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说课稿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423 KB
  • 2022-12-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说课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说课稿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 数的组成》说课稿.docx,共(3)页,4.42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9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即第31~33页的内容。我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将教学目标拟定为: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2)培养

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三点:一、体现做中学,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我在课前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口头数到一百多,当然,这个数数只是唱数,要让学生准确地数出物体

的个数,却有困难,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的层次还比较低。因此,我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提供数量是100的实物学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数出物体的个数,体现数是数出来的。二、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针对一年级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我力求通过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1.我在让学生个人数数、观察主题图、游戏等各个环节中都体现了在数数之前先估数,让学生对物体的个数有个大体的感知

。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2.我设计了先请学生数出10个物品,感知1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再数出10个物品,让学生感知20个物品是多大一堆,然后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物,估计自己那一袋物品

大约是多少。通过让学生实际数一数,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计的方法,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三、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

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我们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就数数而言,学生能口头数到一百多,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数的基础。因此,我们

在设计时,就以这种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过程中,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构建的学习方式。2.关于教学数的组成,我认为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迁移到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动手数出3

5根小棒,再从35根数到42根,并思考怎样摆35根小棒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抽象成小棒图让学生理解图中所表示的几个十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象,抽象出数的组成。这三个环节是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

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