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5.990 KB
  • 2022-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1.docx,共(8)页,25.99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7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方体的复习与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复习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及体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合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归纳整理能力

,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对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梳理学会复习整理的方法,使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习能

力。教学难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对已有对正方体的认识进行自我回顾与梳理,学会数学整理的方法,感悟数学整理的重要性,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主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且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方

法,积累学习经验,提升学习能力。教学准备:正方体、知识卡片、香皂、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自由谈话1、猜谜引入。走进一间房,六面都是墙,问我边多长,都是一样长。打一个图形。你知道是什么吗?2、你是怎样猜出是正方体的呢?(学生推导猜出“正方体”的过程)3、谈话,你学习过哪些跟正方

体有关的知识呢?(学生边说,教师边通过PPT动画演示正方体的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设计意图】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已经缺乏了新鲜感,但通过用谜语导入,可以激起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再通过猜谜语推导出“正

方体”,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学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方法。顺势让学生自由说说对正方体的认识,而零零散散的知识让人感觉很凌乱,体会整理的必要性,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二、系统整理,建构知识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跟正方体有关的知识,老师刚把这些知识卡片都贴在黑板上了,可

是看起来一团糟,那我们现在就要把这些知识卡片整理好,你觉得那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你就把它们摆在一起,方便我们记忆。1、小组讨论、整理知识。(分组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思考你们这样整理的依据是什么)2、学生

梳理反馈:(投影展示几幅成果图)学生自由说一说。6个面(一样大)特征8个顶点12条棱(一样长)棱长和(12条棱的长度总和)正方体概念表面积(6个面的总面积)体积(所占空间的大小)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计算公

式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点:8个顶点棱:12条棱(一样长)棱长和是12条棱的长度总和。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正方体面:6个面(一样大)表面积是6个面的总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体积:所占空间的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总结方法。(数学整理就是把同类知识点放在一起,建构一个系统的框架,这样更方便我们记忆和应用。)4、欣赏不同形式的整理方法:框架式、表格式、树状式、房屋式。5、布置课后任务。(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整理方法,自己

对长方体进行复习整理)【设计意图】复习课不仅仅是所学知识的再现,而是学习的“再生长”。我通过让零散的知识点再现,让学生体会到了归纳整理的必要性。再通过分组让学生自主动手将知识卡片进行分类整理,将原本凌乱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这样更方便记忆和

应用,体会整理的重要性,学会数学整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己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师:老师家有一个的玻璃缸(如图)4dm4dm4dm这个玻璃缸的棱是用角钢做的,6个面是用玻璃做的。(1)做这

个玻璃缸需要多少分米的角钢?(求棱长和)(2)做这个玻璃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求表面积)(3)这个玻璃缸占多大空间?(求体积)【设计意图】一堂完整的复习课,能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掌握数学整理的方法,又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对知识进行复习补漏

,将所学的知识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有一批正方体状的香皂,由于销量不好,老板决定对它们进行全新包装来促销。方案一:把原来的一整块香皂切成两半,包装成试用装,吸引顾客。方案二:把两块香皂捆绑销售,做成2块装,增加销量。方案三:为

使包装精美,在包装盒棱上全印上花边。师:请同学们根据老板的要求,设计两种新包装,用我们的数学方法计算出试用装和两块装分别需要多少包装纸,分别需要印多长的花边。1、已知一块香皂的棱长是4厘米。现在我们要把它切成2半,做成试用装。(ppt演示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半)(学生指出切开后要增加

2个面,增加8条棱)师:那你能计算出试用装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需要印多长的花边吗?学生计算。2、把同样棱长为4厘米的两块香皂捆绑在一起,包装成两块装。(PPT演示两个正方体拼在一起)(让学生指出哪几个面消失了,哪几条棱消失了,PPT再显示一遍)(引导学生减少2个面

、8条棱)师:那你能计算出把两块装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吗?需要印多长的花边?学生计算。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新包装后的香皂上市了,销量猛增,老板为了感恩回馈顾客,决定推出买二送一的活动,把三块香皂包装在一起,推出三块装,那你知道做一个三块装的包装盒需要多少包装

纸吗?需要印多长花边吗?思考:可以节约几个面的包装纸?哪几条棱不需要印花边了?(3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减少4个面,减少16条棱。)师:如果是很多很多个拼在一起,又会减少几个面、几条棱呢?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看看当中蕴藏着什么规律?(总结归纳:n

个正方体相拼以后,减少了8×(n-1)条棱,减少2×(n-1)个面。)【设计意图】数学知识要延伸才能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表面积的变化是正方体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我将正方体的“拼、切”与生活中的“香皂”联

系在一起,用“促销方案”为载体,思考正方体在“拼、切”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棱长和的变化。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挑战难点的欲望,还能将数学与生活更好地融在一体。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正方体,以及正方体的棱长和、表面积和体积。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梳理我们学过的知识,掌

握了数学整理的方法。我们还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数学的魅力可真大呀!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快乐学习!六、板书设计正方体的复习与整理数学梳理点特征数学整理棱正方体

概念数学运用面计算公式体积七、教学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复习与整理的过程中,我是这样理解“复习”的,“复”是知识的再现,“习”是知识的再生长。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要教会学生数学整理的方法,教会学

生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每一单元的复习不是知识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学习。所以,我在“猜谜导入”中渗透“数学推理”的方法,在“系统整理”中,正方体让学生感受“整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学会“数学整理”的方法,在“综合运

用”的环节中,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在“拓展延伸”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寻找“正方体在拼切时表面积变化”的奥秘,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