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可能性》教学设计1.doc,共(6)页,60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6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可能性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中年级年级四相关领域统计与概率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7)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7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
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和同学交流。”统计和概率的思想方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愈加重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和思考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尚未形
成系统的认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联系生活实践,从学生熟知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对统计和概率科学认识,并习得相关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游戏化学习通过将游戏活动融入课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问题探索、小组合
作和总结反思。对于传统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首先,游戏作为纯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平滑实现数学知识从课外到课内、再从课内到课外的双重迁移,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其次,游戏的趣味性缓解了传
统数学教学中的沉闷和枯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知识的练习与巩固;最后,游戏的互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竞争能
力。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学内容,概率的基础是随机现象,这就涉及确定事件(一定与不可能两种)与不确定事件,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密不可分的,在本节教材中也基
本上是以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基础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一是,感受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二是,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新知1.(黑板上贴出三张图片)老师想在盒子里摸到一颗白棋子,你能用哪个词语来表示?(板书:不可能、
可能、一定)三三是,用列表法判断可能性的大小。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因此,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统计与概率已经有了一定的体
验,并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但由于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了还有待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要利用教育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幸福地边学边玩,边玩边学。充分实验、收
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的感知。另外,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1、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课内知识与课外生活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练习所学知识。2、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采用以分
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游戏,动手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能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通过游戏活动,经历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体会随机思想。3.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随机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重点
】能够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年级时我们已经会用不可能、一定和可能这三个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看看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盒子里:白色球、黑色球、黑色白色球)2.摸棋子游戏在正式上课之前,同学们先一起玩个小游戏好不好啊
?这个游戏叫“摸棋子”,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这里有一盒棋子,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分别选出一个代表轮流从盒子中摸棋子,摸完后放回,男女生各摸5次。摸中白棋次数多的女生胜,摸中黑棋次数多的男生胜。(老师组织学生分别选出男女生代表各一名,以及一名记分员
后,开始游戏。)“摸棋子”游戏说明请见附录。3.游戏总结(1)游戏结束,女生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我们先祝贺女生组。那老师想问问男生们,看到这个结果有没有什么想说的?(男生此时会提出可能盒子中白棋的个数比黑棋多,这样进行游戏不公平。)(2)老师
在盒子里放了8个白棋子、2个黑棋子,导致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比摸到白棋子的小。在生活中,只有公平的事情才能令大家满意,游戏也要有公平的规则才能进行,怎样的游戏才公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游戏公平问题。二、深入学习综合训练(一)修改游戏体验公平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1)在生
活中,有很多使用公平原则的实例。比如足球比赛前,双方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开球或场地的选择权;在比如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第一局的发球权由抽签决定。每局比赛结束后,双方都要交换场地。可见,公平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2)刚才我们使用分数,表示出了“掷硬币”游戏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并且发现这两
个可能性的大小是相等的。那么,在实际掷硬币过程中,正面和反面两种结果真的一定会出现相同的次数吗?如果老师让同学们掷10次硬币,大家猜测一下可能的结果是什么?(3)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出现的次数也一定相等吗?下面我们就玩一个“掷硬币”的小游戏,大家亲
自动手看一看正反面出现的次数是否一致。2.动手探究解决问题(1)“掷硬币”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给每名同学发一枚硬币,每名同学掷10次,并把每一次投掷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最后分别统计正、反面出现的次数。()(指名用计算器统计正反面次数;“掷硬
币”记录表格请见附录;老师分发硬币,学生进行游戏并将每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用分数表示掷硬币的结果只有2种:正面和反面。因此,掷出正面的可能性是1/2,掷出反面的可能性也是1/2,两种结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所以是公平的。可见,虽然通过计算知道出现正反面的可
能性都是1/2,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一定保证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完全相等,也有可能出现正面多或者反面多的情况。有些同学正好掷出了5次正面、5次反面;有些同学掷出的正面多于反面;又有些同学掷出的反面多于正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3)分析结果总结反思补充数学家
掷硬币的次数统计表(出示小黑板)虽然游戏双方赢的可能性相等,但公平的游戏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同学们看一看历史上数学家们抛硬币游戏的记录表,可以发现:随着游戏次数不断增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也会越来越相近。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游戏结果不相等,是因为我们玩的次数不够多,随着游戏次数的不断增多,输赢会越来越接近。(二)应用分数表示可能性1.创设情景(1)课间的时候,小明和小华准备下棋。但在决定谁先走时,他们都很谦让,你能替他们想个
办法,决定谁先走吗?(2)有个同学提到了可以使用掷骰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这个方法很好,笑笑同学也想到了这个方法,大家看看她是怎么做的。(贴出笑笑的方法,“点数大于3,小明先走;点数小于3,小华先走。”)2.提出问题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笑笑的方法公平吗?如果不公平,你
能想出一个修改办法,把它变得公平吗?3.总结反思要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关键是看他们的可能性。可能性大,赢的机会就多;可能性小,输的机会就多;只有当可能性相等,输赢的机会一样时,游戏才是公平的。(三)应用所学能力拓
展7377701.同学们,你们经常看天气预报吗?如果说今天的下雨概率是60%,你要做什么准备?2.同学们都玩过街头“幸运大转盘”的游戏。现在老师这里有3种类型的大转盘,同学们开动脑机回答表格中提出的问题。(转盘表格见附录
)(1)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转盘,中奖的可能性是()(用分数表示)(2)如果你是顾客,你选择()转盘,中奖的可能性是()(用分数表示)(3)如果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选择选择()转盘,中奖的可能性是()(用分数表示)三、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
身边的游戏出发,认识了“可能性”。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某个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学会了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否公平,而且还明白了即便是公平的游戏,在实际比赛中也会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输赢。希望同学们能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用在以后的生活娱乐中,好不好?(老师布置本节课作业,利用转盘设计一个对
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板书:可能性可能性相等21白子黑子可能性不等附录:游戏说明一、“摸棋子”1.游戏前准备,教师准备8个白棋子、2个黑棋子,一同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纸盒中。2.游戏形式,学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并各选一名代表进行游戏。3.游戏过程,男女生代表轮流从盒子中摸棋子
,摸完后放回,各摸5次。摸中白棋次数多的女生胜,摸中黑棋次数多的男生胜。图1图2图3不可能可能一定014.游戏时间,5分钟。掷硬币记录表三、“幸运大转盘”游戏表格正反组员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10次合计正反正反正反正反
正反正反正反正反正反正反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