生:参赛队伍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师:那你们能推测一下2013年有多少人参加机器人大赛吗?生1:我推测2013年有535人参加机器人大赛。生2:我猜有540人。师:你们的推测都不错!越来越多人想参加机器人大赛了,你们想
不想也参加?那下次你们要踊跃报名了!师:好了,现在大家认识了折线统计图,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课件出示:描点,按顺序连线。)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课本104,105页的内容,请大家翻开课本看一看。三、巩固练习师:接下来请大家拿出学习卡2,完成上面的练习。1、生独立完成。
2、2人交流。3、生汇报,师点评。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1、生独立思考。2、汇报,课件出示。四、全课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们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2、作业布置:课本第108页第1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