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3)页,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阅读地图
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2.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3.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雪期长短的影响,初
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2.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三、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地理图册。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东北代表性图片。教师:你能说出图片当中描绘的大东北的样子吗?想进一步了解那里的自然地理概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书写板书)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感官,激发
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考查学生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新课教学活动一:航拍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图及东北三省经纬网地图。提问:东北三省的位置在哪儿?利用地图你能描述出来吗?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学
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异口同述选择一组同学,逐个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及范围。要求:不可出现重复的地理事物,限时1分钟。2.动手指出在东北三省地图中指出渤海、黄海、朝鲜、俄罗斯填到相应的位置,并指出中国四至点的位置。学生分析归纳:东北三省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纬度位置高,濒临渤海、黄海。教师总结: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内蒙河北在身旁,朝鲜南俄罗斯北。2纬度越高越冻嘴,靠近渤海景更美。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快速读图的能力,学生
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地理表述能力,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填图,明确东北三省的范围和相对位置。活动二:俯瞰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分层设色地形图,将地形区名称覆盖。提问:俯瞰大东北,地形有何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完成导学案中任务:.动手指出在
地图中,将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填到相应的位置,并指出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的位置。学生分析归纳: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教师总结: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三江水把人滋养,兴安长白护身旁。山环水绕平原广,白山黑水美名扬。设计意图:讲练结合,
在身心愉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通过学生动手指画,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活动三:东北三省的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完成下列任务: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及自学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如有困难可以
适当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中遇到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助。1.出示东北三省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图,分析东北三省气候的总体特征。2.区域内又有哪些差异呢?分析大连、长春、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进行归纳,得出结论。3.通过东北三省雪期
始期、终期和雪厚分布图,明确区域内的气候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学生分析归纳: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教师总结:黑吉辽,好风光,大东北,好地方。夏季温暖冬漫长,冷湿气候季风强。雪期规律看温度,地形海陆也要想。设计意图:学生按步骤完成,即说特征──辨差异──析原因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气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利用设置的问题和引导,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注意事项:简介雪期的计算方法:用12-降雪最初日期+降雪的最终日期,例如漠河的降雪最终日期是6月14日,最初日期是9月7日,雪期就是:12-9.7+6.
14。由于此活动有一定难度,教师应注意指导并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课堂小结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白山黑水间书写着东北人的豪情和果敢;黑土广布、气3候冷湿,林海雪原中流淌着东北人的热情和眷恋。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亲身游历东北的山山水水,感受东
北的文化,体验不一样的东北。六、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不应该是自然要素的简单介绍,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并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本案的重点。为了落实课标的要求,设计了可以串联成一条主线的活动,通过游戏、填图的方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完
成教学目标。但是气候环节的讲述,还应该挖掘更好的方式,降低难度,从而认识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运用地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格外注意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读图,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通过情境
创设、互动游戏、动手填图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同时可以让学生熟悉地图,构建“心理地图”,真正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