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4)页,14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教学设计课题《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第二课时章节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课时2版本2011人教版年级八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特色,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
情境,以图片、音乐、解说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教师提供相关图表,给学生更多自由空
间,合作探究相关知识,分享探究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台湾的学习,了解台湾的美丽和富饶,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明确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
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应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三、教学重
点、难点台湾省美丽富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台湾的工业发展和分布。台湾的经济特色。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课件、视频、幻灯片、电子白板。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媒体名称及作用教学活动学生活动1、课前活动2、讲授新课、美丽的宝岛3富饶的宝岛4富饶的原
因,5台湾的人口分布6承转,台的经济7工业分布及特点8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课堂小结复习,台湾的位置,设计意图:巩固复习,使学生《美丽的台湾》微课视频设计意图:节省课堂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展示探究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台湾省地形图”“台湾省降水量及气温分布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能力“台湾人口分布图”“台湾的地形图”“台湾降水量及气温分布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互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能力“台湾的优势条件”设计意图:给学生自学空间“台湾工业分布图”设
计意图:体现互动式教学,充分利用白板功能。“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表格”设计意图:通过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认识,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复习导入:提问台湾的位置展示课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美丽的台湾》提出问题,1、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是什么。2、台湾有哪些美
称。3、台湾有哪些资源。由台湾省的富饶引出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提出问题:1、位置特征?2、地形特征?3、气候特征?4、河流特征?分析台湾的人口分布特点,以及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提出问题:1、什么是出口导
向型经济,2、台湾发展这种产品的优势条件有哪些提出问题: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2、这几个工业城市有什么共同的分布特点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收到了哪些条件的影响展示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本节课我们学
习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由一名学生到白板上讲解台湾的位置认真观赏,感受宝岛台湾的美丽学生阅读教材P36课文及图片,自主学习,得出答案。分组讨论,各组由代表回答问题,由其他组进行补充。分组讨论,互助学习,分享结果,由代表回答,得出结论读课文及图片认真
思考并作答分组讨论1由学生在白板上圈画出台湾主要的工业城市2总结出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3从开发历史悠久、地形条件、人口分布、交通条件方面回答认真思考并作答归纳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六、教学效果本节课我主要以微课《美丽的台湾》引入,极大
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把内容分为两部分――“美丽富饶的宝岛”、“出口导向型经济”。授课内容上,我将对台湾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与物产联系起来,同时,有机地将自然、人文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加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
理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另外,通过对台湾的美丽富饶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堂实践证明,一节好课要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而设计。问题是情境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而且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也有效的拉近了师生距
离,有利于创造和谐宽松教学环境。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总之,这节课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突出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讲解时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收效颇丰。七、板书设计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二)美丽自然环境宝岛富饶概念外向型的经济工业分布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